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到吉安县时,邬县令正好接待完京城来的专案组。

    此专案组是由都察院、大理寺和北镇抚司三方联合组成的。

    来的速度非常快,和之前两次的拖拉完全不一样。

    让邬县令惊喜的是,其中都察院的那位官员还是之前来过的,他当时都知道此案有更深的内情,一直想要帮助邬县令深挖。

    奈何有心无力。

    这次的专案组是大理寺牵头,且有北镇抚司坐镇,办案权限无限拉大,等同皇帝亲临。

    邬县令感动得几乎落泪。

    果然,薛韶和潘筠建议他直接把折子递送大理寺是正确的。

    邬县令刚安顿了天使,回到县衙就看到坐在堂上喝茶的潘筠等一二三四五个人,鬼和狐狸不算,她们不爱喝茶。

    潘筠歪头问道:“来的天使怎么说?”

    显然,他们已经知道有钦差大臣组成的专案组来了。

    邬县令嘴角忍不住上翘:“他们正在复核证据,确认无误就会把人证物证一并送到京城。”

    接下来的战场就不归属于他了,邬县令能做的,也就是在群臣弹劾鲁王时添砖加瓦,也写一封弹劾鲁王的折子。

    不过,三井别院尸坑案的主要案犯是鲁王长史孙昕、已经被砍头的杨稷、吉安前知府钱知孝等人。

    鲁王府勾结倭寇是小红被杀的原因,与此案是分开的两个案子。

    但不管是小红,还是潘筠,显然都不愿意就此放过鲁王。

    潘筠道:“我已经和泉州知府谈过,只要朝中弹劾鲁王,他便会紧随其上,要求朝廷详查海上截杀使团案。”

    这算是接力。

    小红道:“要是截杀使团案还是不能把鲁王绳之于法,我就自己去鲁王府逛一逛,给我自己寻找报仇的机会。”

    这个可不妥。

    邬志鸿连忙看向潘筠。

    潘筠只是冲他笑着点点头,并没有阻拦小红的意思。

    邬志鸿整个人都愁苦起来。

    这些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潘筠他们能做的也有限,也就从旁协助,看看能不能找到别的证据吧。

    比如,在专案组专注审人的时候,潘筠他们蹲在大街上不小心抓到了小贼三五个,丢到衙门里一问,嗬,就是这么巧,竟然是从兖州过来的鲁王府侍卫;

    再比如,在专案组将人犯和证据押送回京的途中,光山匪就遇到了五次,每次潘筠他们都从天而降将山匪打退,还顺手抓了不少。

    于是,押送案犯的队伍每走一段就增加一截,等他们到达京郊时,队伍已经增加三倍,囚车增加了八辆,这还是在三个人挤在一辆囚车里的情况下。

    天色渐暗,他们今晚进不了城,只能在城外的驿站住下,等明天天亮。

    不过,钦差赵大人已经提前让一个锦衣卫进京禀报。

    赵大人走到云晏身侧,问道:“云大人,你觉得我们明日能安全进城吗?”

    云晏面无表情道:“赵大人不如直接问,一直跟着我们的潘筠等人现在何处,能不能保护我们平安度过今夜。”

    赵大人不好意思的笑:“云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这一路也很辛苦,奈何敌人太多,对手太过强大……”

    “赵大人!”云晏高声打断他的话,指着前方的林子道:“你看。”

    赵大人抬头看去,就见前方林子里袅袅升起一股烟,这股烟,他眼熟得很,顿时大松一口气:“原来他们在那里面啊,我就说嘛,这一路北上京城,潘筠和薛韶都随行护送,没道理临门一脚时松懈。”

    赵大人说着说着停住,以为云晏不高兴了,连忙转移话题道:“云大人,你和潘道长应该是熟人吧?”

    云晏:“认识,但不熟。”

    赵大人半信半疑,要知道,潘筠第一次从天而降时嘴里喊的就是“云晏,我来助你!”

    那次之后,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饭,之后潘筠再“偶然”出现,嘴里喊的就是“赵大人”,“方大人”……

    这就是他半信的原因。

    半疑,自然是因为,身为大理寺官员之一,他后来知道,为薛潘平冤时,皇帝曾私下见过潘筠,当时曹吉祥和云晏跟在皇帝身边。

    也是因此,曹吉祥去了泉州之后与潘筠过从甚密,交情看上去很不错。

    既然曹吉祥一个阉人都能和潘筠关系这么好,云晏应该更好才对。

    因为在赵大人眼中,他和潘筠是同一类人。

    都是崇尚武力,不服挥剑就干。

    云晏看着林子里升腾而起的浓烟不说话。

    不多会儿,林子里就传出肉香味。

    赵大人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和驿丞沟通了一下,腾出了几间上房,又叫人准备酒菜,当即邀请云晏一同去林子里请人。

    云晏挑眉:“此前多日,赵大人都没请过他们同住。”

    赵大人笑道:“此前旅途危险,他们不明说,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剑走偏锋的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郁雨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郁雨竹并收藏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