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露五年初夏的这一天,仿佛被凝固在了历史的片段中。先是大内前朝敲响了景阳钟和登闻鼓,然后是从重病中康复的天子,突然召见群臣和尽起南衙诸卫、东宫之兵;进入紫薇城平定所谓的骚乱。然后是北门、神都苑多处杀声震天。

    最终,在当天夜里运出了,一车又一车被血色浸透的尸体。但对长安城内的大多数士民百姓而言,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甚至连东都诸门都未尝关闭;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封锁和追拿。但实际上又有什么东西,自上而下的被永远改变了。

    在接下来的短时之内,随着都亟道境内,不断被调防的诸多军府;以及来自关内的府兵,络绎不绝的接管、换防;东都附近的水陆要津,城塞关垒。也相继有位于东都城北的大片大片豪宅甲地、贵戚府邸,相继失去了主人直接被查封;

    虽未发生大规模的刑决。但是在军士和公人的押解下,成群结队、举家带口前往遥远北疆,或是千里迢迢南下两岭之地的流放、充边队伍,却是络绎不绝的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成为了东都境内一道,颇为独特的风景和市井间谈资。

    牵涉到的官员和门第如此频繁,甚至在坊市间,开始有人开出了私下赌盘;以压钱来揣测,明天又有那些门第、宦家,会在这场持续而渐进的朝野清洗中,中奖踏上了流放之路。又有哪些新晋会因此乘势而起,补上朝堂中的众多缺额。

    当然了,当今的大唐天子,几乎不怎么杀人,但在流放中途不幸累死、病死,发生意外身亡,乃至被追上来的使者下令赐死,却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就连当初贵为太尉、中书令,天子舅父和拥立者的赵国公长孙无忌,亦是没有例外。

    在这场风波当中,最为人所关注的事态;就是源自上阳宫内的二圣。上皇因有侧近作乱之故,受了不小的惊吓,一下子病情加重而陷入不省人事。而天后为了上皇病情祈福之故,决意离宫进入高祖故邸的天宫寺内,带发修行不问外事。

    因此,作为二圣最宠爱的幺女,当今天子的幼妹;太平公主被封为辅国大公主,代为二圣定期临朝,旁听朝臣们的奏对议事。如此前所未有之事,固然掀起不小的风波和物议纷纷;但很快被另一件源自政事堂的人事变故,迅速掩盖过去。

    资格最老的中书令李义琰,以足疾乞骸骨,获准加衔为太子少傅,封酒泉公,赐财帛数车,京中宅邸;但仍令其保留上奏权宜,以备宫中随时咨询。身为“二裴”宰相之一裴炎,则是出为江淮诸道采访处置大使,以巡问农事、申诉司法。

    “二裴”宰相的另一位,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裴行俭;因此,进位为门下省侍中/大纳言;成为政事堂诸相首位,却也因此远离了兵权和军队。以原兵部侍郎娄师德,进位为兵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事,取而代之位而同列事堂。

    作为东宫出身的首席功臣,官拜大理寺卿、知尚书右丞的狄怀英,虽然未能进入中书门下,但却加上了参知政事的头衔。拥有了参与内朝议事和列席政事堂的资格。右金吾卫将军丘神绩,以参与平定宫内变乱之功,进封为北门万骑将军。

    居中及时响应和反正的当朝驸马,万骑都尉权毅则转任左监门卫中郎将;负责后续肃清和追算,大内各处宫门守卫的逆乱残党。而北门长上、万骑中郎将薛纳,转任为右羽林将军,负责选拔关中军府的健儿,填补左右羽林军的缺损员额。

    与之相对应的是,原右羽林大将军、辽阳公李多祚;因为年迈有失值守,令上阳宫内为贼人所乘;惊扰了上皇的修养之所,因此自承难辞其咎,前往守卫乾陵/变相隐居。但上位开启天恩,令其数子之一,各自门荫品子、斋郎、勋卫职。

    引兵进入上阳宫北门的左威卫大将军薛仁贵,虽然没有受到明面上的处置;但同样被撸夺了京中的兵权和职事。随后一纸敕书颁下,令其前往陇右道的鄯州,以西海道大都督的身份,经略从吐蕃手中夺取,光复的吐谷浑旧地,巩固边防。

    相比之下,武承嗣被流放安东都护府,武三思贬斥往安西都护;众多武氏宗亲、杨氏族人和昔日阿附天后的党羽,或被举发逾越犯禁,或是爆出不法勾当,火速经有司鞠问定罪;在一夕之间尽数烟消云散,就实在是无足轻重的小插曲了。

    甚至,就连定罪此辈的证据和线索,都是内部有人现成提供的。最后,仅有早就投效了东宫的武攸绪、武思顺、武成一等数家远支族人,得以保全。因此就如宿命轮回般,长安和东都的永巷/掖亭宫内,也自然而然多了一大批全新的面孔。

    虽然,和其他女官一起,被变相分开软禁郑娘子,很快就被放出来;并且重新成为皇后裴氏身边,愈发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忙着为裴氏外戚留下烂摊子,竭力的弥补和善后一二。但少女婉儿的醒来,却是在这一切发生的多日之后。

    在错过了这一切的期间,她就像是做了一场漫长的迷梦。或者说在天子李泓上位,并且逐渐掌握朝堂局面之后。作为东宫中明面上无关紧要的猫坊小使,却暗中掌握了诸多眼线和耳目;还有特殊刺探手段辅助的她,却有些懈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唐奇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猫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疲并收藏唐奇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