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重,因为和内廷的关系,很多时候已经隐隐有压守备大臣一头的趋势。
其实说穿了,能被委以守备大臣和守备太监的人,无一不是皇帝信任的心腹。
所以说到底,谁的权利大,全看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太监的优势,自然是在宫里,是皇帝的家奴,真的很难撼动地位。
这就导致守备勋臣虽然是南京名义上职位最高的军政长官,实际上从明中期开始,作为皇帝最直接的代表守备太监已经成为真正的一把手。
重用宦官是明代一个基本的体制,在京有司礼监牵制内阁,在边疆有监军太监监督大将。
同样南京作为陪都,守备太监代表的是皇权,自明中期以后,风头完全盖过守备勋臣。
南京参赞机务最初的时候,不过是守备勋臣的佐贰。
参赞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理解,明显带有辅佐、谋画的意思。
明初时很多文臣都以参赞的头衔,被派到军中参佐。
随着明中期“以文统武”的制度在全国逐步推行,统兵文职大臣主要领总督、巡抚、提督等高等级的钦差官衔,或兼领“赞理军务”职衔,文臣有了这个兼衔就从法律层面被赋予了节制各级武职的功能,这与后来总督兼兵部尚书衔的性质是一样的。
自明代督抚制度正式建立后,南京参赞军务一般由南京兵部尚书兼领。
而且明中后期,南京参赞机务的权势随着文官集团的强势也在不断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压过守备勋臣。
比如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江南的官僚集团以史可法为首暂领军机,当时的史可法就是兵部尚书兼南京参赞机务,直接把守备大臣丢在一边,这也是明末皇权式微和勋臣失势的重要表现。
从龙江船厂出来已经是下午,船厂毕竟有那么大,而且是全配套的厂子,走一圈看的东西不少。
魏广德感觉,现在他似乎已经算是造船术入门的级别,说起这个时代的帆船也能头头是道。
是的,他不是走马观花,很多地方都会详细询问。
甚至连仓库里放着的几十门大炮,他都仔细看过,就差让人拉出去打两炮。
这里面的长筒重炮太过笨重,确实海战利器,而小一些的中型大炮是在二层炮甲板上安装的,要轻便许多。
当然,还有那七八门大号佛朗机炮,那是装在战船前后两头的,在接舷战的时候扫射敌方船甲板上的人。
“明日,我们去工部军械库看看。”
魏广德对徐邦瑞说道。
“对了善贷,你这都到了金陵,难道不回九江看看?”
徐邦瑞和魏广德往不远处轿子那边走,边走边问道。
“无旨不能回去,除非找到适当的理由。”
魏广德轻叹一声。
其实他的行程在京城就已经确定,可以改动,但是有限。
其中就没有去江西的行程,所以他不能因为就两三天的路就转道回家看看。
事儿不会大,但御史知道了,也是个弹劾的把柄。
麻烦。
魏广德对徐邦瑞说完,两人就各自上了一乘轿子,轿夫抬着就往城里走。
魏广德不知道崇明岛水师有没有派人通知俞大猷,他在南京城逗留的时间也不能太长,虽然他已经给京城发去奏疏。
不过上次北京转来使团奏疏的抄本后面,可是让他尽快回京的。
当晚,又是在魏国公府里继续举办宴会,这次不是接风洗尘宴,而是徐邦瑞邀请在金陵的勋贵前来,也包括南京驻军的卫指挥等。
虽然许多人没有爵位在身,但他们毕竟都是武勋中地位比较高的存在,有实权在身,又和各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日魏广德去军械局,南京工部也是一路绿灯。
京城工部尚书和魏广德的关系,众所周知,而且魏阁老本身也管着工部的一摊子事儿。
好吧,属于直属领导。
明朝铸造的大炮,就是那种长筒炮,虽然在后世都被冠以“红夷大炮”之名,但实际上也分大中小型,型号不同用处自然不同。
大型长炮是重要城池和战船上使用,中小型长炮即可守城、上船充当舰炮,还可以被当做野战炮使用。
“魏阁老,我们铸造的火炮和从壕镜弄回来的火炮实弹射击比较,在轻炮上,我军械局铸造大炮优势明显,不管是重量还是射程。
中型炮基本相当,射程上略有不足,而重炮,因为弄不到实物,能够比较的还是早年打捞沉船获得之炮。
不过,按照探听回来的消息,夷人的重炮各方面都优于我局所铸大炮。”
随行工部侍郎韩重信开口介绍道。
长筒炮是以欧洲火炮为蓝本铸造,过程中多参考西式铸炮术,所以有现成实物对照。
