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虽然世家依旧会囤积粮食,可世人已经知道这种手段,那世家豪强就不敢太过分。

    起码在外敌入侵,国朝缺少粮草之时;灾荒年间,急需粮食赈灾救民之时,世家豪强得吐点存粮出来救世。

    不吐?

    那在天下人已经知道你们有私仓之后,就休怪大家去帮你们各家开私仓、取粮、救世。

    铛铛铛!

    应家人敲锣:“诸位肃静,我们家公子有话说!”

    上万人依旧在闹哄哄的,可比先前安静了几分,纷纷看向四方桌上的应子林。

    “瑢先生义举,千古无双,能与瑢先生成为同窗,乃我应子林之幸。我应子林愿追随瑢先生,开应家五座私仓,为国朝,捐粮抗敌!”应子林喊。

    应家武师重复他的话,几遍后,城门口是炸开了锅。

    “应家小子,你还是学子,根本做不了应家的主,切莫为了一时冲动就许下大诺,最后又兑现不了,那岂不是在愚弄天下人?!”糜东的声音从城门内传来。

    他本是不想来的,可世家都怪他糜家办事不力,逼着他来收拾烂摊子。

    所谓的烂摊子就是,不能让开私仓的事情再闹大,必须止步于康瑢一人一仓。

    否则,真真就是要所有世家,齐齐被大势所裹挟,做出斩断世家臂膀的事儿!

    所以就算糜东出来唱反调,会让这个名士被废掉,糜东也必须出来抗下所有。

    “对哦,应公子你还是学子,你能做开仓捐粮的主吗?不会是在耍我们吧?!”

    “应公子,这可是事关抗敌粮草的大事儿,可不是你一时冲动的儿戏啊!”

    “是啊应公子,你到底能不能做主?可别拿我们农人来开涮啊,更别拿我们农人来当你扬名的工具!”

    哟嚯,这话喊的,一听就知道不是真农人,而是世家安排的带话头的人。

    “应子林乃我应家主家嫡长孙,正经的应家未来家主,他如何做不得主?!”头发花白的应叔祖开口,在应家武师、一批应家子弟的开道下,朝着应子林这边走来。

    砰,又一张四方桌被搬来,‘讲话高台’被拼凑得大了一倍。

    应叔祖伸手,被应子林拽上四方桌后,面向上万魏民,道:“诸位放心,只要子林侄孙一声令下,我们应家就能连夜把应家在太周府的私仓给开了,追随瑢先生,行义举,为国朝,捐粮抗敌!”

    四周因这话静了几个呼吸的工夫,很快又炸开了锅:“应家的叔祖,咱们太周府曾经的知府应老大人说了,应子林公子能做主开私仓,捐粮抗敌!咱们有粮草了!”

    “天爷啊,不愧是咱们曾经的父母官,果然心系天下!”

    咚咚咚!

    鼓声起,崔太夫人也在女护卫们的护送下,来到四方桌上,喊道:“老身替世家崔家做主,开八座私仓,捐粮捐物资,助国朝抗敌!”

    “八,八座私仓!崔家也太有家底了,崔太夫人真乃老神仙,大善大慈,晚辈拜谢崔太夫人开私仓捐粮之大恩!”

    “呜呜呜,有粮草了,边陲有粮草抗敌了,真打起来话,我东北舅父家不用被征收军粮了!”

    古往今来,每逢打仗,若是粮草急缺之时,大军都会征收当地人家的粮食做军粮。

    若当地人的粮食不够,那就征收沿途人家、征收天下各地人家的口粮。

    “对对对,有崔太夫人、应公子、瑢先生他们捐粮后,咱们草民就不用被征收粮食了!”

    “多谢崔太夫人、应公子、瑢先生捐粮抗敌之恩!”

    感谢声山呼海啸,势不可挡。

    “山长,山长!”糜东喊着,疾奔到崔山长这边,拽着他说:“山长,您不能跟着应子林胡闹,您得为自家子孙着想啊,难道您想崔家子孙一代代的被围剿,被逼入困境,最后彻底泯灭于名门之列吗?!”

    崔山长听罢笑了:“糜东,你是自小就遍读史书诗文的名士;你是经历过宁康帝,又见过陛下登基的名士;你是已见山之高、水之深、狂徒落幕、英雄再起的人物,怎的还如此不开悟?”

    “一个不开悟的人,能做名士吗?”

    “糜东,别忘了,你的盛名来自于众人的推崇,可你要是负了众人,你将盛名不再。”

    崔山长说完,一把推开糜东,向四方桌那边走去。

    糜东愣住,又急忙回神,看着崔山长的背影,悲求:“山长您不能这样,您得救我啊。”

    “东先生,你还能自救的,就看你想不想自救了。名士之贵,乃是自由,你不该让自己被裹挟。”崔山长说完这一句,不再搭理糜东,去跟他老娘汇合,抬头看着四方桌上的老娘,笑道:“娘,儿子已经吩咐下去,咱们家随时能开私仓捐粮。”

    可惜,亲娘还是没给他好脸色,冷哼道:“你堂堂山长,就这点影响力?老身要的人呢?”

    只崔家应家追随瑢先生,行义举,这够吗?!

    崔山长一噎,忙道:“儿子已经让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风十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十里并收藏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