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她在欧美提高知名度以后,本身可以转化出来的收益。

    所有在颁奖季投进去的公关经费,都不是做慈善的,投入得越多,是因为从长线来看,可以得到的收益越多。

    施密特·劳利并不知道陆严河的这些想法,他只觉得陆严河有点过于好心了。

    “那你要跟黄峰一起竞争最佳男主角吗?”施密特·劳利问。

    陆严河摇头,“不,我要报最佳男配角,我报最佳男主角,几乎没有希望拿奖,但是最佳男配角,赫莲娜之前不是说了吗?在现在的形势下,我拿奖的希望很大,不是吗?”

    赫莲娜·蒙奇笑着点头。

    “当然。”

    “那你完全没有必要承担黄峰和秦淑兰的公关经费。”施密特·劳利说。

    陆严河:“施密特,我讨厌一个人孤军作战的感觉。”

    -

    陆严河现在在好莱坞算A咖吗?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因为满打满算,陆严河主演的电影,也只有《迷雾》一部在北美算是票房大爆。

    至于《暮春》《情书》《荣耀之路》这些在中国和亚洲创造了很多票房记录的电影,作为外语片,在北美的票房成绩虽然也不赖,但没有形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在现在这个成绩之下,就客串一部电影,三天时间,拿到150万美元的片酬。从这个片酬来说,陆严河又是妥妥的A咖。

    更不用说他现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不是简单一部《迷雾》就能够囊括的。

    可要是因为以上这些,就笃定地说他是A咖,似乎也说不过去。

    毕竟还是要看实际成绩。

    但是,如果陆严河能够拿下一座奥斯卡,那他就是毋庸置疑的A咖了。

    有的演员,拿一座奥斯卡,是可以借助奥斯卡,让自己从一个实力派变成一个知名演员。比如前面说过的奥利维亚·科尔曼。

    有的演员,拿一座奥斯卡,是为了给自己本来就已经形成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正一次名。就像小李子凭借《荒野猎人》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那一次。

    陆严河属于前者和后者的结合。

    他在中国走的不是一条常规的演员路,在欧美也是一样。

    -

    回国。

    休息两天。

    陈梓妍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秦淑兰答应把海外经纪代理合约签到拾火。

    同样,秦淑兰也将加入这一次北美颁奖季的公关行程。

    9月27日,《热带雨季》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开始了小规模放映和点映。

    10月国庆档的宣传大战已经开始。

    《热带雨季》是其中唯一一部文艺片,当然,因为有陆严河,仍然备受关注。

    陆严河专门带着整个剧组一起上了一期彭之行的《之行》,做深度访谈,又举行了一场特别放映场,在现场做了长达一个小时时间的交流。

    “这部电影就是冲着它的受众去的,不要担心我们聊的话题太深入,对大部分观众不友好。”陆严河就是这么跟彭之行和特别放映场的主持人说的。

    《热带雨季》注定不可能是那种卖出七八个亿以上的电影。

    它打不了大众牌,就好好走“精英路线”就好了。

    让吃这类片子的观众,尽可能地走进电影院。

    所以,欧美那边媒体的夸奖也好,陆严河他们几个人今年将要“冲奥”的事情也好,都是这部电影宣传的重点。

    重点就是,这部电影,是一部明明白白不那么爽、不那么搞笑、也不温情的文艺片。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宣传方式,让其他的片方都有些懵。

    这样去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看下去”,宣传自己“有点闷”,宣传“大部分都是没有台词的慢镜头”,真的能够吸引观众去看这部电影吗?

    当连续几天点映之后,《热带雨季》在每天只有2%点映场排片的情况下,拿下了700万点映票房以后,其他片方都愣住了。

    他们忽然想起了一个有点久远的事情了。

    想起那一年,同样是文艺片,《荣耀之路》漫长的点映期最终跑出上亿票房的事情。

章节目录

择日走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宋不留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不留春并收藏择日走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