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魏广德正在考虑严清作为吏部尚书人选,张科就是微微一愣,问道:“他不是在刑部做的好好的,而且他似乎和张四维没有太多瓜葛才是。
只不过是做了一任山西的父母官而已,张四维就认为他会是他的臂助了?”
“是啊,或许山西任上,严清和张家有些关系,只不过平时并没有显露出来。”
魏广德轻笑道。
“那你还打算让他出任吏部尚书。”
张科有些紧张的问道。
“不让他做那让谁来?陛下前几日在乾清宫已经再说这个事儿了,吏部尚书职位空悬,不是长久之计。
那意思,其实也是在催我们内阁,早日拿定主意奏上去。”
魏广德这时候已经一副苦笑的样子,有时候想要拖下去,还得看最上面那位的心思。
现在魏广德巴不得就是过去看文章说万历皇帝的样子,啥事儿都不管,好像才是好皇帝。
可惜不是,现在的万历皇帝正是励精图治的时候,做事有时候还有些毛糙,有点急于求成。
“其实,让他出任吏部也不一定是坏事儿。”
只不过,片刻后,魏广德就已经板着脸严肃说道:“之前我就让人打听过了,直卿的身体其实并不好,而且他是云南人,对北地生活并不适应。
据我得到的消息,他现在的状态维持不了多久,这才是我打算用他的原因。”
“他身体有恙?”
张科一愣,心说以前可没听魏时亮说起过这事儿。
毕竟那时候魏时亮是刑部侍郎,他的副手,按说不该不知道才是。
“确实如此,是给他诊治过的太医那里得到的消息。”
魏广德轻飘飘说了句,就让张科一愣。
他没想到魏广德居然把关系都延伸到太医院这样的衙门,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他想到一件事儿,那就是听书魏广德资助一位前太医通判出书的事儿。
那书问世后,各地医馆药铺都奉为神书,纷纷购买研究其内容,听说那书此时在医术界影响极大。
确实也是如此,医者虽然不算文人,但各行各业的人都离开他们。
而且,大部分学医之人,其实都是有学问的,只不过静研的方向和士人不同,他们是钻研医术而不是八股文,但坐在一起却也多能引经据典,和士人说到一起。
算起来,其实大家都是文化人。
既然自诩文化人,自然也有著书立说的想法。
魏广德能资助李时珍出书,自然也有可能会帮助他们。
也是因为这层关系,魏广德和太医院的太医现在关系也是不错,许多太医都在私底下整理自己的医疗案例和觉得比较实用的药方,也打算著书,混个流芳千古。
“那他自己知道吗?”
张科当然知道魏广德不会狂言,这么说自然有消息来源,只是好奇问道。
既然自己身体有恙,那严清难道不惜命,不知道好好调养身体,却要调进魏广德和张四维之间的暗斗中,显然很是不智。
如果换位思考,他是严清的话,这个时候会果断请辞官职回家调养身体。
如果身体调养好了,觉得还行,再谋求复出。
其实大明朝官员辞职和复出,有时候真跟玩儿似的。
“好了,这个事儿就先这样,我这边定下来,会给你们通气。
现在当务之急,兵部还是再次复盘整个东征,特别是海运的问题。
数万大军孤悬海外,若是海运不能满足大军补给,一旦战事吃紧,后果不堪设想。
所谓不虑胜先虑败,就是得把全盘考虑到位。
第一次海运过去的粮草,务必保证济州岛和对马岛上有足够大军两月吃用的粮草。
至于其余粮草的运输,倒是没那么急切。
实在不行,还能通过调用民船增加海运的方式,把粮草辎重都送过去。
水师所有战船,东征前务必再检查一遍,该修修,该补补,这事儿我会和江治那边打招呼,调派足够的工匠和充足的材料。”
魏广德开口说道。
“好,我回去再让职方司核算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张科马上接话道。
“还有俞大猷、戚继光那边,他们都是带老兵的人,出征准备这一块,让他们在仔细推敲下,看是否有疏漏。”
魏广德开口说道。
兵部擅长大数的推算,但出兵的细节却有些模糊,魏广德担心有考虑不周之处。
这些,都需要像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老将把关。
“之前说增调的广西狼兵,是否已经赶到松江府?”
