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水猿拜师,心降百魔(2/3)
站在府外边,正是思量间,忽见府门而来,有一高僧模样之人走出。
水猿大圣一惊,往后倒退数步。
那走出的真见伸手轻轻一点,有佛光自虚而生,托举其身,不教其倒,笑道:“你可是来访道?”
水猿大圣拜礼说道:“正是,正是。大师,我正是来访道的,但不知我可能入内?”
真见笑道:“我家大师兄正在瑶台等候于你,你自是可入内,我大师兄可是言说,此方来者不俗。”
水猿大圣急是道:“不敢当,不敢当。”
真见遂是引道,要教水猿大圣走入。
水猿大圣跟随真见走入府中,一路所过,见着府中景象,教他心中升起肃穆,不敢有半点失礼之处。
少顷间,二人行至瑶台之中。
水猿大圣望向瑶台,瞧着那班中有熟人,孙悟空,左良那等皆是熟人,本想着上前与之打个招呼,可一瞧见高台真人所在,他不敢过去,只得走到里边,跪伏在地,朝其叩首不计其数。
他说道:“南瞻部洲淮河猿猴,拜见真人!多年不见,真人可还记着我。”
真人拂袖一招,有微风而过,将水猿大圣扶起,他笑道:“水猿大圣,我如何能不记着你。”
水猿大圣慌了神,说道:“真人面前,不敢称大圣二字。”
真人摇了摇头,说道:“不须这般紧张。水猿大圣,你今所来,为之何事,可与我讲说。”
水猿大圣犹犹豫豫,一时之间,不知该怎样与真人言说,他是来访道拜师的。
真人笑意盈盈,未有急切,于高台坐着,等候水猿大圣开口。
许久之后,水猿大圣再是跪伏于地,说道:“真人!我今日冒昧谒见,乃为求道之故,我愿拜真人门下,乞蒙恩允。昔我常逞凶淮泗,兴涛作浪,肆虐生灵,罪愆深重。幸蒙真人七纵七擒,愚顽得化,幡然知悔。后承真人之命,镇守淮水,安澜定波,若四方水患骤起,我必现身救护苍生,平弭灾厄。自贞观以降,迄宣和之世,凡四百余载,兢兢业业,未尝怠忽,亦不敢忘当年之约。今闻真人开府弘道,有法旨曾言,有缘者皆可前来。故我敢竭微诚,叩请真人收录门下。我定当潜心修习,恪遵教诲,以报真人之德。”
真人动容,说道:“我见你身有神光,即知你造福一方,罪孽早已抵消,今有功在身。昔我开府曾言,有缘者,可见三星引路,无心者,纵临洞门难窥。你今能至此处,足以见与我有缘法,既你愿拜我为师,我自当收你入门下,但你可要思虑完毕,你本事不俗,若是入我门下,却有些屈才。”
水猿大圣叩首说道:“弟子愿拜入真人门下!”
真人说道:“果真?”
水猿大圣说道:“绝不有悔!”
真人说道:“既如此,我便收你作弟子,常闻你水猿大圣名号,不知你本来面目,你可有个姓,可有个名?”
水猿大圣摇头,说道:“未有姓名,盖因乃是水上猿猴,故得水猿大圣名号。”
真人沉思少许,说道:“你与悟空师弟,皆是个猿猴模样,皆似那食松果的猢狲,与你身上取个姓氏,不若便如悟空师弟那般,与你个‘孙’,如何?”
水猿大圣大喜过望,应承下来。
真人笑道:“既你应下,有姓不可无名,我与你个法号为名。但我门下有十四字辈,乃是‘正心合礼存诚善,至静德方利永贞’,到你乃是‘心’字辈,但还须一字。”
说罢。
真人细细观望水猿大圣许久,忽是问道:“昔年我曾在淮河中教导你一二修行,你可还记得?”
水猿大圣说道:“自不敢忘。”
真人说道:“你且说一句,教我听得。”
水猿大圣答道:“真人曾与我言,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真人笑道:“你却记得。既如此,法号我与你一降字,望你降伏百魔,克制百念。你便作个心降,你觉如何?”
水猿大圣喜笑颜开,应得此法号。
孙悟空在旁观望,心中感慨万分,恍恍惚惚,他似回到他漂洋过海,行至灵台方寸山时。
真人将水猿大圣收入门下,便是言说府中有不少俗事,教其日日去完成,并未言说教导之事,便是离去瑶台,朝静室而去。
瑶台之中,一众瞧着真人离去,孙悟空等人即是围住了水猿大圣。
孙悟空笑道:“你这厮,竟是前来拜师了,教老孙甚是惊奇。”
水猿大圣朝孙悟空拜礼,说道:“师叔。”
孙悟空扯住水猿大圣,说道:“你我相识已久,说甚师叔的。”
水猿大圣说道:“师叔便是师叔,辈分不可乱了。”
孙悟空抓耳挠腮,说道:“何故如此。”
水猿大圣笑道:“师叔。师父方才与我法号‘心降’,是以降伏百魔,克制百念,我可不该犯了戒律。故辈分不可乱。”
孙悟空说道:“罢,罢,罢。老孙不强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猿大圣一惊,往后倒退数步。
那走出的真见伸手轻轻一点,有佛光自虚而生,托举其身,不教其倒,笑道:“你可是来访道?”
