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商议完最头疼的事,剩下的就是第三次去请太子登基的人选了。

    司徒去过,太尉去过,既然没有更高身份的人了,那就用数量取胜吧。

    正好,人多点,也能体现他们的诚意。

    于是,三公九卿齐齐放下手头的活计,联袂前往太子府。

    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等恭请太子登基!”

    刚见面,三公九卿对着刘晋就是一声吼,要多响亮有多响亮。

    刘晋神清气爽,差点没当场从了。

    三公九卿来请人,试问整个天下,谁有这个排面?

    “诸位的好意,吾心领了,但吾向来懒散,对国事也不怎么上心,所以那个位置,还是留给有志之士吧。”

    刘晋摇摇头,拒绝起来半点也不含糊,说真的,我对皇位不感兴趣。

    袁隗等人齐齐无语,你也知道你懒散啊。

    你不止懒散,还他么混不吝。

    但没办法,谁让你拳头大、势力广呢,除了你,还真没露头的有志之士了。

    “太子说笑了,您的功绩,天下人有目共睹,何人不知?可以说,没有您,大汉早就分崩离析了……如此雄才大略,您不登基谁登基?”

    丁宫站出来拍马屁,职位低的没效果,职位高的要矜持,也就他不上不下的最合适了。

    “你这话,吾不反驳,总之,有吾在,这大汉,乱不了。”

    刘晋大大方方的承受了丁宫的马屁,要不是他,各路诸侯早打起来了。

    最后打完也把大汉打废了,人口减少八成以上,那可是数千万的百姓。

    其他事刘晋或许还会谦虚谦虚,但救下这么多百姓,刘晋觉得他能吹一辈子。

    听到刘晋的话,荀爽等人都面露喜色,嗯,任务完成。

    “但是……”刘晋话锋一转,接着道:“皇位乃有德者居之,吾的德行,还有待提升,就不上去误国误民了。”

    表谦嘛,这个刘晋懂,要不说自己能力不足,要不说自己德行不够,反正就那么回事,没人会当真的。

    荀爽他们的喜色僵在了脸上,不是,你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三请三辞是惯例,我们三请了,你也三辞了。

    按理来说,该点头同意了,可你怎么还辞上瘾了呢。

    宗正刘艾心头一动,试探性道:“太子,您的族谱已经单开,摔盆人选也定为万年公主,您看,还有什么需要嘱咐的?”

    你的诉求我们都依你,咱听话,别闹了行不。

    “甚好。”刘晋微微颔首,这办事效率,可以。

    刘艾:???

    然后呢?

    你他娘的倒是点头同意啊,不同意给指条明路也行。

    甚好是个什么鬼?

    谜语人滚出大汉。

    荀爽看不下去了,正颜道:“太子,是时候登基了。”

    刘晋疑惑的和荀爽对视,忽然灵光一闪,卧槽,你那天来也算一请一辞啊?

    不是,你来的不声不响,走的悄无声息,这算哪门子的请人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来蹭吃蹭喝呢。

    荀爽眼角疯狂跳动,也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正因为明白了,整个人都有些凌乱。

    你别管老夫动静大不大,你就说,老夫请没请,你辞没辞。

    刘晋眼睛瞪的滚圆,你这便宜老师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三请三辞那都是给外人看的,主打的就是个名正言顺。

    咱俩闭上门在那儿又是请又是辞的算什么,抛媚眼给瞎子看吗。

    荀爽不自然的移开目光,现在你占据主动,老夫不与你争辩。

    两人眼神交流也就是一瞬间,刘晋见荀爽退让,便摇了摇头随意道:

    “不妥,流言还没有平息,吾总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吧。”

    其他人:……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骨头里挑刺也不是这么挑的吧。

    先不说流言对你是有利还是不利,咱就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你干的少了?

    呸,虚伪。

    吐槽归吐槽,没办法,活该干还得干。

    除了袁隗和荀爽外,丁宫等人轮番上阵劝说。

    刘晋是左一句不妥,右一句不行,后面都懒得编理由了,直接就是不登。

    流程不走是不走,走开了就得有始有终,咱可是讲究人。

    最后,三公九卿喝了一肚子茶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题,我们不会做,太难了。

    不行,也得让其他人尝尝这汤汤水水。

    于是,十二人直接来了个串供, 这次行动失败,完全是因为来的人太少了。

    什么叫做众望所归,文武百官只来了十二个,这算个屁的众望所归啊。

    所以,你们看着办吧。

    hai

章节目录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吕布加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吕布加班并收藏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