戚继光先前拿了渔阳与右北平二郡,李牧在韩信兵马退走了之后,又顺势接收了涿郡。

    可以说,如今秦政的手中也只剩下广阴、代郡与上谷郡三郡之地了。

    但是,在满清搞出了这么一出之后,现在真实掌握在秦政手中的,也只剩下广阴一郡之地。

    甚至,要不是戚继光堵在了渔阳和右北平二郡,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绝对会同样插一手。

    秦政虽怒,只不过,又能如何?

    如今,他们幽州的兵力,只剩下这么五万多,不到六万的样子。

    在满清兵马已经打进来的情况之下,他们就算是将兵马全部投入进去,都不见得能够退敌。

    毕竟,如今的幽州,早就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不少幽州臣子,甚至建议就当没看到这些事情,集中全部的兵马继续抵抗晋军。

    说到底,满清他们也只是为了来劫掠一番。

    可是,晋军这边不一样,他们是为了来要他们的命的。

    只不过,秦政依旧还是不甘心地调了一万五千兵马,由章邯挂帅,也不指望他能够打退满清,能多保住一个百姓就多保住一个百姓。

    而且,秦政为了缓解这两郡的问题,也彻底不顾一切了,直接放出了权力,公然给了各地官员豪强自行组建兵马的权利。

    此前,一部分豪强虽然自行组建了一部兵马,但这部分兵马是不被朝廷承认的,只是义兵。

    可是,从秦政下了这条命令之后,接下来组建的兵马,那完全是受秦政承认的,而且,你有能力的话,就算是组建个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秦政那边都不会说什么。

    此法虽然后患无穷,不过,对于幽州来说,度过了这一劫,才有资格追究什么后患?渡不过这一劫的话,尘归尘,土归土,这一点自然也没什么关系。

    二十天后,薛仁贵的十万兵马,先后在戚继光水师的接应之下登陆幽州。

    一个月之后,廉颇足足带了十五万兵马,和李牧正式会合。

    一时间,整个幽州,足足集中了四十万的晋军兵马。

    就算是戚继光的兵马在镇守渔阳和右北平二郡,但是,能够参战的晋军兵马却依旧高达三十五万。

    而幽州在广阴能够动用的兵力,也只有可怜的四万。

    半月之后,薛仁贵正式出兵兵围安次,围守韩信两万兵马,而李牧十万兵马取蓟阳,并由廉颇十五万兵马向北插入上谷与代郡二地。

    毕竟,晋军也不可能任由满清的兵马在这两地肆虐。

    这个时候晋军的众多将领,可是已经将这两块地方看成了他们自己的地盘。

    二十万兵马对付幽州在广阴的四万兵马已经绰绰有余了,余下的兵马,完全可以让他们去逼退满清的兵马。

    而原本在安次东御薛仁贵的韩信,却并没有安分守己的准备打守城战。

    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打守城战,只不过是延缓灭亡的时间,而无法带来最后的胜算。

    他再一次抛开了大部队,带领两千骑兵,绕开薛仁贵的主力部队,准备直取薛仁贵的粮草。

    但是,韩信的真正目标,实际上,却并非是烧薛仁贵的粮草。

    晋军可是有好几处粮草,他就算是烧了其中的一处,虽可以给晋军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却不足以给他们带来根本的危机。

    晋军大规模行军,很少将所有的粮草都集中在一个粮仓之上,而是尽可能的分散开几个粮仓。故而,就算是烧掉其中一个粮仓,可是,仍然不足以让晋军产生根本性的粮食危机。

    有剩下几个粮仓在,怎么都能够支撑到下一批粮草调过来。

    故而,如果要像演义之中,官渡之战之中那一样,一把火扭转局势,在这里并不现实。

    他明面上烧薛仁贵的粮草,实际上,是为了引薛仁贵大军回返,而后,利用磐河之水,一举覆灭薛仁贵的大军。

    在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之下,除了利用水火之计之外,其他的那些办法,根本就没什么胜算可言。

    韩信此计,也算是孤注一掷了。

    就算是他自己都自认为胜算有限,可是,他却别无他法。

    在实力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之下,正儿八经的用兵没有任何的胜算,也就只能使用险计。

    双方之间的差距越大,想要获胜的话,用出的计谋越险。

    可越是险计,这其中背后的风险越大,胜算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说白了,险计,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一种赌。

    赌赢了,那就赚的漂满钵满。赌输了,只不过是走向原本就要输的结局罢了。

    再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之下,就算他的胜算再小,但却也只能够全力以赴一试。

    而薛仁贵,在得知粮草遇袭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救援的想法。

    而是应张良之计,分出一只兵马去取兵力空虚的通县,而后的兵万,四万按照原计划兵围安次,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九霄落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霄落雪并收藏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