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针对南方豪强,一连定了七事儿。
朝廷自然按章执行。
这七事,但凡有四五事儿能成,南方士绅豪强们的生态,就将会大大瓦解。
秦风觉得至少消减到三四成。
没关系。
这只是第一阶段。
秦风还有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逐渐加码。
主打一个让南方士绅豪强们走的没有任何痛苦。
到了最后。
朝廷再立法,彻底杜绝这些事务。
反正时间还多,慢慢来。
许达听着秦风所说的一切,只觉得脊背发凉。
“若我是南方的士绅豪强,被这么一串组合拳打下去,肯定直接给打懵了!”
“而最可怕的,是只是挨打,又不是挨刀子,顶多痛了点,忍忍也就过去了。”
许达不免叹息。
在辽王为此事儿发怒的时候。
他都已经做好重新带兵向豪强们弹压的准备了。
北方的兵马,秦风号起来自然顺畅无比,京都的精锐也是如此。
可南方这边。
自己这个开国老帅,调用起来更为顺畅。
可没想到。
对这事儿,辽王根本没用兵马。
若事事儿做得七七八八,都能起到消弱扼制豪强的作用。
豪强们没了,自然就少了大规模卖儿卖女为他人义子义女的事儿了。
这基本从根子上断绝了问题。
至于没了豪强,这些人没了生计怎么办……
这基本属于最不用考虑的事儿了!
大庆是自古以来,人口最多的时期。
却也是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
物资相比以往,平均分到所有人的手里算不上太多,但胜在目前还算公平,能让人都活下去。
再加上拥有众多的附属国,以及辽阔无边的新地,但凡愿意遵从朝廷调令,不是懒惰之人,活得都不至于太差了。
这天下间是允许人与人之间拥有差距的。
但拥有差距的,不能太多。
换而言之。
真正能拥有特权的人,不能多了。
要么特权阶级维系在一个基数很小的数字,要么所有人都有特权,这样才不会制度败坏。
秦樉见到这些政令,也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儿。
“老六这是要一边发展,一边充边呐。”
充边这种事儿,大庆已经干过很多次了。
以往都充到长城边上,充到北方,充到南方边境上。
而这次的充边,充到了新宁地,新秦地去了。
都是遥远无比的距离。
万里路途必然无比辛苦,但只要能过去,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抵达到目的地后。
他们就能获得一辈子所希望达成的事儿。
拥有自己的土地!
甚至拥有自己的奴隶。
毕竟西番那边的奴隶贸易素来无比猖獗,庆人过去,难免会使用一些奴隶去耕种土地。
当然。
要维系住一个基本数量才行。
整个朝廷,都被调动了起来,来针对此事儿。
甚至到了最后,许多听到风声的老勋贵们,都前往宫中去叩见庆皇。
毫无疑问的是。
这些政策,将会损害掉他们诸多的利益。
他们想试试能不能通过庆皇,来跟辽王说一说,对他们进行豁免。
在照常去见庆皇时,也被庆皇留下来说了这事儿。
“这天下人都不是傻子,你这政令一个个颁发下达出去了,但凡聪明点的,都能看出你背后的意思。”
秦风的政令根本瞒不住有心人。
所有人都清楚,辽王这是要开始着手抑制豪强了!
甚至。
连南方勋贵集团的利益,也受到了波及。
不过好在的是。
大庆勋贵们,利益在南方的终究属于小部分人。
利益在京都,或者在北方,甚至在海外的勋贵们,则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一切。
那些人找到了庆皇,庆皇其实不打算理会的。
甚至想将那群人骂走。
但有人说的一句话,让庆皇反应了过来。
“这些豪强,其实都是咱家养的,你这抑制,等于在咱家自己身上砍了一刀。”
若非如此。
庆皇这事儿连理都不会理。
那些勋贵们,只需要按照秦风的命令执行就行。
他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权利。
因为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与整个国家绑定的。
若国家衰弱,他们这群勋贵,当真就能换了另外一条船上去,获得个好下场吗?
