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钟楚红,缓缓地走到沙发旁,轻轻地让她坐下。

    然后,四个人围坐在一起,继续愉快地交谈着。

    话题主要围绕着钟楚红腹中的宝宝展开,大家都对这个即将降临的小生命充满了期待和祝福。

    接着,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青霞和邓丽君的事业上。

    提到林青霞,接下来,林青霞还有一部公司计划拍摄的《白发魔女》等待着她去演绎。

    至于邓丽君,自从她来到香江与王志远共同生活后,她在事业上的投入明显减少了许多。

    除了偶尔会发行一首单曲外,她还在日本发行过唱片。

    正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时,邓丽君突然轻声咳嗽了两下。

    王志远立刻关切地问道:“君姐,你没事儿吧?”

    他知道邓丽君一直患有哮喘,而她最终也是因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而离世。

    邓丽君微微一笑:“没事儿,就是咳嗽两声,我一直有家庭医生为我定期检查呢。”

    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王志远身上,眼中流露出一丝情意。

    王志远的关心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不禁感叹自己没有选错男人。

    当夜,王志远就留宿在浅水湾了,好好地安慰林青霞和邓丽君两个。

    第二天,阳光明媚,王志远早早地来到公司,召集了公司的主要人员,准备就最近公司的发展进行一次深入的讨论。

    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王志远坐在会议桌的首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了何超琼身上。

    何超琼,作为王志远最亲近的女人,掌管着公司的置地业务,一直是王志远非常重视的压舱石。

    毕竟,在香江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拥有着中环所有的商业大厦,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王志远收购置地时,公司的市值还不到三百亿,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增长到了五百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置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置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增长缓慢了。”何超琼率先发言,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毕竟,我们是以收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产公司,租金不可能无限增长。”

    她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尽管置地在中环拥有众多商业大厦,但租金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

    “虽然,置地有些地皮,但是也有限。”何超琼继续说道,“前两年香江经济发展迅速,租金大涨,置地的收益也很高。

    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香江的经济不可能无限增长,所以置地未来还是以平稳为主……”

    王志远也知道这是香江的局限性,虽然在未来二三十年内,香江的租金还会涨,置地也一直是香江最好的公司之一。

    但是对外扩张,还有开发新的商业地产,那要看何超琼的选择了。

    随后,赵莹开始详细地汇报起最近香江的金融市场情况。

    她指出,这些年来,香江的银行业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洗牌,本土的小银行数量急剧减少,几乎已经寥寥无几。

    这些小银行在金融挤兑的冲击下纷纷倒闭,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

    然而,赵莹强调,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他们所掌管恒隆银行却成功地保存了下来,并且表现出色。

    这其中,老板的背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储户。

    王志远对赵莹所说的银行业情况也有所了解。

    他知道,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之间展开了合作,形成了新的势力格局。

    除了他收购的恒隆银行与远东银行、康年银行合并组成新的恒隆银行,成功保住了本土银行的火种外,其他银行的命运各不相同。

    例如,大新银行被港府与大马郭令灿家族控有的国浩集团达成协议,最终由国浩集团收购。

    这种收购方式使得大新银行得以继续运营,但控制权已转移到了外资手中。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港府观察到大新银行的运营状况相当良好,于是决定将那家暴雷的海外信托银行控股的工商银行转卖给大新银行。

    然而,大新银行并没有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大新银行积极地展开了与海外大型财团的合作谈判。

    终于,在 1988 年 9 月,大新银行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日本三井信托银行。

    此次合作中,三井信托银行购入了大新银行 20%的股权,紧接着,在 1990 年 8 月,日本住友保险也看中了大新银行的发展潜力,购入了大新银行 9.9%的新股。

    不仅仅是大新银行有了外资的强力支持,冯景禧所拥有的新鸿基银行也同样接受了来自阿拉伯银行的合作条件。

    据悉,阿拉伯银行以高达 7 亿港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新鸿基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香江:开局刚到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喜欢大橘为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大橘为重并收藏香江:开局刚到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