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才发现般,胡知府还站在下面,这才指指左边的官帽椅说道。

    接下来,胡峻德又汇报了松江府近几年的情况,魏广德更关注夷船来此商贸的次数和交易额,而不仅仅是大明商船出海的情况。

    此时大明外贸属于严重顺差,海外进入商品极少,主要还是倭国特产和南洋矿产为主。

    不过只有倭国折扇、倭刀等精品通过松江府入关,而通过长江水道和河运便利,南北物资集散于松江府,此地已经商贾云集,经贸发达,远超广州。

    说起来,其实在月港兴起时,广州港凭借独特地位和历史渊源下,就能和月港平分秋色。

    是的,别看都说大明禁海,但广州这地方名义上也是禁海,但有市舶司在,自然允许大明商人和海外藩国进行“朝贡”贸易,曾经几乎垄断大明的海外市场。

    而其中利益,除少量通过市舶司运到内廷外,大部份税款都充入广东官府中。

    张居正这次把广州纳入开埠之地,其实也是抢了广东官府的钱袋子充实国库。

    除少部分既得利益者因为利益受损有不满外,其他大部分人倒都是默认了这个规则的改变。

    毕竟,能获得利益的人太少,他们大多只能从官府分到一些福利。

    而这些福利,有没有这部分进项其实都不影响。

    反倒是因为广州正是开海,吸引两广、湖南、江西等地商人云集广州,商业更加繁华。

    “听你说,从松江府驾船出海去倭国,距离更近。”

    魏广德压低声音小声问道。

    “确实,我也听人说起过,为此还专门重整了各部卫所和营兵。”

    胡峻德开口答道。

    以前对地理都不了解,看着倭寇肆掠闽浙,都以为那里距离倭国最近。

    谁知道这两年松江开埠,更多的商船出现在松江府后,不管是大明海商还是夷船商人都说松江府距离倭国最近,交通甚是便捷。

    为此,胡峻德还在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给京城魏广德写信告之此事。

    “适当防备是好的,你做的不错。”

    魏广德开口称赞一句,懂居安思危,这样的官员就很好。

    看后世的民间版本地图,会以为倭国距离天津似乎更近。

    但实际上那是投点不同导致的,地球是圆的,实际上很多距离不是平面地图上所显示那样。

    “现在码头区可同时供多少商船靠岸装卸?”

    魏广德关心起松江府码头的情况。

    “初时十余条,现在可供二三十条海船靠岸。

    因为还有许多内河河船来此,所以正准备在吴淞江口建造新的码头,主要供河船靠港用。

    到时,这三十条大船泊位可全部停靠海船,装卸量还能扩大。”

    胡峻德答道。

    因为开海的缘故,大明各地已经对海运不再那么抵触和禁止,内陆商人的货物走河运运到松江府,而沿海商人则是海路直接往这里送,所以每天几乎都有海船抵港。

    不止是浙江商人,还有淮安,甚至山东南部商人,也都是用海船把货物送到松江府售卖。

    “崇明岛那边的泊位,你知道情况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长江口崇明岛,朝廷在此建立了崇明守御千户所,而之前被南海水师向兵部奏报后,指挥权转移到南海水师,水师在此建立了军港。

    现在魏广德知道松江府距离倭国较近,自然考虑将此地作为大明官军东征的出发地之一,另一路自然是山东登州水城出发。

    调动的浙兵等部,在松江府上船,由南海水师护送出征,而北方大军则在山东登船,随东海水师出征。

    不过倭国终究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之一,这样的动作,朝廷也需要思虑再三,十分稳妥了才敢把消息透露出去。

    于是乎,松江府就承担起安排商船前往倭国贸易,暗中把锦衣卫探子送过去的任务。

    此次魏广德过来,就有向胡峻德暗示此事的意思。

    问清楚松江府现在海港情况,魏广德就把有商船从松江府出航,每季一次的事儿告诉了胡峻德,只说是有商会找到他,希望能行个方便。

    向倭国运送探子,自然不会告诉胡峻德,事不密则失身,魏广德不想把胡峻德牵扯其中。

    不过运送到货物,魏广德还是提了一嘴,就怕港口巡检发现货物特殊而扣船上报。

    到时候胡峻德知道是他说的船,能够放行。

    前往倭国的商船,船上装载自然和其他海船不同,都是针对倭国市场准备的货物。

    胡峻德一听,只是略微诧异就马上点头。

    魏广德知道,他肯定以为这些船是他的,是前往倭国贸易赚钱的。

    不过,实际上这船还真就是他有股份,不过控股的是锦衣卫。

    作为特殊的衙门,锦衣卫也暗中掌握了几个商会,在分船引的时候拿到一两张,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