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汉兵马调动变化的消息,虽然因为时间的因素,还没有传回到大武朝廷之内,可是,位于大武边境的武冰儿,却已经收到了天武院传来的消息。

    武冰儿,他这个时候出现在大武东部边境也是适逢其会。

    她所在的位置,距离四小王朝之地也只有一河之隔。大剑和大昊这两个王朝都察觉到不对了,以大武皇朝天武院实力之雄厚,速度怎么可能比他们慢?

    武曌在离开大苍的时候,顺便将西苍小皇帝也一起拉了过来,这件事情引起了大武朝廷之内的高度重视。

    一个已经灭亡的大苍皇朝,而且这个皇帝还是稚童,虽然说,这个皇帝和他所谓朝廷的含金量及实力懂得都懂。

    奈何,这确实是大苍最正统的一支皇室血脉,代表的意义十分重要。

    故而,大武朝廷不得不慎重对待。

    以武冰儿、武长生为代表的一众宗室重臣,先后相迎。

    再落魄的皇帝,也是皇权的代表,对于这个小皇帝表现的足够的尊重,就是对于皇权的尊敬,也是在维护他们自身的统治。

    其中,武长生跟随水师进入大河顺流而下接应,而武冰儿则是在边境调动兵马,做好大汉有可能会插手的准备。

    事实上,那个时候的大汉不仅刚刚打完了一场河南之战,各军又还刚刚正处于扩军的阶段,根本不愿意为此和大武大动干戈。

    而武长生在带着西苍皇帝进入到大武区域范围之后,武冰儿却并没有跟着回返大武朝廷,而且但是留在了大武东部边境。

    随着大武东境局势的变化,大武的重心一定程度上开始由北部向东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偏移,故而,作为大武宗室重将,武冰儿对于东部的驻军以及东部的边境军事措施也开始越发上心。

    她暂时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也是为了这一点。

    甚至,不只是她留下来了,作为之前大出风头的武曌也留了下来。

    武曌这个时候不一定到了想当皇帝的程度,有多大野心,一定程度上都是根据自己手里有多少实力来决定的。

    但是,她至少是心怀政治抱负的,要是她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当然要尽可能和这个皇姑交好。

    只能说,有些人就算是还没当上皇帝,但她天生就适合当皇帝这个职业。

    同样的问题,但思维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面对大剑和大昊这两个王朝的求援,武冰儿的想法,就是发兵应援。

    可是,武曌就不一样了,对待大剑和大昊,她提出了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她甚至想要将拓跋部落也拖入这一场浑水。毕竟,如大汉所料,现在的大武最重要的方针就是休养生息,就算和大汉起了争斗,但也只会是局部争斗,会将投入的力量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故而,不一定能够争得过大汉,另外拉来一股庞大的势力,对于他们大武是有好处的。

    同时,拓跋部虽然已经在针对镇北军问题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距离彻底解决镇北军,恐怕就在不日之中。

    但是,毕竟,烈飞扬残部依旧还缩在一角苦苦支撑,还没有被完全收拾掉,二来,大汉有中行山脉在,就算是引来拓跋部入场,也不怕对方彻底做大。

    大汉和拓跋部之间的摩擦变大了,甚至,武曌还想要借此重新撬动拓跋部落和金帐王庭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减轻大武在北部的压力。

    至于镇北军所在的山阴,随着拓跋长平彻底不对烈飞扬抱有希望,由原本的怀柔手段,转变为如今的铁血杀伐。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之内,山阴三分之二的地区,已经先后失陷,镇北三关的剩下两关,也全部都落入到了拓跋长平的手中。

    要知道,拓跋长平此前的怀柔手段虽然遇上了烈飞扬这个愣头青,但是,也并非是完全失效的。

    拓跋长平只不过是在自己最大的目标烈飞扬的身上失效了,可其余的目标,却多有收获。

    因此,从拓跋长平正式出兵的时候,那个时候的镇北军,其实已经是一个半残的镇北军了。

    能够以一个半残的镇北军,和拓跋部落血战了几个月,已经足够说明这支镇北铁军的战斗力了。

    甚至,这几个月的损失,让拓跋长平都感觉到有些心痛。

    在这几个月期间,镇北军的招牌炎虎烈豹骑和拓跋部落的两大招牌之一的铁刃军,数次血战。

    这两只兵马,拼了一个两败俱伤。在几次的血战之中,铁刃军损失近半,为此,拓跋部落的领军大将拓跋珪都不舍得让铁刃军继续出战了。

    至于炎虎烈豹骑在这几次血战的损失之下,就算是先后几次补充预备役,如今已经到了预备役再无可补充的境地,但依旧无法满编的程度。如此,可见,这支部队伤亡之惨重。

    镇北军能够在拓跋部落的手中坚持这几个月的时间,到现在依旧还保有三分之一的山阴的地区,一半的功劳都在炎虎烈豹骑的身上。

    对于炎虎烈豹骑这么一支勇猛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九霄落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霄落雪并收藏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