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北海城(1/3)
而在北城,杀影和弑影的部队已摸到城垣下。一名士兵架起狙击枪,瞄准城头的瞭望哨扣动扳机,沉闷的枪声过后,那名倭兵直挺挺地栽了下来。“爆破组上!”杀影一声令下,几名士兵抱着炸药包冲到墙根,导火索滋滋燃烧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轰隆……”
南北两声巨响几乎同时炸开。南城的城门被炮弹轰开一道缺口,刀影和暗影的部队如洪流般涌入;北城的城墙被炸药撕开丈宽的豁口,杀影和弑影的士兵踩着碎石冲上城头。守城的倭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两面夹击打懵了,刚要转身迎击北面的敌人,后背便被南面射来的子弹穿透。
林风此时正立于北海城东南的一处山岗上,望着城内升起的硝烟,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知道,当双线的铁钳缓缓收紧时,这座被倭国视作北方屏障的坚城,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该我们行动了!”
“冲锋!”林风的后续部队踏着碎石冲向城墙缺口,冲锋枪的扫射在缺口处织成一道火网,将试图封堵的倭兵成片扫倒。有倭国武士挥舞长刀冲来,却连士兵的衣角都没碰到,便被迎面而来的子弹打成筛子。
北海城的第一道防线已被撕开。他看着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入缺口,现代武器的威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往日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攻破的城池,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吞噬。城巷里传来零星的抵抗枪声,却很快被更密集的扫射声淹没。
“老大,东南方向发现倭国援军!”风影拿着望远镜奔来,“大约五千人,正从侧翼迂回!”
林风冷笑一声,抬手示意:“让迫击炮连就位,给他们来个‘欢迎礼’。”
片刻后,十几发迫击炮弹带着尖啸落在援军队列中,爆炸声连成一片。冲锋的倭兵被炸得人仰马翻,剩下的人在密集的机枪火力下根本无法前进,只能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午后时分,北海城的城主府升起了林风大军和大华国的旗帜。城墙上的抵抗早已停止,街道上堆满了倭兵的尸体,冲锋枪的弹壳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窗外,夕阳将北海城染成血色,而林风的大军已开始清理战场,准备迎接下一场更迅猛的进攻。现代武器的轰鸣,成了这片土地上新的主宰者。
------------------
楚都,宏德殿。
宏德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的肃杀。静安公主端坐于摄政王案后,凤目扫过阶下群臣,缓缓开口,声音清洌如冰:“前几日凌晨的宫变,诸位想必已知晓。端王妄图勾结御林军、大内侍卫里应外合,幸得两部忠心之士迷途知返,提前报信。我等将计就计,本想瓮中捉鳖,怎料为首者竟是易容替身,真正的端王早已畏罪潜逃,这场宫变,不过是他的疑兵之计。”
刘岱说道:“殿下,可曾问出端王逃至哪里?”
“那就要问问端王的同党了。来人,将李怀、潘向庭……还有穆王都带下去!”
“三姐姐!臣弟真的毫不知情啊!”穆王被侍卫架住时,挣扎着嘶吼。
“有无牵连,宗人府自会查明。”静安公主指尖叩着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往日给过你们坦白的机会,前几日本欲公审端王,凡牵扯者,必严惩不贷。端王潜逃,已是罪证确凿,与其勾结者,休想姑息!”她目光如炬,扫过面如土色的群臣,“在座未被带走的,也未必干净。若有漏网之鱼,趁早去刑部自陈,否则,休怪本宫无情!”
侍卫押着一众朝臣退下,阶下竟空了近半。剩下的人垂首敛目,大气不敢出。
“刑部尚书高进。”
高进连忙出列,躬身道:“臣在。”
“你能迷途知返,此次暂免罪责。”静安公主沉声道,“罚俸一年,即刻彻查端王叛乱案,一丝一毫都不许放过!”
“臣遵旨!”
“刘相。”
“老臣在。”
“内阁半数人涉案,李相亦在其列,暂由你主持内阁大局。”静安公主语气稍缓,“各部亦是如此,国难当头,谁若敢懈怠,以通敌论处。”
“臣等遵旨!”
刘岱忧心忡忡:“殿下,端王逃往江州,其意恐在梁王之位。楚怀名若被说动,引狼入室,江州危矣。”
静安公主唇边泛起一丝冷意:“楚怀名虽是我侄子,但若敢叛国,本宫绝不姑息。他掀不起大浪,有个好消息,今日凌晨燕州来报,倭国军队已全线撤退。”
“什么?!”
“前日还增兵十万,怎会突然退军?”
