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京都,大多数人都喊秦风为王爷。

    这是个相对彰显亲密的称呼。

    一般唯有亲卫等如此称呼。

    可以说。

    自从秦风监国之后,京都的风气也在快速的辽化!

    官员们都开始学习辽人的风骨。

    说句不客气的话。

    以往官员们在庆皇面前,动不动的跪地磕头。

    而自打秦风监国之后,官员们一个个的突然变得铮铮铁骨起来,一个个只拜不磕头了。

    类似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

    当然秦风也并不在意磕头不磕头的事儿。

    至于称呼,秦风倒也并不在意。

    只要臣子们做的事儿对国有利,怎么称呼他都成。

    方孝孺此时称呼秦风为殿下,也没毛病,反而让秦风高看了一眼。

    士人中。

    还是有风骨的。

    虽说有时候这种士人风骨,会让统治者很讨厌。

    “坐吧。”

    秦风指了指一旁的座椅。

    “谢辽王殿下。”

    方孝孺坐在椅子上,即便身上的绿袍子已经被洗得发白,然而并不影响他那种独特的气质。

    大庆的士大夫们,总是习惯于养气。

    一旦个人气场形成,光是往那里一坐,就能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

    方孝孺的养气功夫相当到位。

    “一会儿最后一位内阁成员到来,本王介绍给你们认识下。”

    “到时候朝堂上的政务,大多都得靠你们了。”

    大庆上上下下的奏疏批奏,这些俗务,秦风准备一点点下放到内阁去。

    未来阁老的地位,也必然越来越重。

    这样未来唯有一些涉及到根本的大事儿,秦风才会管。

    剩下的事儿,内阁带着朝堂六部自行运转即可。

    若是像庆皇那般事无巨细皆出皇帝之手。

    就算秦风身体再好,也怕身体受不了。

    至于这内阁的另外好处,则是只要能掌握住内阁,皇权就基本能大权在握了。

    而前提是。

    不要让内阁阁老们掌握到反噬皇权的权利。

    有了内阁,未来大庆的皇帝基本上属于想执政就执政,不想执政便可放权。

    当然。

    这其中怕也少不了权利上的斗争。

    然而只要握住了钱粮,若是这种斗争都能输。

    那么这皇帝也没啥用了。

    秦风让方孝孺坐下,倒是没有回答,而是继续看着资治通鉴。

    方孝孺与秦雄英也没有打扰,而是拿起了辽报,看着关于辽地的讯息。

    这寂静也没持续太久。

    突然亲兵大步进来,跪倒在地。

    “王爷,陈庆一正候在殿外,等待王爷传唤。”

    “宣。”

    “是。”

    很快亲卫便到了殿外。

    “宣山东参政陈庆一入殿。”

    陈庆一抬着头望着大殿,深吸一口气,快步进入殿内。

    他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见到王爷了。

    如今王爷成了监国,可以说是这天下间权柄最重的人,大庆的周公。

    陈庆一作为辽人,如何能不激动?

    陈庆一三步并做两步,等到殿门前才放慢了脚步。

    他瞧见屋子内还有他人。

    不能给王爷丢了脸面。

    略微调整下衣服,陈庆一方才朗声高吼。

    “臣陈庆一,拜见王爷!”

    哪怕拼命地抑制,声音中到最后仍旧激动的出了颤音。

    此时更是进入殿内,跪地叩首。

    秦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怎么几年不见,还学了跪拜这套了?”

    “回王爷,如今王爷监国重任,担着的是大庆的基业,代天子而令万民,文臣当跪,方不失王爷威仪!”

    秦风脸上不免露出了笑容。

    “行了,如今这京都,一切跟辽地并无太大差别,按辽地礼仪即可。”

    陈庆一当即站起行礼。

    “是,王爷!”

    此时秦风也瞧见了陈庆一的穿着,竟然还是那件秦风赐下,略显得有些大的白袍。

    这袍子早已被洗得发白,裙摆处似乎还打了一些补丁。

    然而这作为秦风当年赐下的,陈庆一仍旧穿着。

    “都是布政司参政了,也算朝廷堂堂三品大员,穿的怎么还这样。”

    陈庆一是辽人在大庆地位最高的官员。

    当然也是秦风封的官。

    大庆在地方上,除了地方府州官员外。

    最大的是朝廷设置的三司。

    布政司负责颁发朝廷在地方上的政令。

    按察司负责检查司法刑狱,监察弹劾以及驿递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无敌六王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码字还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码字还债并收藏无敌六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