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六百家丁开进碎叶城遗址,展开了发掘工作。

    因为自家夫人喜欢挖宝游戏,他们经常干这个活计,现在都成了熟手了。家丁团在事实上,成了大明第一支专业考古队。

    为了服务好夫人的爱好,他们还被书院历史学院考古系培训过。

    因为,老爷不许这些夯货到处乱挖,他们当兵的简单粗暴,考古发掘可是绣花活,乱搞一气,只会弄坏文物。

    杨凡强制他们去学习,以免破坏了地层。还要逐层画图,做好记录和发掘档案,在书院历史学院存档。考古系也必须有专业人士现场指挥。

    这些牲口不管不行,他们拿着挖战壕的工兵铲子,一通乱挖,什么瓶瓶罐罐都打碎了。小娘皮又热衷于寻宝乐此不疲,杨凡只好把书院的老师和学者弄来给他们培训。

    张疙瘩知道,这是讨夫人欢心的好机会,比打仗立功重要。

    家丁团就没有傻子,从上到下都非常的积极。

    他们收到命令后,赶紧就出动了。工兵团的人闻风,立刻跑来,王二破哭大骂张疙瘩有这种好事怎么能落下他们,真是不为人子。

    工兵们挖土不比你们这些夯货专业吗,王二赶紧用铁丝网把整个碎叶城遗址给围了起来。派人巡逻,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天气有些冷了。西域这里也差不多快下雪了。要挖掘可得抓紧,等大地冷冻封严了,可就挖不动了。

    优先发掘的官署区有个土包,也不知道是什么建筑物垮塌后形成的。这块小高地上,做了简单平整。然后支起了凉棚,挡住高原强烈的日光。

    凉棚下,放置了十几把交椅。杨凡和夫人们坐着,一边喝热咖啡,一边看着家丁们发掘。

    不大一会中队长黄海带着的十几个士兵,抬着一块残存的石板过来。

    黄海是黄屠户的侄子,黄大丫四姐妹的堂弟。

    如今黄家也发达了。黄屠户开了新城最大的屠宰场,如今也是个人物了。黄家靠屠宰猪牛羊发家,他家还兼做鸡骨泥火腿肠、内脏午餐肉是杨府军需品的供应商之一。

    猪牛羊肉分割后,按照不同部位售价不一样,最大限度开发利润。

    黄家的分割肉,在新城和杨府治下领地的各个村镇连锁肉店出售。同时,也供应京城的各个肉铺、兴禾超市等。黄家在京城南北城也有十几个连锁肉铺。

    黄老爹如今发了财,却不开心。

    因为他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彪悍的闺女。

    如今他老了,这么大的家业传给谁呢。于是他打起自己侄子的主意。他兄弟三人,只有三弟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黄海。

    可是黄海对杀猪卖肉没兴趣,嫌弃的很。早早的报考了讲武堂,当了军官。屠夫在古代社会地位较低,被视为卑贱职业。和商人、乐户相等同。

    明代屠夫通常被归为工户(即手工业者),属于平民阶层。但不同文献对职业群体的界定存在差异,部分记载将屠夫等同于商人或乐户(贱民群体),要求佩戴绿巾作为标识。

    明太祖规定,家里女人从事乐户、娼户的,家里男性必须带绿色头巾以示区别。这就是带绿帽子的典故由来。后来扩大到所有贱籍。

    例如大同的婆姨、江南的船娘、扬州的瘦马、戏班的青衣。这些在古代都是贱业,子孙不得科举为官的。但很多地方屠夫一般不用戴绿头巾,管理较为松散,相对其他贱民的地位较高。

    旧社会对良贱的区分是十分严格的,这种风俗到民国还依然存在。

    黄海家里三代杀猪,他是嫌弃的不行。从八岁跟着老爹杀猪,这个家传的B班他是上的够够的了。黄海对杀猪腻歪透了,坚决不肯继承祖业。

    听说书院讲武堂招生,他连夜跑去找堂姐黄大丫。

    黄海是黄家独苗,黄老爹兄弟三个守着他过日子,全指望他传承香火呢。堂姐自然也是宝贝的很。就给他弄进书院讲武堂三期读书去了。

    如今在家丁团当了中队长了,上尉军衔。

    “老爷,发现一副壁画,似乎是佛教故事绘画。”黄海立正大声说道。

    这块石板是五边形的,应该是一个长条形石板碎裂开来形成的残部。杨凡

    “嗯,我看看。”杨凡来了兴致,这幅壁画看着好精美。人物明显带有犍陀罗风格。是个难得的好东西。而人物衣带飘飞,十分飘逸。落款的印章有些斑驳不清了。

    “老爷,这块石板残缺了,应该还有其他部分。”林月如也在一边说道。

    “唉,可惜是块石板,太占地方了,要是一幅画就好了,可以挂在家里祠堂里。您看佛像和菩萨画的多传神啊。”涂山月有些遗憾的说道。

    这块石板明显是从墙上掉下来的,因为墙塌了。

    陈曦拿放大镜看了一会,说道:“老爷,是唐代的东西。”

    杨凡一笑,说道:“夫人喜欢吗,你要是喜欢,我就把这幅画拓印下来。你可以喜欢挂那里就挂那里。”

    “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末钢铁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卷诗书万点花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