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顺路去城郊的副食品店,看看有没有鸡蛋,买几个鸡蛋,给你奶奶补补身子。”
齐伟“嗯”了一声,扒完最后一口粥,把复习册塞进自行车前筐,推着车出了胡同。
七点整,自行车轮碾过胡同的石板路,往十几里外的化肥厂去。他骑得快,风灌进领口,不到半小时就看见了厂门口那根冒着白烟的烟囱。离工厂还有几里地,空气中的那股臭鸡蛋似的氨气就扑面而来来了,等进了工厂,裹着粉尘粘在皮肤上,他跟着工友们搬原料、记台账,一整天下来,浑身都带着股洗不掉的味儿。
快到傍晚,齐伟看了一眼手腕上的电子表,提前四十多分钟跟班长打了招呼——得赶在副食品店关门前去买鸡蛋。
自行车骑得比早上还急,裤脚卷着尘土,到店门口时,排队的人已经绕了半圈,都是掐着下班点来的,手里攥着粮票和钱,踮着脚往柜台里瞅,盼着能抢着点新鲜货。
副食品店里的光线昏沉沉,穿蓝布工作服、戴同色工作帽的营业员正趴在柜台上打毛衣,竹针勾着线,眼皮都没抬一下。一个妇女攥着玻璃瓶凑过去,声音放得极软,语气客气的很:“师傅,打本月的芝麻酱。”
正忙着的营业员“啪”地放下毛衣针,脸拉得老长:
“本呢?”
妇女赶紧递上粮本,她先把空瓶搁在秤上称了称,笔尖在粮本上划了道硬邦邦的印子,再拿起长柄勺,挖了一大勺芝麻酱往瓶里灌。
“多五分钱的。”
她淡淡开口。妇女的笑一下子堆满脸,连声道谢:
“太谢谢您了!给您两毛,这又能多吃两顿了!”
营业员没接话,手指已经摸回了毛衣针。
这时,一个拎竹篮的妇女走了过来,营业员的脸瞬间松快了,堆着笑打招呼。
“方大姐,你来了。”
妇女把篮子往柜台上一放,说道:
“这不,想买两斤鸡蛋,我们家的本儿吃完了。”
“什么本不本的,咱们谁跟谁。”
营业员说着转身就从一旁的箱子里挑起了鸡蛋,一边挑,一边说道:
“这批蛋不太行,我给你挨个挑。”
她端出一板鸡蛋筐,把柜台上的鸡蛋灯箱打开,把鸡蛋挨个凑到灯前照,看里面的蛋黄影子。
“我们家亮子正是半大小子,一顿能吃好几个。”
方大姐凑过去搭话。
“亮子该上高中了吧?”
“都高三了,今年夏天就高考,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方大姐叹了口气,往篮里轻手轻脚放鸡蛋:
“考不上就只能在家蹲着,叫什么‘待业’,这得等到哪年?现如今干什么都兴走后门,什么风气!”
齐伟这会已经挤到柜台前,见营业员快忙活好了,手里攥着副食品本的他,脸上堆着讨好的笑:
“大妈,麻烦您也给我照照,上回买的好几个是臭的。”
营业员的脸“唰”地又沉了,语气硬邦邦:
“上级有规定,一律不给照。”
“那您怎么给她照?”齐伟指着方大姐,声音忍不住拔高:
“哦,感情您这是熟人走后门啊?”
“有本事你也走啊。”
营业员翻了个白眼,又转头对方大姐轻声说:
“小心别碰着蛋。”
齐伟转向方大姐,压着气,说道:
“大妈,您把好的都挑走了,把坏的留给我们,这亏心不亏心?”
“得,得,得,有鸡蛋吃就知足吧。”
营业员插了话,拿起齐伟的副食品本上划了一道,说道:
“全国各地保燕城,你就知足吧,换个地方,你想吃也吃不着,这批蛋是从湖南运来的,那么远的路,能没几个臭的?”
“你们就是看着物资短缺,搞不正之风!”
齐伟攥着副食品本的手紧了紧,说道:
“将来东西多到卖不出去,看你们怎么办!”
“东西多到卖不出去?你做梦呢!”
方大姐瞪了他一眼,一边称着鸡蛋,一边说道:
“咱们这儿人多的是,东西从来不够卖,这叫供不应求,你懂吗?”
