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集团西进入草原,扫荡土蛮部。

    如果真打起来,就马上赶去会战。”

    戚继光无疑是此时魏广德手里最锋利的尖刀,辽东“戚家军”也是此时大明陆上最强战力,自然不会被他遗忘。

    “扫荡土蛮部,会不会节外生枝?”

    张四维迟疑着说道。

    “若辽东集团离开,西进板升城,张公以为土蛮部不会借机生事,偷袭辽东诸堡。

    不如乘次机会,先下手为强,扫荡一番,把土蛮部北逐。”

    魏广德当机立断道。

    两人开始为戚继光率部要不要扫荡土蛮争论的时候,张科已经得到消息,急匆匆赶到内阁。

    进来的时候,还听到两位阁老争议要不是扫荡土蛮部。

    张科不解,以为是辽东出事儿了。

    要知道,若是辽东出事,他这个兵部掌印侍郎应该是最先知道的才是。

    如果有人能提前于他得到消息,怕也只有刘守有了。

    可屋里,并没有看到刘守有的身影。

    很快,郑洛的奏疏就交到他手里,然后听到申时行向他解释刚才的争论,他才知道为什么会扯到辽东去。

    张科一阵琢磨,虽然对明军大量集结在板升城外有些担忧,但此时此刻,他也知道不能退缩。

    否则,大明在草原上好容易积攒起来的声威不仅全失,还可能助涨蒙古主战派的气焰。

    至于命戚继光出兵扫荡土蛮部,张科倒不反对。

    实际上,兵部一直和辽东商议此事,就是想找过机会,再次重创土蛮部。

    红土堡之战,虽然让土蛮部损失部分实力,但并没有伤筋动骨。

    随着这两年局势稳定,其实力有所恢复。

    特别是土蛮部去年底吞并了实力最弱的福余一部后,实力恢复明显。

    这也是因为朵颜部和泰宁部都更靠近大明边墙,而唯独福余部更接近辽东,靠近土蛮部势力范围。

    草原上势力的兼并,其实就是对部落的吞并,收拢对方的人口和牲畜。

    福余部此时可没有能力和土蛮部对抗,即便曾经是所谓的兀良哈三卫,但现在大家都各自为战,朵颜和泰宁可不会轻易为他出头,去和土蛮部交战。

    “进卿,你怎么看?”

    魏广德这时候也看向他,问道。

    “板升城最后会不会真打起来还未知,如果戚继光率部进入草原,先打土蛮部不失为保全辽东的一个法子。

    只要能重创土蛮,就算和土默特爆发大战,辽东后方也不至于被土蛮威胁。

    毕竟,辽东军主力在外,其实最该担心的就是土蛮部偷袭抢掠辽东。”

    张科马上就表达出对先扫荡土蛮部的支持,“这或许也是个机会,这两年土蛮部抢掠周围蒙古部族恢复实力,兵部早有再次出击的打算。

    此时他们想来也知道板升城发生的一切,应该不会想到,我大明会突然对他们出手。”

    “辽东有足够的军事储备吗?”

    魏广德听到张科的话,意识到张科、戚继光早有扫荡土蛮的想法,所以急忙问道。

    “略有不足,不过可以以战养战。”

    张科看着魏广德笑道。

    其实以战养战很早就有,只是官军一般不会这么做,有失体统。

    当然,进入草原后,很多情况可以变通。

    毕竟,草原上的部落,最不缺的就是牛羊。

    而牛羊,也是补充军队粮草不足的重要物资。

    军事装备,大明从来不缺,但就是粮草,不管是筹集还是运输,多少都有些麻烦,需要地方上调集大量力夫,这也是古代打仗需要时间准备的主要原因。

    此次出关,要的就是兵贵神速,突袭击败土蛮部,然后等板升城的消息。

    若是不好,辽东军就要深入草原,一直打到板升城去。

    “八百里把消息传到广宁,需要两日时间,戚继光能够在三日内出兵吗?”

    魏广德忽然问张科道。

    “有些紧,但骑营和车营应该来得及,步营需要时间集结。”

    张科想想才说道。

    大明在辽东的重要军阵其实是辽河西边的广宁,而不是东边的辽阳和沈阳,从那里很快就能进入草原,所以辽东明军大部都驻扎在此地。

    “三屯营出兵到宣府.”

    魏广德嘴里轻轻念叨着,脑海里却在飞快计算行军,同时演算宣府出关到板升城所需时间和辽东军扫荡土蛮部所需时间,还要顾忌到黄台吉知道辽东军入草原的时间。

    “辽东戚继光部至少需要十天时间完成突袭计划,让郑洛约黄台吉十日后在板升城,由郑洛代表朝廷进行调停。

    此间,调蓟镇两营骑兵去宣府,随郑总督出关去板升城。”

    最后,魏广德做出自己的决定,说完就看向张科。

    毕竟,兵部现在他做主,能不能做到,还的看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