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景。

    “你得讲讲故事啊,虽然说你们现在的市值很高了,但不讲故事怎么会拉升股价呢。”

    相较于前几年,已经更名为红衫ZG的红衫资本,投资要更加的审慎一些,沈楠彭也要低调很多,公开的活动少了很多。

    红衫近几年的投资计划为“半人马”计划,着力于硬科技。

    “讲什么故事,不就是想让我们拆分嘛,别想了。”

    在辉能科技的d轮融资上,檀锦程碰到了沈楠彭,辉能科技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商,d轮融资是为了加速产线建设,由红衫领投。

    檀锦程的巨量引擎这几年也低调了很多,同样也是以投硬科技为主,尤其是新能源技术方面,在辉能的投资上,两家又同步了。

    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的趋势,锦新时代自己也在做技术研发,巨量引擎则在外围配合着锦新时代,做一些投资,目前固态电池量产,乐观的认为会在2025年,保守一点的则是认为要到2028年才能够量产。

    哪一年量产,其实对于现在的尉来而言,并不是很重要。

    固态电池的推广,除了要攻克技术之外,还需要看他们这些新能源巨头的脸色,巨头们不配合,技术再是先进也是白瞎。

    “哎,你怎么就不试试呢。”

    沈楠彭叹了口气,他与檀锦程合作多年,深知想要说服他有多难,在没有多少资本的条件下,这位都不会屈服于资本,把公司的控制权以及股份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以现在檀锦程的地位,想要说服他就更难了。

    尉来股价的低估,A股市场的体量的原因,都让投资尉来的各大投资机构以及财团,觉得尉来以目前集团整体的形式上市,多多少少有些吃亏了。

    锦新时代或者是埃安团队,都是可以拆分出来的,锦新时代完全可以作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存在,而埃安系列销量的快速上升,也具备了新势力的实力。

    规模即是王道,一级市场里,埃安品牌的估值已经达到千亿了,2022年度埃安的销量高达27万辆,同比翻倍,一季度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在主流厂商当中,埃安的同比增长速度长期位居第一。

    高成长性是高估值的关键,稳定的高销量证明了其产品得到了市场验证,而非PPT造车,资本市场也愿意为速度支付更多的溢价。

    另外独特的商业模式与定位,背靠尉来,继承了尉来的造车底蕴,供应链体系和品质控制能力,也给埃安系列带来了更加稳定的基础。

    “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我也不是不知道,要我说还是少赚点儿吧,多给需要资金的公司投点儿吧。”

    檀锦程撇了撇嘴,锦新时代有着巨额的现金储备,根本不需要拆分上市,这些资本大佬也知道锦新时代的大肉是吃不到的,所以他们盯着还需要大量投资的埃安系列了。

    融资,拆分,上市,这几个过程当中,资本大佬们都可以得到很多的利益,埃安系列就是被他们盯上了。

    “行吧,你再考虑考虑,等你们有这个意向一定要告诉我们。”

    “哦,对了,也祝贺你们。”

    “谢谢,也祝贺你们。”

    “不考虑拆分的吧,考虑一下拆股吧,目前尉来的股价太高了,不利于投资者买入。”

    “嗯,这个我们会考虑一下的。”

    沈楠彭的祝贺当然是指尉来2022年度的营收以及净利润,2022年度,尉来营收爆表,是企业自成立以来增速最为夸张的一年。

    由于前几个月大事太多,这一次的年报没有提前公布,而是选择在3月末与其他车企一起公布,尉来选择公布年报的时间是3月24日收盘之后。

    3月24日下午五点钟,尉来按之前有的公告准时公布2022年度财报。

    “牛逼啊,这业绩简直就是吊炸天了。”

    万众瞩目的一份财报,一经公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主要是尉来这一份财报简直太过于亮眼了。

    “新能源行业是真的起来了,尉来这个营收能够排到民营第三了吧,真的是牛逼,1.2万亿的市值还真是低估了啊。”

    尉来集团的营收分为两部分,其中汽车业务整体营收为亿元,电池业务也就是锦新时代的营收飙升至亿元,整体营收为亿元。

    这个营收,汽车业务方面的营收整体超过另一新能源巨头BYd有1000亿之多,而电池业务的营收,相较于去年则有高达152%的增幅。

    去年才刚刚跨越一千亿营收的锦新时代,今年有如此大的增幅,得益于原材料的上涨,电池销量的上升,可以说是量价齐升,锂电池行业最爽的两年就是2021年与2022年了。

    而净利润方面,锦新时代的净利润也从去年的不足160亿元飙升至今年的307.29亿元,锦新时代账面上的现金以及等价物净额从2021年度的120亿元飙升至820亿元。

    “尉来集团要是说哪家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2003:从外贸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如梦如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如梦如华并收藏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