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绊绊几次,真的就不像是个官儿。

    就和大势一般,分分合合其实才是古代官场的常态。

    严嵩都辞过两次官儿,最后还不是升任首辅之位二十年。

    “最高做到侍郎,回京直接做吏部尚书,怕是不合适。”

    魏广德小声嘀咕一句,不能用自己人,那就用盟友推荐的人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少外面看起来,杨巍和他魏广德八竿子打不着。

    就是杨巍的履历,让他直接接替王国光,怕是有些勉强,也就仗着资格够老。

    那可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绝对是老前辈了。

    现在朝廷官员的主力,其实已经过度到嘉靖三十年以后的进士头上,许多隆庆朝的进士都崭露头角。

    中国从古到今都是论资排辈的社会,杨巍要复出,这官儿还真不好安排。

    “那就先去南京过度一下,吏部天官这个位置,我给留一留好了。”

    魏广德念及此,当即就准备笔墨,打算写一份奏疏,举荐赋闲在家的杨巍出任南京户部尚书,授资政大夫衔。

    有了二品尚书的身份,自己在内阁把吏部尚书的位置和张四维拖一拖,拖上半年时间,估计杨巍也该重新把京城这边的关系疏通,到时候再调他回京做吏部尚书就水到渠成了。

    魏广德这边琢磨着吏部尚书官职,张四维此时也在府上思考这个位置的归属。

    张四维当然不会让王篆或者劳堪成为吏部尚书,一个是二五仔,居然投靠冯保而不是他,另一个则是魏广德的马前卒,也是绝对不能信任的。

    不过张四维对于安排谁出任吏部尚书早有打算,那也是魏广德比较熟悉之人,那就是兵部侍郎梁梦龙。

    魏广德知道梁梦龙是北直隶真定人,却不知梁家原本是山西蔚州人,其实和张四维是老乡。

    只不过梁家因避战乱而部份迁移到真定,但蔚州梁家依旧还是巨族,只不过是分散族人自保而已。

    故而,梁梦龙和张四维,私底下也是有联系的。

    不过张四维知道,他若是举荐梁梦龙,魏广德那一关肯定不容易过得了。

    而让魏广德举荐梁梦龙,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也是在书房里,张四维一手端着茶盏却久久不曾喝下茶水,就在那里发愣。

    张居正刚死不久,已经弹倒了冯保,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再接再厉,继续对魏广德出手,万历皇帝那里未必会答应。

    张鲸那里可从未说过皇帝对魏广德不满的话语,可见他在皇帝那里依旧还是有点地位的。

    这两天,魏广德被万历皇帝召见了两次,而他一次都没有。

    虽然有些难办,不过张四维也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还是要赌一把的。

    虽然干不倒魏广德,但是如果在讨论户部尚书人选的时候,魏广德因故不能临朝,是不是就有机会让梁梦龙上位了。

    到时候就算魏广德回来,怕是也鞭长莫及。

    “东征,经商,攀附冯保.”

    一条条罪状从张四维脑海里掠过,虽然都对魏广德来说不会伤筋动骨,但只要弹劾奏疏一上,魏广德就得先回府里呆着,自己就能暂时执掌内阁。

    这些罪状里,无疑,攀附冯保是最容易让皇帝不满的,可他也深知这条罪状几乎不可能被人采信。

    他们是旧识,要说攀附怎么也扯不到一块去。

    想了半天,也想不到合适的罪名,于是他只能考虑先找人,定下人选后,让他随便捏造几条罪状弹劾一下就是了。

    并不是所有御史都敢放手弹劾内阁首辅的,这个出手的人选,是真的要好好考虑一番才好。

    毕竟,弹劾的东西,他自己都知道站不住脚。

    基本上,这一弹后,御史官职不保,肯定要贬到地方做个佐贰官一段时间,算是对他弹劾首辅的惩戒。

    一些人认为古代对这类犯错官员无非就是下放地方,从京官变成地方官,做个穷乡僻壤的知县。

    其实,对于在京中不受重视的京官,知县其实还算是好差事,毕竟代天牧民一方,也算个土皇帝。

    但实际上,下放犯错官员,是绝对不会给这种官职的,多是州府的同知、判官一类的二、三把手。

    张四维还在考虑弹劾人选和罪名的时候,没想到魏广德却主动给他送上证据。

    “你说的可真?魏广德府中大管家张吉亲自去送冯保,还给钱,给押解官差打了招呼?”

    两日后,张四维就从府中收到消息。

    冯保被顺天府差役押往南京,出城居然就有魏府张吉相送,送了一支人参还有二百两银子的程仪。

    这在过去,本不是大事儿,可现在时间敏感啊。

    今日吏部就上奏堂官空缺,请朝中早作打算,奏疏是王篆和劳堪联名上奏。

    虽然冯保失势,可显然王篆还不死心,还想赌一把。

    这些天,他就不断宴请六部官员,籍希望拉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