“是,殿下。”
朝臣们交头接耳,满脸惊诧。静安公主等议论稍歇,才缓缓道:“十日前,林风趁倭国北方空虚,率大华军连下四城,连北方重城北海城都已攻陷。如今倭国举国恐慌,怕是急着调兵回援,收回失地吧。”
刘岱抚须长叹:“林将军真乃不世之才!倭国为祸数百年,前朝大烈国七皇子周洪曾兵临城下,却因皇命退兵,功亏一篑。如今林将军竟能直捣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轰隆……”
南北两声巨响几乎同时炸开。南城的城门被炮弹轰开一道缺口,刀影和暗影的部队如洪流般涌入;北城的城墙被炸药撕开丈宽的豁口,杀影和弑影的士兵踩着碎石冲上城头。守城的倭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两面夹击打懵了,刚要转身迎击北面的敌人,后背便被南面射来的子弹穿透。
林风此时正立于北海城东南的一处山岗上,望着城内升起的硝烟,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知道,当双线的铁钳缓缓收紧时,这座被倭国视作北方屏障的坚城,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该我们行动了!”
“冲锋!”林风的后续部队踏着碎石冲向城墙缺口,冲锋枪的扫射在缺口处织成一道火网,将试图封堵的倭兵成片扫倒。有倭国武士挥舞长刀冲来,却连士兵的衣角都没碰到,便被迎面而来的子弹打成筛子。
北海城的第一道防线已被撕开。他看着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入缺口,现代武器的威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往日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攻破的城池,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吞噬。城巷里传来零星的抵抗枪声,却很快被更密集的扫射声淹没。
“老大,东南方向发现倭国援军!”风影拿着望远镜奔来,“大约五千人,正从侧翼迂回!”
林风冷笑一声,抬手示意:“让迫击炮连就位,给他们来个‘欢迎礼’。”
片刻后,十几发迫击炮弹带着尖啸落在援军队列中,爆炸声连成一片。冲锋的倭兵被炸得人仰马翻,剩下的人在密集的机枪火力下根本无法前进,只能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午后时分,北海城的城主府升起了林风大军和大华国的旗帜。城墙上的抵抗早已停止,街道上堆满了倭兵的尸体,冲锋枪的弹壳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窗外,夕阳将北海城染成血色,而林风的大军已开始清理战场,准备迎接下一场更迅猛的进攻。现代武器的轰鸣,成了这片土地上新的主宰者。
------------------
楚都,宏德殿。
宏德殿内檀香袅袅,却压不住空气中的肃杀。静安公主端坐于摄政王案后,凤目扫过阶下群臣,缓缓开口,声音清洌如冰:“前几日凌晨的宫变,诸位想必已知晓。端王妄图勾结御林军、大内侍卫里应外合,幸得两部忠心之士迷途知返,提前报信。我等将计就计,本想瓮中捉鳖,怎料为首者竟是易容替身,真正的端王早已畏罪潜逃,这场宫变,不过是他的疑兵之计。”
刘岱说道:“殿下,可曾问出端王逃至哪里?”
“那就要问问端王的同党了。来人,将李怀、潘向庭……还有穆王都带下去!”
“三姐姐!臣弟真的毫不知情啊!”穆王被侍卫架住时,挣扎着嘶吼。
“有无牵连,宗人府自会查明。”静安公主指尖叩着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往日给过你们坦白的机会,前几日本欲公审端王,凡牵扯者,必严惩不贷。端王潜逃,已是罪证确凿,与其勾结者,休想姑息!”她目光如炬,扫过面如土色的群臣,“在座未被带走的,也未必干净。若有漏网之鱼,趁早去刑部自陈,否则,休怪本宫无情!”
侍卫押着一众朝臣退下,阶下竟空了近半。剩下的人垂首敛目,大气不敢出。
“刑部尚书高进。”
高进连忙出列,躬身道:“臣在。”
“你能迷途知返,此次暂免罪责。”静安公主沉声道,“罚俸一年,即刻彻查端王叛乱案,一丝一毫都不许放过!”
“臣遵旨!”
“刘相。”
“老臣在。”
“内阁半数人涉案,李相亦在其列,暂由你主持内阁大局。”静安公主语气稍缓,“各部亦是如此,国难当头,谁若敢懈怠,以通敌论处。”
“臣等遵旨!”
刘岱忧心忡忡:“殿下,端王逃往江州,其意恐在梁王之位。楚怀名若被说动,引狼入室,江州危矣。”
静安公主唇边泛起一丝冷意:“楚怀名虽是我侄子,但若敢叛国,本宫绝不姑息。他掀不起大浪,有个好消息,今日凌晨燕州来报,倭国军队已全线撤退。”
“什么?!”
“前日还增兵十万,怎会突然退军?”
“是,殿下。”
朝臣们交头接耳,满脸惊诧。静安公主等议论稍歇,才缓缓道:“十日前,林风趁倭国北方空虚,率大华军连下四城,连北方重城北海城都已攻陷。如今倭国举国恐慌,怕是急着调兵回援,收回失地吧。”
刘岱抚须长叹:“林将军真乃不世之才!倭国为祸数百年,前朝大烈国七皇子周洪曾兵临城下,却因皇命退兵,功亏一篑。如今林将军竟能直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