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吃一串糖葫芦。她把只剩三颗的糖葫芦给王大福吃,然后就能借机给自己重新讨一串,这样一来,她就多吃了半串糖葫芦!

    庆如鸢的算盘敲打啪啪作响。

    庆修笑骂道:“鬼精鬼灵的。”

    ……

    庆修没有在府内待多久,他答应了李二,关于冀州铁路的事,十日内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他在冀州,给了冀州百姓一个交代,但还没跟李二汇报这件事。算算时间,也快到十天了。

    他派人近期盯着冀州,且将冀州铁路修建资格收回来,由庆丰商会来办后,便入了宫。

    李二没抓着这件事不放,铁路修建资格确实是庆修提议的拍卖,但是总不能说,那些商贾拍下了修建资格后,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庆修负责。

    若是但凡下面的人犯了错,稍微有点关联的上司都要被问罚严惩,那这朝堂上的高官,早不知道换了多少茬了。

    他让庆修处理此事,便是让庆修自己解决的意思。解决好了就行。

    李二没打算抓着这件事不放,不少文臣却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哪怕庆修将事情查清并解决了,冀州也没有出现民怨沸腾的情况,参庆修的奏折依然每天往李二御案上飞。

    足足持续了大半个月,见李二没有反应,庆修也是懒得理会,这些文臣才渐渐作罢。

    况且,比起参庆修,朝堂有一件更大更重要的事,吸引了这些文臣的目光。

    秋闱科举。

    再过几个月就是秋闱科举,具体由谁主持这次科举,至今仍没有定下。李二在朝堂上提起时,顿时一干文臣的注意力就全落在了秋闱科举上。

    而且为了秋闱科举的主考官和两个副考官名额争论不休。

    要知道,秋闱中举的人,都是要称呼这三个主要考官一声座师的。谁拿下这三个考官名额,谁就能从一众进士里,挑选出人才拉入自己阵营。

    东宫。

    自从李承乾被关禁闭之后,他便低调了许多,议事堂也是打那之后,首次再挤了这么多人。

    十几个李承乾的心腹全部来了。

    “庆国公在朝堂上风头无二,加上上回洛阳刺史的事,他算是与东宫彻底结怨了,此人不得不防。”

    “但朝堂上目前没人能压得住他的风头,陛下也偏心于他。殿下,若是这次能将我们的人抬上主考官的位置,成为今年学子的座师,日后朝堂上就会有更多我们的人,也多了些压制住庆国公的希望。”

    说话的幕僚不敢将话说得太死,毕竟庆国公不好对付,有一批学子作为门人,也未必能真的压制住庆国公。

    可有希望,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另一个与他不太对付的幕僚哼道:“就算没有洛阳刺史一案,庆修也没有与东宫结怨,他身为魏王老师,无疑是会站在魏王那一边,东宫的对立面。”

    不过,他倒是没有反驳争取到主考官的事。

    他继续道:“洛阳刺史案,陛下对东宫的意见不小。拿下主考官,一来能得到一批学子支持,二来,殿下将刺史办得漂亮的话,能让陛下见识到殿下的能力,挽回些印象。”

    李承乾心念微动,“你的意思是,让孤争取这次主考官的位置?”

    “可历来科举主考官无一不是学问声望皆名扬天下的大儒,孤何德何能,能当主考官。”

    “没错。”那名幕僚弯腰长长施了一礼道:“历来科举主考官无一不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但是,殿下莫忘了,您是大唐的太子。”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您的身份,足以抹除您不是大儒的不足。”

    “能得大唐太子为主考官,成为大唐太子的门生,这些学子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承乾听得越发心动。是了,他堂堂太子,给一群白身书生,或是刚刚进士及第的书生当座师,算是他们捡了便宜了。

    “诸位可有什么好主意,能让孤争取到主考官一职?”

    李承乾皱紧眉头道:“如今朝堂上各方争得面红耳赤,不相上下,父皇却一直没有表态,我们想拿下主考官,怕是没这么容易。”

    最重要的是,洛阳刺史案后,父皇对他态度大不如前,经常挑刺,得知他想当科举主考官的话,估计不会同意。

    他没将这个顾虑说出来,不是他,是东宫的人也行,只要能将主考官位置攥到东宫手上即可。

    “殿下何不从太子妃那边入手?”陆德明忽然道。

    众人微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陆德明指的是什么,纷纷附和。

    “没错,太子妃出自武功苏家,是正儿八经的书香世家。四大世族被庆国公弄垮台后,论起学问,就数这些书香世家最有影响了。”

    “苏家在这方面人脉广,有他们帮忙,魏王他们想抢过我们就不容易了。”

    “太子妃的伯父苏瑁乃是当初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又娶了南昌公主,在陛下面前尤为说得上话。”

    众人七嘴八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头大鲨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头大鲨鱼并收藏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