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瑁翻找了下具体的捐赠账册,严肃地说:“查一下东方红、太阳生这两个商人的捐赠记录。”

    商人捐赠往往只有两个目的:

    其一:买入学名额。

    顾正臣打破了完全考核入学制,打着“资助文教者当宽育之”的口号,允许商人捐赠五千两换取一子进入学院修习课业。

    这种事儒家自然看不惯,但不得不说,这给格物学院带来了不少钱财。

    其二:为博好名声。

    商人好名的程度可不比一般的士人低,因为商人长期地位低,更是被儒家反复拿出来批评,一句“不事生产、轻别离”就足够将商人压得喘不过气。

    商人希望得到士人的好感,可这份好感不可能去翰林院,国子监等地方赢得,但在格物学院可以,因为格物学院有个捐赠碑,碑上有捐赠者的名字,连续捐赠达到一定额度之后,还可以单独立一块碑,碑石之上不仅可以有商人的名字,还可以雕刻商号。

    正因为这些,格物学院的外部捐赠始终没断过,每年都有不少入账。

    不管是买入学名额还是博取名声,商人往往是高调的,不说大鸣大放,那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可这“东方红、太阳生”两个人,显然很不正常,因为没有商人知道他们是谁,金陵但凡有名的商人,官员不知道,可商人总该知道吧。

    连商人都不知道,那就说明这两个名字不是真名字,不用真名字,那就是隐藏起来了身份,隐藏身份要干嘛,莫不是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利益往来?

    很快,捐赠细目查清。

    李觉言道:“目前能查到的是在三年前第一次出现了东方红、太阳生的名字,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四笔捐赠,也就是说每个季度有一次捐赠。今年有三次,按照往年捐赠时间来算,在冬考开始时,这两人会捐赠第四笔。”

    “从捐赠银钞数额上来看,两人的数额都不算小,通常在两千两至一万两之间,多数情况下不低于两千两,累计下来数额巨大。如此大额捐赠却不见真人,应该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邵质赞同:“那就这样确定下来,等他们现身,我们再查个究竟吧,用不了几日了。”

    这一日,赵瑁依旧没什么收获,返回金陵府中。

    刚用过晚饭,下人通报:“商人王星求见。”

    以前赵瑁并没有被商人求见过,乍一听闻,多少有些不适,可仔细想想,自己现在身份不一样了,手握格物学院,自然需要与商人打交道,于是安排人将王星请了进来。

    胖乎乎的王星见到赵瑁,便是恭恭敬敬地行礼。

    赵瑁抬手示意王星落座,问道:“王东家夜间来访,可是有事?”

    王星也没绕弯子,直言:“不瞒赵堂长,犬子王图志曾在格物学院进学过,只不过因为品德问题,被逐出了格物学院。几次找寻唐总院,希望给犬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只可惜唐总院不答应。”

    “今日前来拜会赵堂长,希望赵堂长可以高抬贵手,允许犬子进入格物学院进修。”

    赵瑁皱了皱眉头:“品德问题?”

    王星低头:“那什么,犬子血气旺,他曾在夏日时,意图潜入女医学院,被人抓了,故此……”

    赵瑁瞪大眼。

    你他娘的还知道是犬子,我看就是一条犬吧!

    下半身都控制不住?

    女医学院你知不知道防备有多森严,为了不出一点意外,不发生有损格物学院名誉的事,夜里都是有巡察之人,而且多次进行过突发状况训练,但凡有人闯入,受伤的不一定是谁……

    王星知道这事很丢人,可格物学院的结业证书实在是太重要了,那玩意比进士好拿,比进士好用……

    若是他日可以入仕,那王家就会从商人之家,一跃成为官宦之家。

    这种身份的跃迁,才是最重要的。

    赵瑁断然拒绝:“君子当有品德,品学兼优方可结业。品德在前,学问在后,若没有品德,再好的学问那也是祸国殃民,你的儿子想进入格物学院,我看还是别想了!”

    作为士人,自然不能允许这种败类存在于官僚之内。

    王星叹了口气,起身走向赵瑁,从袖子里拿出了两张红色单据,摁在桌案之上,缓缓地推了过去:“赵堂长,男人嘛,谁没个躁动的时候,何况他每日以泪洗面,已经悔过了。”

    赵瑁低头看了一眼。

    这是什么?

    赵瑁素来清廉,加上礼部本来就是清水衙门,压根没人送过礼,自然没见过。

    不过那单据上有字,黑色抬头里不仅有大明钱庄,还有特殊的标记,上面的字贯,竟是一千两!

    一千两?

    那这是两张,岂不是两千两?

    赵瑁喉咙动了动,将目光移开,又忍不住看了过去。

    为官多年,家中积蓄不过三十余两,虽说日子不拮据,可也不敢轻易有大的花销,就连附庸风雅的纳妾,人家一个接一个,而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寒门辅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梅惊雪并收藏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