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消除后续对朝廷财政的影响。
“叔大兄,此事倒是可行,不过当前的禄米,其实对朝廷都是一个沉重负担,以当前为基,一些省份依旧承担不起啊,需要从别省调支。”
魏广德叹气道。
“唉”
张居正长叹一声,苦笑道:“你说的我如何不知,可有什么法子,除非再折色,可宗禄折色已经很厉害了,不能再折了。”
“我记得当初李公在时也说了,当日修著《宗藩条例》时就已经发现诸多问题,只是兹事体大,又因先帝年事已高无法理事,故未全其功。
叔大兄若真要大修条例,这些当初遗留下的问题怕是都要解决,其中少不得帮宗藩获得些利益,否则必然大乱。”
魏广德是在提醒,别一味的打压宗藩,现在和国朝之初已经不同,特别是宁王案后,天下宗藩谁还有谋逆的心思和能力。
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说不定还有头脑发热的藩王想谋逆一次,但只会是少数。
绝大部分宗藩已经被养成猪,已经没必要继续打压了。
不打压,自然就要释放,在魏广德看来,借助大修《宗藩条例》,把宗室各支里有意上进之人和宗室剥离开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其实,嘉靖朝就已经开了口子,允许宗室参加科举,只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人报名。
不是宗室里真没有读书种子,而是朝廷虽然允许科举,却没有给出详细条件。
说到底就是给了个说法,但没有实施细则,其实就是空谈,根本就没落到实处。
想到这里,魏广德继续说道:“每每思及先帝为何要制定这《宗藩条例》,叔大兄可曾想过?”
“嗯?”
张居正抬头看了眼魏广德,低声道:“是为了限制宗藩。”
“不错,只不过到嘉靖朝,宗藩实力早已大弱,先帝自然不是为了进一步对他们进行削弱而让李公修著条例。
说到底,其实就是在为宗室未来着想,寻找解决宗室问题的法子。
只不过到那时候,先帝已经不行了,所以才有李公说未尽其功的原由。”
魏广德接话道,“其中开的口子,我觉得可在此次大修中详尽叙述。”
“哦,善贷以为哪些方面需要改动?”
张居正面色不变,开口问道。
“其一,准许宗室出仕或者分宗,皆为可行之法。
允宗室子弟参与科举出仕为官,或者分宗单过,不再为宗室,入民籍,朝廷按其爵位拨给官田宅邸做个了断。
其二,自宣宗起,宗室婚配限定为就近婚配,且不得为京官这条,也因修改为本人,不涉及家族子弟”
魏广德开始把许多对宗室不公的一些条例开始一一列举出来,其实许多之前朝廷里就有官员提出过,特别是关于婚配之事。
说到底,宗室女许多也是杰出的,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书香之家子弟自然也有想法。
但自宣宗开始,虽然命令宗室婚配选良家民户,但却禁止姻亲家族为官,也就是说官员不能和宗室结亲,除非愿意辞官。
如此,虽然断绝了宗室和官员之家联姻,壮大实力的阴谋,但也彻底堵住了书香门第和宗室之间联姻的可能。
只要和宗室联姻,就意味着自家不能参与科举,可想而知后果有多严重。
而自弘治朝起,就不断有官员上奏此例不合时宜,断绝了人才入朝的机会。
他们提出修改宣宗的政策,那就是仅限联姻本人不得为官,其他子弟不在限制之列。
不过这条善意的修改意见,朝廷却一直没有批准,就算是李春芳编纂《宗藩条例》时也没有能够改动。
要不他之前也不会说宗藩婚配对象,多是地方上“烂人”,好人家怎么可能会和宗藩联姻,那是自毁前途。
魏广德重点在与刺激宗室子弟主动退出宗室,收回玉牒,所以对如何吸引宗室退出说的就比较多。
明代皇族封爵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宗室等级体系,以皇子封亲王为核心,按血缘分封郡王、镇国将军至奉国中尉等爵位。
男性宗室世袭爵位,女性宗室依辈分获封公主、郡主至乡君等称号,配偶享有对应驸马、仪宾头衔。
爵位与禄米等级严格对应,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最低奉国中尉二百石,女性宗室俸禄按品级递减。
其实在后世,取代大明的满清也有一套宗室袭爵制度,而魏广德当初还真注意过。
虽然不敢说他知道的很详细,但也可以作为参考。
在魏广德看来,清廷制定的爵位承袭制度虽然也不算完美,但相比大明朝的制度还是有先进性,只是有些国情不同,也需要调整。
