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煦道:“朕的想法,就是想请相公,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来重申圣人之道,归正天下之义,倡导士风……”

    “朕给相公一个参观方向罢……”

    蒲宗孟立刻把手里的鱼竿一丢,跪伏于地,顿首再拜:“臣乞陛下赐教!”

    赵煦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朕听说,民间有谚语曰:大河涨水小河满!”

    “诚哉斯言!”

    “朕以为,富人是没有错的,错的是那些为富不仁,为非作歹,仗势欺人之辈!”

    “若有人,其产业虽多,其家财无算,但其行仁义,倡正道,修桥铺路,积善积德……”

    “这就是仁者!”

    “若其再用圣人之义,来与乡邻往来,扶危救困,救济孤寡……那这就是君子了!”

    “而在君子之上,还有一层……”

    “若其用自身财富,雇佣百姓,兴办工坊,使百姓勤有所得,让孤寡自食其力……”

    “这样的人,就相当于是那高山上的雪原,其将自身财富,化作涓涓细流,滴入万千百姓之家,使一家之财,化入万家!”

    “不止自己富了,还带动千千万万的百姓也能得到温饱……”

    “让数百、数千、数万人及其子孙后代,能衣食足,于是知荣辱……仓禀足,然后知礼仪……”

    “这难道不是教化?不是圣人的大道吗?”

    “与之相比,士大夫安贫乐道,影响的只是一家……”

    “但这样的人,却可以影响数百、数千、数万人!”

    赵煦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将现代米帝的涓滴理论拿来用了。

    涓滴理论或者说涓滴经济学有没有用?是否合理呢?

    赵煦才懒得管!

    他是皇帝!

    天生屁股就坐在统治阶级这边,而且还是最大的利益挤得者。

    类似他这样的人,难道还会认同穷人造反有理?甚至同情广大的贫苦人民?

    怎么可能!

    嘴上说几句‘朕实悯天下百姓为饥寒所迫’就了不起了。

    最多在宫里面表演一下,行为艺术。

    比如说‘四季常服不过X套,一日不过三餐’等等。

    但是呢……

    赵煦是知道,他做的事情,肯定会加大贫富差距,造成激烈的社会矛盾。

    所以啊……

    他得用一个东西来麻醉广大人民,让他们不至于敌视社会,进而学陈胜吴广。

    同时,他也需要社会舆论来钳制一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黄世仁。

    至少,得有个遮羞布,一块牌坊。

    涓滴理论,就很好的契合了赵煦的需要。

    你们不能仇富啊!

    更不能造反啊!

    富人,那可是给了你们工作机会和养活全家老小的大善人!

    得感谢他们!

    没有富人,没有资本家,你们就可能失业,一旦失业,全家都要挨饿的!

    当然,赵煦知道,仅靠这个是不够的。

    所以,他还得偶尔出来,引导或者惩罚一些做的过分的家伙。

    要让百姓知道,并且建立这样一个思想——官家是好的,坏的都是下面的人!

    官家来了,青天就有了!

    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宗教安慰了。

    赵煦知道的,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也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佛祖、三清、孔子或者赵官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啊,赵煦在现代留学,可不仅仅是在混日子。

    他是真的学到一些东西的!

章节目录

我在现代留过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