水猿大圣拜礼说道:“正是,正是。大师,我正是来访道的,但不知我可能入内?”
真见笑道:“我家大师兄正在瑶台等候于你,你自是可入内,我大师兄可是言说,此方来者不俗。”
水猿大圣急是道:“不敢当,不敢当。”
真见遂是引道,要教水猿大圣走入。
水猿大圣跟随真见走入府中,一路所过,见着府中景象,教他心中升起肃穆,不敢有半点失礼之处。
少顷间,二人行至瑶台之中。
水猿大圣望向瑶台,瞧着那班中有熟人,孙悟空,左良那等皆是熟人,本想着上前与之打个招呼,可一瞧见高台真人所在,他不敢过去,只得走到里边,跪伏在地,朝其叩首不计其数。
他说道:“南瞻部洲淮河猿猴,拜见真人!多年不见,真人可还记着我。”
真人拂袖一招,有微风而过,将水猿大圣扶起,他笑道:“水猿大圣,我如何能不记着你。”
水猿大圣慌了神,说道:“真人面前,不敢称大圣二字。”
真人摇了摇头,说道:“不须这般紧张。水猿大圣,你今所来,为之何事,可与我讲说。”
水猿大圣犹犹豫豫,一时之间,不知该怎样与真人言说,他是来访道拜师的。
真人笑意盈盈,未有急切,于高台坐着,等候水猿大圣开口。
许久之后,水猿大圣再是跪伏于地,说道:“真人!我今日冒昧谒见,乃为求道之故,我愿拜真人门下,乞蒙恩允。昔我常逞凶淮泗,兴涛作浪,肆虐生灵,罪愆深重。幸蒙真人七纵七擒,愚顽得化,幡然知悔。后承真人之命,镇守淮水,安澜定波,若四方水患骤起,我必现身救护苍生,平弭灾厄。自贞观以降,迄宣和之世,凡四百余载,兢兢业业,未尝怠忽,亦不敢忘当年之约。今闻真人开府弘道,有法旨曾言,有缘者皆可前来。故我敢竭微诚,叩请真人收录门下。我定当潜心修习,恪遵教诲,以报真人之德。”
真人动容,说道:“我见你身有神光,即知你造福一方,罪孽早已抵消,今有功在身。昔我开府曾言,有缘者,可见三星引路,无心者,纵临洞门难窥。你今能至此处,足以见与我有缘法,既你愿拜我为师,我自当收你入门下,但你可要思虑完毕,你本事不俗,若是入我门下,却有些屈才。”
水猿大圣叩首说道:“弟子愿拜入真人门下!”
真人说道:“果真?”
水猿大圣说道:“绝不有悔!”
真人说道:“既如此,我便收你作弟子,常闻你水猿大圣名号,不知你本来面目,你可有个姓,可有个名?”
水猿大圣摇头,说道:“未有姓名,盖因乃是水上猿猴,故得水猿大圣名号。”
真人沉思少许,说道:“你与悟空师弟,皆是个猿猴模样,皆似那食松果的猢狲,与你身上取个姓氏,不若便如悟空师弟那般,与你个‘孙’,如何?”
水猿大圣大喜过望,应承下来。
真人笑道:“既你应下,有姓不可无名,我与你个法号为名。但我门下有十四字辈,乃是‘正心合礼存诚善,至静德方利永贞’,到你乃是‘心’字辈,但还须一字。”
说罢。
真人细细观望水猿大圣许久,忽是问道:“昔年我曾在淮河中教导你一二修行,你可还记得?”
水猿大圣说道:“自不敢忘。”
真人说道:“你且说一句,教我听得。”
水猿大圣答道:“真人曾与我言,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真人笑道:“你却记得。既如此,法号我与你一降字,望你降伏百魔,克制百念。你便作个心降,你觉如何?”
水猿大圣喜笑颜开,应得此法号。
孙悟空在旁观望,心中感慨万分,恍恍惚惚,他似回到他漂洋过海,行至灵台方寸山时。
真人将水猿大圣收入门下,便是言说府中有不少俗事,教其日日去完成,并未言说教导之事,便是离去瑶台,朝静室而去。
瑶台之中,一众瞧着真人离去,孙悟空等人即是围住了水猿大圣。
孙悟空笑道:“你这厮,竟是前来拜师了,教老孙甚是惊奇。”
水猿大圣朝孙悟空拜礼,说道:“师叔。”
孙悟空扯住水猿大圣,说道:“你我相识已久,说甚师叔的。”
水猿大圣说道:“师叔便是师叔,辈分不可乱了。”
孙悟空抓耳挠腮,说道:“何故如此。”
水猿大圣笑道:“师叔。师父方才与我法号‘心降’,是以降伏百魔,克制百念,我可不该犯了戒律。故辈分不可乱。”
孙悟空说道:“罢,罢,罢。老孙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