比如大明限制宗室掌权,清廷就没有这样的要求,宗室许多都掌实权,甚至还领兵在外。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叔大兄,此事倒是可行,不过当前的禄米,其实对朝廷都是一个沉重负担,以当前为基,一些省份依旧承担不起啊,需要从别省调支。”
魏广德叹气道。
“唉”
张居正长叹一声,苦笑道:“你说的我如何不知,可有什么法子,除非再折色,可宗禄折色已经很厉害了,不能再折了。”
“我记得当初李公在时也说了,当日修著《宗藩条例》时就已经发现诸多问题,只是兹事体大,又因先帝年事已高无法理事,故未全其功。
叔大兄若真要大修条例,这些当初遗留下的问题怕是都要解决,其中少不得帮宗藩获得些利益,否则必然大乱。”
魏广德是在提醒,别一味的打压宗藩,现在和国朝之初已经不同,特别是宁王案后,天下宗藩谁还有谋逆的心思和能力。
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说不定还有头脑发热的藩王想谋逆一次,但只会是少数。
绝大部分宗藩已经被养成猪,已经没必要继续打压了。
不打压,自然就要释放,在魏广德看来,借助大修《宗藩条例》,把宗室各支里有意上进之人和宗室剥离开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其实,嘉靖朝就已经开了口子,允许宗室参加科举,只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人报名。
不是宗室里真没有读书种子,而是朝廷虽然允许科举,却没有给出详细条件。
说到底就是给了个说法,但没有实施细则,其实就是空谈,根本就没落到实处。
想到这里,魏广德继续说道:“每每思及先帝为何要制定这《宗藩条例》,叔大兄可曾想过?”
“嗯?”
张居正抬头看了眼魏广德,低声道:“是为了限制宗藩。”
“不错,只不过到嘉靖朝,宗藩实力早已大弱,先帝自然不是为了进一步对他们进行削弱而让李公修著条例。
说到底,其实就是在为宗室未来着想,寻找解决宗室问题的法子。
只不过到那时候,先帝已经不行了,所以才有李公说未尽其功的原由。”
魏广德接话道,“其中开的口子,我觉得可在此次大修中详尽叙述。”
“哦,善贷以为哪些方面需要改动?”
张居正面色不变,开口问道。
“其一,准许宗室出仕或者分宗,皆为可行之法。
允宗室子弟参与科举出仕为官,或者分宗单过,不再为宗室,入民籍,朝廷按其爵位拨给官田宅邸做个了断。
其二,自宣宗起,宗室婚配限定为就近婚配,且不得为京官这条,也因修改为本人,不涉及家族子弟”
魏广德开始把许多对宗室不公的一些条例开始一一列举出来,其实许多之前朝廷里就有官员提出过,特别是关于婚配之事。
说到底,宗室女许多也是杰出的,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书香之家子弟自然也有想法。
但自宣宗开始,虽然命令宗室婚配选良家民户,但却禁止姻亲家族为官,也就是说官员不能和宗室结亲,除非愿意辞官。
如此,虽然断绝了宗室和官员之家联姻,壮大实力的阴谋,但也彻底堵住了书香门第和宗室之间联姻的可能。
只要和宗室联姻,就意味着自家不能参与科举,可想而知后果有多严重。
而自弘治朝起,就不断有官员上奏此例不合时宜,断绝了人才入朝的机会。
他们提出修改宣宗的政策,那就是仅限联姻本人不得为官,其他子弟不在限制之列。
不过这条善意的修改意见,朝廷却一直没有批准,就算是李春芳编纂《宗藩条例》时也没有能够改动。
要不他之前也不会说宗藩婚配对象,多是地方上“烂人”,好人家怎么可能会和宗藩联姻,那是自毁前途。
魏广德重点在与刺激宗室子弟主动退出宗室,收回玉牒,所以对如何吸引宗室退出说的就比较多。
明代皇族封爵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宗室等级体系,以皇子封亲王为核心,按血缘分封郡王、镇国将军至奉国中尉等爵位。
男性宗室世袭爵位,女性宗室依辈分获封公主、郡主至乡君等称号,配偶享有对应驸马、仪宾头衔。
爵位与禄米等级严格对应,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最低奉国中尉二百石,女性宗室俸禄按品级递减。
其实在后世,取代大明的满清也有一套宗室袭爵制度,而魏广德当初还真注意过。
虽然不敢说他知道的很详细,但也可以作为参考。
在魏广德看来,清廷制定的爵位承袭制度虽然也不算完美,但相比大明朝的制度还是有先进性,只是有些国情不同,也需要调整。
比如大明限制宗室掌权,清廷就没有这样的要求,宗室许多都掌实权,甚至还领兵在外。
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