齐伟咬了咬嘴唇,没再争辩。营业员把称好的鸡蛋往他面前一放,他小心的把鸡蛋装进篮子里,篮子里铺着麦秸秆,倒也不担心会压着拎起,转身就直接出了副食口店。
在骑着车子的时候,齐伟的心里嘀咕着。
“早晚有一天,这东西非得多得不够卖的,还得敞开了卖……”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这不大可能,毕竟,人多东西少这是事实,要不是因为家里又换了侨汇,有特别的副食品供应增加了不少。
想吃鸡蛋……就想想吧。
齐伟“嗯”了一声,扒完最后一口粥,把复习册塞进自行车前筐,推着车出了胡同。
七点整,自行车轮碾过胡同的石板路,往十几里外的化肥厂去。他骑得快,风灌进领口,不到半小时就看见了厂门口那根冒着白烟的烟囱。离工厂还有几里地,空气中的那股臭鸡蛋似的氨气就扑面而来来了,等进了工厂,裹着粉尘粘在皮肤上,他跟着工友们搬原料、记台账,一整天下来,浑身都带着股洗不掉的味儿。
快到傍晚,齐伟看了一眼手腕上的电子表,提前四十多分钟跟班长打了招呼——得赶在副食品店关门前去买鸡蛋。
自行车骑得比早上还急,裤脚卷着尘土,到店门口时,排队的人已经绕了半圈,都是掐着下班点来的,手里攥着粮票和钱,踮着脚往柜台里瞅,盼着能抢着点新鲜货。
副食品店里的光线昏沉沉,穿蓝布工作服、戴同色工作帽的营业员正趴在柜台上打毛衣,竹针勾着线,眼皮都没抬一下。一个妇女攥着玻璃瓶凑过去,声音放得极软,语气客气的很:“师傅,打本月的芝麻酱。”
正忙着的营业员“啪”地放下毛衣针,脸拉得老长:
“本呢?”
妇女赶紧递上粮本,她先把空瓶搁在秤上称了称,笔尖在粮本上划了道硬邦邦的印子,再拿起长柄勺,挖了一大勺芝麻酱往瓶里灌。
“多五分钱的。”
她淡淡开口。妇女的笑一下子堆满脸,连声道谢:
“太谢谢您了!给您两毛,这又能多吃两顿了!”
营业员没接话,手指已经摸回了毛衣针。
这时,一个拎竹篮的妇女走了过来,营业员的脸瞬间松快了,堆着笑打招呼。
“方大姐,你来了。”
妇女把篮子往柜台上一放,说道:
“这不,想买两斤鸡蛋,我们家的本儿吃完了。”
“什么本不本的,咱们谁跟谁。”
营业员说着转身就从一旁的箱子里挑起了鸡蛋,一边挑,一边说道:
“这批蛋不太行,我给你挨个挑。”
她端出一板鸡蛋筐,把柜台上的鸡蛋灯箱打开,把鸡蛋挨个凑到灯前照,看里面的蛋黄影子。
“我们家亮子正是半大小子,一顿能吃好几个。”
方大姐凑过去搭话。
“亮子该上高中了吧?”
“都高三了,今年夏天就高考,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方大姐叹了口气,往篮里轻手轻脚放鸡蛋:
“考不上就只能在家蹲着,叫什么‘待业’,这得等到哪年?现如今干什么都兴走后门,什么风气!”
齐伟这会已经挤到柜台前,见营业员快忙活好了,手里攥着副食品本的他,脸上堆着讨好的笑:
“大妈,麻烦您也给我照照,上回买的好几个是臭的。”
营业员的脸“唰”地又沉了,语气硬邦邦:
“上级有规定,一律不给照。”
“那您怎么给她照?”齐伟指着方大姐,声音忍不住拔高:
“哦,感情您这是熟人走后门啊?”
“有本事你也走啊。”
营业员翻了个白眼,又转头对方大姐轻声说:
“小心别碰着蛋。”
齐伟转向方大姐,压着气,说道:
“大妈,您把好的都挑走了,把坏的留给我们,这亏心不亏心?”
“得,得,得,有鸡蛋吃就知足吧。”
营业员插了话,拿起齐伟的副食品本上划了一道,说道:
“全国各地保燕城,你就知足吧,换个地方,你想吃也吃不着,这批蛋是从湖南运来的,那么远的路,能没几个臭的?”
“你们就是看着物资短缺,搞不正之风!”
齐伟攥着副食品本的手紧了紧,说道:
“将来东西多到卖不出去,看你们怎么办!”
“东西多到卖不出去?你做梦呢!”
方大姐瞪了他一眼,一边称着鸡蛋,一边说道:
“咱们这儿人多的是,东西从来不够卖,这叫供不应求,你懂吗?”
齐伟咬了咬嘴唇,没再争辩。营业员把称好的鸡蛋往他面前一放,他小心的把鸡蛋装进篮子里,篮子里铺着麦秸秆,倒也不担心会压着拎起,转身就直接出了副食口店。
在骑着车子的时候,齐伟的心里嘀咕着。
“早晚有一天,这东西非得多得不够卖的,还得敞开了卖……”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这不大可能,毕竟,人多东西少这是事实,要不是因为家里又换了侨汇,有特别的副食品供应增加了不少。
想吃鸡蛋……就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