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魏,四大驰道交汇地——太周府。

    十月二十,已是入冬之时,大地上覆盖着一层白头霜。

    太周府外的仓库行,东家、仓头与伙计们的心里也跟霜雪一般,冷飕飕的,穿着皮袄子都抵不过心里的那层冷意。

    铛铛铛!

    “官军二门例行检查,所有商家,打开仓库大门、地窖门、车厢、箱子,接受检查!”

    一批批身着盔甲的将士又从城内涌出来,敲锣通知近郊仓行的人,准备做检查。

    “怎么又来了!昨晚半夜才突袭检查过,今天一大早,地上那白头霜都还没化呢,又来检查,还让不让人过了?!”

    “老胜你是不活了?赶紧闭嘴吧。”池仓头呵斥老友,将他拽走,免得被赵副将的兵马听见,老胜会像文仓头一样,被抓去军营关起来。

    老胜为了保住底下人的饭碗,只得继续憋屈着,又回头喊一嗓子:“胜仓行的,把所有门都打开,给军爷们检查!”

    “是!”仓行伙计们立马照办。

    “池家仓行的,把仓门都打开,接受检查!”池仓头也下令。

    除了他俩以外,太周府外的上百家仓行,全部把仓门、房门,总之是个门都给打开了,让军爷们进去检查。

    五百名将士在五名百户的带领下,进入近郊的所有仓行,做检查。

    “无异常,撤!”

    “无异常,撤!”

    折腾一个时辰,一无所获,五名百户是把所有仓头都集合起来,再次警告道:“若是发现口音异常者、奇怪的植物牲畜之类,立马上报,知情不报者,按细作同谋论处,听明白没?!”

    百名仓头低眉顺眼,应着:“百户大人放心,小的们明白!”

    五名百户扫视他们一眼,威慑完后,才带着五百名将士离开。

    等他们走远后,百名仓头才散开。

    但有关系铁的仓头是三五成群,去自己仓行的地盘,小声说着:“到底是找细作还是找反贼?这动静都闹大半月了,还闹个不休的,还让不让大家伙过日子?”

    “这仓行都被他们闹得快干不下去了。”

    “岂止啊,南货都挤压在这里,没发往东北西北运……入冬了,东北西北都等着南边的物资越冬呢。”

    这是想坑死东北西北的魏民啊!

    “嘿,我听说个小道消息,不保真啊,但这消息确实是传出来了。”略瘦的孙仓头说。

    健壮的武仓头想给他一拳:“老孙,你长得就尖嘴猴腮,就别再鬼鬼祟祟了,知道啥就快点说……你还信不过兄弟们?”

    “你急啥?”孙仓头给他一个白眼后,开说:“我也是听说的。说军爷们不止是在查细作,还在查岭南来的高产杂粮薯种,叫啥芋薯山薯的,听说亩产几千斤。天爷诶,就这产量,你们就琢磨吧,能让它们过太周府去?那老爷们还咋捏着物资威胁人?”

    “孙猴子,你真是不想活了,最后那句是能说的?”武仓头低骂一句,又对其他仓头道:“最后一句,都没听见啊。”

    其他三名仓头点头:“嗯嗯嗯,刚才突然就耳背了,没听着没听着。”

    “啥山薯芋薯?真能有几千斤?”仓头们又问孙仓头:“你从哪听来的消息,真有这种玩意?”

    孙仓头呵一声:“这高产杂粮的消息,是从北雄府过来的,说是岭南黄少爷给偷运去东北州的。东北州已经人尽皆知,北雄府都传开了,你们就说,真不真吧?”

    嘶,众仓头倒抽一口冷气:“北雄府过来的消息,那看来确实是真的。”

    他们在太周府干了几十年的仓储,都知道东北州那边的消息只能到北雄府。

    至于消息能不能过到太周府来,得看世家老爷们的意思。

    但只要是北雄府都传开的消息,那八成就是真的唷!

    “难怪查得这么频繁,原来岭南州出了这等好东西。”

    “等等,不是说那芋薯有毒吗?人吃了轻则喉咙似群蚁撕咬,重则窒息而亡!”周仓头道。

    “对对对,芋薯算是个老物了,因着有毒才没人种来吃。”其他仓头附和。

    “有毒个屁,筇老先生跟学子们都吃过好几回了,根本没人中毒。”孙仓头道:“筇老先生还质疑写芋薯有毒的书籍不准确,怀疑是有人不想芋薯被推广种植,所以才写书造谣它有毒。”

    不在场的孙太夫人:“……”

    孙仓头你能不能悠着点,你讲得这样明白,是个人都知道你丫是我方卧底!

    “天诶,竟有这种事?”

    “对对对,这种事儿,世家老爷们做得出来,也有能力做。”

    “大雍朝时期,很多秘方、书籍,都握在世家手里,那书是他们写的,想写啥写啥。他们为了掐咱们脖子,写几本假书放书铺里卖,太正常了!”

    “嘘嘘嘘,武块头你小点声,想害死我们不成?”孙仓头嘘得口水都喷出来了。

    武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风十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十里并收藏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