也不尽然。
只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自然按章执行。
这七事,但凡有四五事儿能成,南方士绅豪强们的生态,就将会大大瓦解。
秦风觉得至少消减到三四成。
没关系。
这只是第一阶段。
秦风还有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逐渐加码。
主打一个让南方士绅豪强们走的没有任何痛苦。
到了最后。
朝廷再立法,彻底杜绝这些事务。
反正时间还多,慢慢来。
许达听着秦风所说的一切,只觉得脊背发凉。
“若我是南方的士绅豪强,被这么一串组合拳打下去,肯定直接给打懵了!”
“而最可怕的,是只是挨打,又不是挨刀子,顶多痛了点,忍忍也就过去了。”
许达不免叹息。
在辽王为此事儿发怒的时候。
他都已经做好重新带兵向豪强们弹压的准备了。
北方的兵马,秦风号起来自然顺畅无比,京都的精锐也是如此。
可南方这边。
自己这个开国老帅,调用起来更为顺畅。
可没想到。
对这事儿,辽王根本没用兵马。
若事事儿做得七七八八,都能起到消弱扼制豪强的作用。
豪强们没了,自然就少了大规模卖儿卖女为他人义子义女的事儿了。
这基本从根子上断绝了问题。
至于没了豪强,这些人没了生计怎么办……
这基本属于最不用考虑的事儿了!
大庆是自古以来,人口最多的时期。
却也是国土面积最大的时期。
物资相比以往,平均分到所有人的手里算不上太多,但胜在目前还算公平,能让人都活下去。
再加上拥有众多的附属国,以及辽阔无边的新地,但凡愿意遵从朝廷调令,不是懒惰之人,活得都不至于太差了。
这天下间是允许人与人之间拥有差距的。
但拥有差距的,不能太多。
换而言之。
真正能拥有特权的人,不能多了。
要么特权阶级维系在一个基数很小的数字,要么所有人都有特权,这样才不会制度败坏。
秦樉见到这些政令,也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儿。
“老六这是要一边发展,一边充边呐。”
充边这种事儿,大庆已经干过很多次了。
以往都充到长城边上,充到北方,充到南方边境上。
而这次的充边,充到了新宁地,新秦地去了。
都是遥远无比的距离。
万里路途必然无比辛苦,但只要能过去,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抵达到目的地后。
他们就能获得一辈子所希望达成的事儿。
拥有自己的土地!
甚至拥有自己的奴隶。
毕竟西番那边的奴隶贸易素来无比猖獗,庆人过去,难免会使用一些奴隶去耕种土地。
当然。
要维系住一个基本数量才行。
整个朝廷,都被调动了起来,来针对此事儿。
甚至到了最后,许多听到风声的老勋贵们,都前往宫中去叩见庆皇。
毫无疑问的是。
这些政策,将会损害掉他们诸多的利益。
他们想试试能不能通过庆皇,来跟辽王说一说,对他们进行豁免。
在照常去见庆皇时,也被庆皇留下来说了这事儿。
“这天下人都不是傻子,你这政令一个个颁发下达出去了,但凡聪明点的,都能看出你背后的意思。”
秦风的政令根本瞒不住有心人。
所有人都清楚,辽王这是要开始着手抑制豪强了!
甚至。
连南方勋贵集团的利益,也受到了波及。
不过好在的是。
大庆勋贵们,利益在南方的终究属于小部分人。
利益在京都,或者在北方,甚至在海外的勋贵们,则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一切。
那些人找到了庆皇,庆皇其实不打算理会的。
甚至想将那群人骂走。
但有人说的一句话,让庆皇反应了过来。
“这些豪强,其实都是咱家养的,你这抑制,等于在咱家自己身上砍了一刀。”
若非如此。
庆皇这事儿连理都不会理。
那些勋贵们,只需要按照秦风的命令执行就行。
他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权利。
因为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与整个国家绑定的。
若国家衰弱,他们这群勋贵,当真就能换了另外一条船上去,获得个好下场吗?
也不尽然。
只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