都说明末红夷大炮达到西方先进水平,至少是一个技术层次的东西,但实际上差距还是有的,特别是在铸造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说穿了,能被委以守备大臣和守备太监的人,无一不是皇帝信任的心腹。
所以说到底,谁的权利大,全看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太监的优势,自然是在宫里,是皇帝的家奴,真的很难撼动地位。
这就导致守备勋臣虽然是南京名义上职位最高的军政长官,实际上从明中期开始,作为皇帝最直接的代表守备太监已经成为真正的一把手。
重用宦官是明代一个基本的体制,在京有司礼监牵制内阁,在边疆有监军太监监督大将。
同样南京作为陪都,守备太监代表的是皇权,自明中期以后,风头完全盖过守备勋臣。
南京参赞机务最初的时候,不过是守备勋臣的佐贰。
参赞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理解,明显带有辅佐、谋画的意思。
明初时很多文臣都以参赞的头衔,被派到军中参佐。
随着明中期“以文统武”的制度在全国逐步推行,统兵文职大臣主要领总督、巡抚、提督等高等级的钦差官衔,或兼领“赞理军务”职衔,文臣有了这个兼衔就从法律层面被赋予了节制各级武职的功能,这与后来总督兼兵部尚书衔的性质是一样的。
自明代督抚制度正式建立后,南京参赞军务一般由南京兵部尚书兼领。
而且明中后期,南京参赞机务的权势随着文官集团的强势也在不断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压过守备勋臣。
比如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江南的官僚集团以史可法为首暂领军机,当时的史可法就是兵部尚书兼南京参赞机务,直接把守备大臣丢在一边,这也是明末皇权式微和勋臣失势的重要表现。
从龙江船厂出来已经是下午,船厂毕竟有那么大,而且是全配套的厂子,走一圈看的东西不少。
魏广德感觉,现在他似乎已经算是造船术入门的级别,说起这个时代的帆船也能头头是道。
是的,他不是走马观花,很多地方都会详细询问。
甚至连仓库里放着的几十门大炮,他都仔细看过,就差让人拉出去打两炮。
这里面的长筒重炮太过笨重,确实海战利器,而小一些的中型大炮是在二层炮甲板上安装的,要轻便许多。
当然,还有那七八门大号佛朗机炮,那是装在战船前后两头的,在接舷战的时候扫射敌方船甲板上的人。
“明日,我们去工部军械库看看。”
魏广德对徐邦瑞说道。
“对了善贷,你这都到了金陵,难道不回九江看看?”
徐邦瑞和魏广德往不远处轿子那边走,边走边问道。
“无旨不能回去,除非找到适当的理由。”
魏广德轻叹一声。
其实他的行程在京城就已经确定,可以改动,但是有限。
其中就没有去江西的行程,所以他不能因为就两三天的路就转道回家看看。
事儿不会大,但御史知道了,也是个弹劾的把柄。
麻烦。
魏广德对徐邦瑞说完,两人就各自上了一乘轿子,轿夫抬着就往城里走。
魏广德不知道崇明岛水师有没有派人通知俞大猷,他在南京城逗留的时间也不能太长,虽然他已经给京城发去奏疏。
不过上次北京转来使团奏疏的抄本后面,可是让他尽快回京的。
当晚,又是在魏国公府里继续举办宴会,这次不是接风洗尘宴,而是徐邦瑞邀请在金陵的勋贵前来,也包括南京驻军的卫指挥等。
虽然许多人没有爵位在身,但他们毕竟都是武勋中地位比较高的存在,有实权在身,又和各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日魏广德去军械局,南京工部也是一路绿灯。
京城工部尚书和魏广德的关系,众所周知,而且魏阁老本身也管着工部的一摊子事儿。
好吧,属于直属领导。
明朝铸造的大炮,就是那种长筒炮,虽然在后世都被冠以“红夷大炮”之名,但实际上也分大中小型,型号不同用处自然不同。
大型长炮是重要城池和战船上使用,中小型长炮即可守城、上船充当舰炮,还可以被当做野战炮使用。
“魏阁老,我们铸造的火炮和从壕镜弄回来的火炮实弹射击比较,在轻炮上,我军械局铸造大炮优势明显,不管是重量还是射程。
中型炮基本相当,射程上略有不足,而重炮,因为弄不到实物,能够比较的还是早年打捞沉船获得之炮。
不过,按照探听回来的消息,夷人的重炮各方面都优于我局所铸大炮。”
随行工部侍郎韩重信开口介绍道。
长筒炮是以欧洲火炮为蓝本铸造,过程中多参考西式铸炮术,所以有现成实物对照。
都说明末红夷大炮达到西方先进水平,至少是一个技术层次的东西,但实际上差距还是有的,特别是在铸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