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为了大宋朝的金融安全啊!”

    “从元祐元年开始,每年三百万贯的交子流入市场,固然可以润滑金融,替大宋消除钱荒的影响……”

    “可,交子越发越多……”

    “若没有个蓄水池,迟早会有金融风险!”

    还有什么东西,在现在的情况下,能比汴京城的学区房,更适合当蓄水池的?

    “再说了,朕拿了钱,转手就花了出去,没有留在自己手里,也没有拿来给自己享受啊!”

    河北的清淤、京东、两浙、福建的水师建设和水师官兵的俸禄。

    还有各地赈灾、引洛入汴工程的维护、扩大与建设。

    开封府府界的道路扩建、水坝建设。

    太学、算学、律学、武学的扩建、扩招和老师薪俸、福利。

    还有专一制造军器局的研发投入以及沿边各路的赏赐。

    这些钱哪来的?

    靠户部那每年七千万贯的岁入吗?

    抱歉,这两年户部的府库,因为战争和天灾,一直是赤字。

    每年的岁入,根本不够朝廷的开支。

    还不是赵煦,拿着买房子的钱在救急?

    这也是赵煦在明年,还得开个新项目圈钱的缘故。

    不圈富哥的钱,难道去圈苦哈哈的泥腿子的钱?

    这样说着,赵煦就感觉,自己真的是太伟大了!

    “像朕这样的明君圣主,历代能有几个?!”

    “天下人若知朕的苦衷,怕是都得感恩戴德了吧?”

    赵煦正沉浸在自我陶醉中的时候,童贯的声音,在不远处传来:“大家……宋都知来了……”

    “哦!”赵煦放下手中的报告,吩咐道:“快请都知进来说话!”

    “唯!”

    片刻后,童贯就领着,刚刚从徐州利国监那边,回朝述职的宋用臣,来到了赵煦跟前。

    宋用臣从元丰八年开始,就一直是赵煦的救火队员。

    没办法!

    他懂的东西太多了。

    无论是土木工程,还是水利建设,不管是冶铁还是勘探,他都懂!

    不仅仅懂,还很专业!

    在某些方面,他甚至比沈括还厉害!

    关键,他还是内臣!

    在大宋的体制下,完全不需要担心,他会尾大不掉。

    于是,哪里有事,赵煦就派他去哪里。

    而每次宋用臣都没有让赵煦失望,差事都办的相当好。

    虽然,下面也传出了,宋用臣贪污受贿、任人唯亲、跋扈嚣张等等罪证。

    可这有什么关系?

    一个内臣,只要能把差事办好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

    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然,你难道还指望一个内臣,能和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顶尖士大夫媲美?

    这不现实!

    连士大夫都没几个,能做到和王安石、司马光一样的。

    所以,赵煦对于自己身边的亲信内臣们,吃点拿点都很宽容。

    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别贪的太过分就成。

    “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景灵宫使、提举徐州利国监兼京东、河北等路清淤大使臣用臣,恭问大家圣躬万福!”

    宋用臣到了赵煦跟前,就伏地而拜。

    “都知且起!”赵煦起身,微笑着道:“如今是私下场合,都知与我就不必这般拘礼了!”

    “臣不敢!”

    “唉!”赵煦笑了,对童贯道:“童贯啊,快把宋都知扶起来吧!”

    “大家厚恩……臣……臣……实在是无以为报啊!”宋用臣在赵煦面前,忍不住的涕泣起来。

    赵煦见着,就知道,宋用臣在徐州这些年学坏了啊!

    过去的宋用臣,哪里有这么丰富的感情?

    只能说,徐州那地方有些复杂。

    当然,可能也和宋用臣接触的人群有关——利国监那边,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高炉冶铁搞成后,更是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

    于是,宋用臣哪怕再笨,也该学会了表演。

    “都知且先坐下来喝口茶!”赵煦让童贯搀扶着宋用臣坐下来后,就柔声的安抚起来:“自皇考升暇,天下诸事,有劳都知了!”

    这是实话!

    这三年来,宋用臣一直是到处跑。

    一会得去河北清淤、修堤坝。

    一会又得去淮南赈灾、抗旱。

    一会又得回京,主持导洛通汴工程。

    这些事情忙完了,还得赶快去徐州盯着利国监的高炉冶铁之事。

    还得抽空,去利国监里,将优秀的冶铁匠人、高炉修建匠人给筛出来。

    光是去年一年,宋用臣就报了三百个有功工匠名单。

    其中大概七十几个是他的关系户、亲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现代留过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