魏广德想到时间临近,最后一次要求增派的人马不知是否已经就位。
“还没有得到通报,不过按之前上奏,他们从广西出海的时间推算,现在就算没到浙江,也应该到福建了。
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不过是做了一任山西的父母官而已,张四维就认为他会是他的臂助了?”
“是啊,或许山西任上,严清和张家有些关系,只不过平时并没有显露出来。”
魏广德轻笑道。
“那你还打算让他出任吏部尚书。”
张科有些紧张的问道。
“不让他做那让谁来?陛下前几日在乾清宫已经再说这个事儿了,吏部尚书职位空悬,不是长久之计。
那意思,其实也是在催我们内阁,早日拿定主意奏上去。”
魏广德这时候已经一副苦笑的样子,有时候想要拖下去,还得看最上面那位的心思。
现在魏广德巴不得就是过去看文章说万历皇帝的样子,啥事儿都不管,好像才是好皇帝。
可惜不是,现在的万历皇帝正是励精图治的时候,做事有时候还有些毛糙,有点急于求成。
“其实,让他出任吏部也不一定是坏事儿。”
只不过,片刻后,魏广德就已经板着脸严肃说道:“之前我就让人打听过了,直卿的身体其实并不好,而且他是云南人,对北地生活并不适应。
据我得到的消息,他现在的状态维持不了多久,这才是我打算用他的原因。”
“他身体有恙?”
张科一愣,心说以前可没听魏时亮说起过这事儿。
毕竟那时候魏时亮是刑部侍郎,他的副手,按说不该不知道才是。
“确实如此,是给他诊治过的太医那里得到的消息。”
魏广德轻飘飘说了句,就让张科一愣。
他没想到魏广德居然把关系都延伸到太医院这样的衙门,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他想到一件事儿,那就是听书魏广德资助一位前太医通判出书的事儿。
那书问世后,各地医馆药铺都奉为神书,纷纷购买研究其内容,听说那书此时在医术界影响极大。
确实也是如此,医者虽然不算文人,但各行各业的人都离开他们。
而且,大部分学医之人,其实都是有学问的,只不过静研的方向和士人不同,他们是钻研医术而不是八股文,但坐在一起却也多能引经据典,和士人说到一起。
算起来,其实大家都是文化人。
既然自诩文化人,自然也有著书立说的想法。
魏广德能资助李时珍出书,自然也有可能会帮助他们。
也是因为这层关系,魏广德和太医院的太医现在关系也是不错,许多太医都在私底下整理自己的医疗案例和觉得比较实用的药方,也打算著书,混个流芳千古。
“那他自己知道吗?”
张科当然知道魏广德不会狂言,这么说自然有消息来源,只是好奇问道。
既然自己身体有恙,那严清难道不惜命,不知道好好调养身体,却要调进魏广德和张四维之间的暗斗中,显然很是不智。
如果换位思考,他是严清的话,这个时候会果断请辞官职回家调养身体。
如果身体调养好了,觉得还行,再谋求复出。
其实大明朝官员辞职和复出,有时候真跟玩儿似的。
“好了,这个事儿就先这样,我这边定下来,会给你们通气。
现在当务之急,兵部还是再次复盘整个东征,特别是海运的问题。
数万大军孤悬海外,若是海运不能满足大军补给,一旦战事吃紧,后果不堪设想。
所谓不虑胜先虑败,就是得把全盘考虑到位。
第一次海运过去的粮草,务必保证济州岛和对马岛上有足够大军两月吃用的粮草。
至于其余粮草的运输,倒是没那么急切。
实在不行,还能通过调用民船增加海运的方式,把粮草辎重都送过去。
水师所有战船,东征前务必再检查一遍,该修修,该补补,这事儿我会和江治那边打招呼,调派足够的工匠和充足的材料。”
魏广德开口说道。
“好,我回去再让职方司核算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张科马上接话道。
“还有俞大猷、戚继光那边,他们都是带老兵的人,出征准备这一块,让他们在仔细推敲下,看是否有疏漏。”
魏广德开口说道。
兵部擅长大数的推算,但出兵的细节却有些模糊,魏广德担心有考虑不周之处。
这些,都需要像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老将把关。
“之前说增调的广西狼兵,是否已经赶到松江府?”
魏广德想到时间临近,最后一次要求增派的人马不知是否已经就位。
“还没有得到通报,不过按之前上奏,他们从广西出海的时间推算,现在就算没到浙江,也应该到福建了。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