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降价促销!

    这期间,朗维集团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15%给整个惠康连锁超市供货。

    而降低15%的价格,虽然会让朗维集团旗下的这些快消品牌减少不少利润,但香江市场只是这些快消品牌的一个小市场罢了。

    平摊到整个集团的全球业务中,这点利润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通过这次促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

    但对惠康超市而言,这15%的成本优势,结合集团拨付的专项促销资金,使得他们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尤其是百佳超市低得多的成本,发起这场为期一个月、幅度高达30%的凶猛价格战。

    这根本不是公平的竞争,而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

    马世民听到林浩然的问题,轻笑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圆窗边俯瞰着华灯初上的香江市中心。

    “老板,他肯定会跟。”马世民语气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李加诚没有选择,百佳是他零售业的重要棋子,也是和记黄埔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他一旦退缩,市场份额瞬间崩塌,供应商信心瓦解,汇沣银行与渣打银行都不敢继续借钱给他,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他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哪怕明知是饮鸩止渴。”

    林浩然点了点头,虽然他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但作为如今名震香江的商业巨亨,轻而易举地便理解了马世民所说的意思。

    马世民继续道:“我甚至能猜到他的反应,他一定会下令降幅比我们更大,试图在声势上压倒我们,同时,他会去威逼利诱他的供应商,还会内部节流,试图挤出每一分钱来打这场仗。”

    林浩然满意地点点头:“那我们下一步?”

    “下一步?”马世民微微一笑,“等他所有的挣扎都变成徒劳,等他耗尽最后一点现金流和信用的时候,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

    我们可以让一些主流媒体,适时报道一下和记黄埔可能存在的资金链压力,到时候,必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甚至是寻根问底。

    如此一来,和记黄埔的资金链问题肯定就瞒不住了,供应商会挤破头来要求提前结算,资本市场会用脚投票,股价会一泻千里。

    再加上如今地产业不景气,他们想要通过房产变现难度加大,到时候,李加诚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回天乏术了。”

    林浩然眼中露出满意的眼神,他欣赏马世民这种步步紧逼、不留余地的风格。

    虽然他知道,仅凭这几点,就想把李加诚打垮,无疑是痴人说梦,一位商界大佬,哪有那么容易就被轻易打垮?

    李加诚纵横香江几十年,历经风浪,其韧性、人脉和应变能力绝非常人可比。

    仅仅依靠零售业的价格战和舆论压力,或许能让他伤筋动骨,陷入极大的被动,但要说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让林浩然能“收获”其核心资产,确实为时尚早,也低估了“李超人”的能量。

    但是,林浩然却无须置地集团能够彻底打垮和记黄埔。

    仅仅是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再把和记黄埔的股价打下去,对林浩然而言,便足够了。

    因为,他如今可是还在暗中觊觎着和记黄埔。

    股价下跌,有利于银河证券公司以更快更低成本地去吸纳更多的和记黄埔股份。

    而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则是让对方在面临巨大现金流压力时,更容易做出一些“断臂求生”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决策。

    当李加诚陷入资金链困境的时候,摆在李加诚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抛弃和记黄埔,要么抛弃长江实业。

    而长江实业是李加诚的起家之本和家族事业的绝对核心,承载着他所有的声誉和根基。

    相比之下,和记黄埔虽然庞大,却是他后来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蛇吞象”得来的战利品,其控制力相对不如长江实业那般根深蒂固。

    当真正的危机来临,必须做出舍弃时,李加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住长江实业。

    这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命根子。

    林浩然看准的正是这一点。

    他不需要立刻摧毁李加诚的整个帝国,他只需要持续施加足够的压力,迫使李加诚在“长子”长江实业和“次子”和记黄埔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到了那个时候,手握大量现金、且早已对和记黄埔优质港口、地产和零售资产垂涎已久的林浩然,就可以从一个被动打压的对手,转变为一个“雪中送炭”的潜在“救星”或者“强势的收购者”。

    原本,因为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足足40%股份的原因,让他并没有对和记黄埔产生任何的收购念头。

    可这几个月时间里,李加诚的做法,的确惹怒了林浩然。

    即便对方是香江华商前辈,可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到自己的对立面,甚至联合英资试图组建“倒林联盟”,这已经触及了林浩然的底线。

    商场如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柠檬炒辣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柠檬炒辣椒并收藏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