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兵溃走之际,遭受了更高效率的杀伤。
羌骑脱离战斗后,急于增援的徐晃、张辽二部骑士调头北上,又与赵云一起追逐、践踏溃逃羌兵。
战况激烈,以至于来不及收降。
赵基拿出酒囊小口慢饮补充体力时,徐晃、张辽也都下马,来到临时围出的空地。
两人上前,拱手:“大司马。”
赵云就站在边上,这个时候也上前拱手:“大司马。”
“时间紧迫,西侧敌众暂时肃清。”
赵基将酒囊抛给徐晃,指着西南方向:“匈奴人难以支撑太久,不到休说是天亮,乐观估计,他们也就支撑到二更时分。我们还剩下大约三个时辰,想要击溃鲜卑主力,就不能留手,可更要警惕、遮蔽西面的敌众,以便大军能全力猛攻。”
赵云这时候开口:“末将行军时,肤施城北鲜卑骑士不下万人,养精蓄锐未作调动,不可大意。”
徐晃将嘴里含着的冰凉酒液咽下,酒囊转手递给赵云就说:“大司马,给末将三千人,末将阻截这支鲜卑万骑。”
“我没有多余兵力给你,也就收容的伤员也都能给你。”
赵基看着徐晃:“你本部河东骑士依旧归你,子夜以前,你要拖住这万骑主力。”
“喏。”
徐晃拱手,他本部步骑车兵六千人,扣掉折损,以及补充的伤兵,足以建立一道相对坚固的防御战线。
赵云将酒囊转给张辽,主动请命:“大司马,末将愿督本部骑士接应公明都督。”
“如此我就放心了。”
赵基看向张辽:“那子龙所领步兵交割给文远,文远整备队伍后,为我左翼。”
“喏!”
张辽拱手应下,时间紧迫,赵基快步走向自己的战马,就见战马已站立不稳,腿脚有伤。
一名百人骑督牵马上前:“大司马,可用这匹宝马。”
赵基去看,是气喘吁吁的裴豹,再看看裴豹牵着的绝影,就说:“你要建功,怎么能没有好马?中军还有备用马。”
“是。”
裴豹也不坚持,看着赵基翻身骑乘一匹铁骑士牵来的马,当即铁骑士簇拥赵基向中军阵地移动。
附近聚集的步骑军队快速分流,徐晃引着本部先行,赵云分割军队后,带着骑兵护卫伤兵雪橇队跟随在徐晃之后。
张辽也引着本部,纠集赵云分割的步兵,整队之后搜集一些箭矢、备用武器后也就向东北方向推进。
中军阵地,第三支铁骑百人队上前接替,第一、第二铁骑队则合编。
赵基换乘马匹,见构建防线的雪橇、战车重新套马,而东北方向敢死兵集结后还在与鲜卑突骑混战。
就对面前十几名背插负羽的信使说:“正面敌群已被肃清,鲜卑国主的头颅就在那里!传我军令,全军突击!”
“喏!”
信使一分为二向左右而走,扬鞭策马,高呼不绝:“大司马令,全军突击!”
“大司马令,全军突击!”
信使呼喊声中,中军各阵纷纷开拔,努力维持着前进速度与秩序。
北面大约十里处,此刻溃逃返回的鲜卑贵族陆续来到魁头面前,垂头丧气。
魁头眉头紧皱,恼恨不已。
他的前锋督兵大将竟然败的这么快,让他感到恼怒不是战败,而是这个蠢货竟然采用了环形箭阵。
这是对付羌人、匈奴人的战术,偶尔来打汉边军也是可以的。
可正面的是统合秦晋之地的汉军大司马,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强弓硬弩。
最关键的是那位大司马最为善射,所部士兵积极研究射术。
之前斥候交锋时他就已经获知了相关的战报,可那个蠢货依旧采用了环形箭阵去跟汉军消耗。
也不知这个蠢货如今是死是活,最好是死了,否则活着回来,必让他生不如死!
“国主,汉军正往此处杀来!”
一名刚撤回来的贵族高声呼喊,魁头思绪转换,扭头问身边相国:“后军还有多久能到?”
“刚传令去,还需要时间集结。”
相国立刻提醒说:“必须挡住汉军,否则后军会生变。”
魁头点头,努嘴眯眼衡量得失,就说:“相国统御左翼四千骑,务必坚持到后军抵达。”
“是。”
这位高龄相国当即应下,去看相应的贵族、首领,十几个人向他聚集,一起快步离去,翻身上马去统御左翼部众。
依旧还有鲜卑贵族溃逃归来,左翼四千余骑也开始冲锋。
魁头又问左右:“回纥豆怎么还不出兵?”
“我去督促他!”
一个与回纥豆有亲戚关系的贵族站起来,俯身行礼:“这种时候,汉军击败王庭,也会掐断他的退路,他会出兵的。”
“好,告诉他,如果他能摘下那位汉大司马的头颅,我就让他当西部大人,统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羌骑脱离战斗后,急于增援的徐晃、张辽二部骑士调头北上,又与赵云一起追逐、践踏溃逃羌兵。
战况激烈,以至于来不及收降。
赵基拿出酒囊小口慢饮补充体力时,徐晃、张辽也都下马,来到临时围出的空地。
两人上前,拱手:“大司马。”
赵云就站在边上,这个时候也上前拱手:“大司马。”
“时间紧迫,西侧敌众暂时肃清。”
赵基将酒囊抛给徐晃,指着西南方向:“匈奴人难以支撑太久,不到休说是天亮,乐观估计,他们也就支撑到二更时分。我们还剩下大约三个时辰,想要击溃鲜卑主力,就不能留手,可更要警惕、遮蔽西面的敌众,以便大军能全力猛攻。”
赵云这时候开口:“末将行军时,肤施城北鲜卑骑士不下万人,养精蓄锐未作调动,不可大意。”
徐晃将嘴里含着的冰凉酒液咽下,酒囊转手递给赵云就说:“大司马,给末将三千人,末将阻截这支鲜卑万骑。”
“我没有多余兵力给你,也就收容的伤员也都能给你。”
赵基看着徐晃:“你本部河东骑士依旧归你,子夜以前,你要拖住这万骑主力。”
“喏。”
徐晃拱手,他本部步骑车兵六千人,扣掉折损,以及补充的伤兵,足以建立一道相对坚固的防御战线。
赵云将酒囊转给张辽,主动请命:“大司马,末将愿督本部骑士接应公明都督。”
“如此我就放心了。”
赵基看向张辽:“那子龙所领步兵交割给文远,文远整备队伍后,为我左翼。”
“喏!”
张辽拱手应下,时间紧迫,赵基快步走向自己的战马,就见战马已站立不稳,腿脚有伤。
一名百人骑督牵马上前:“大司马,可用这匹宝马。”
赵基去看,是气喘吁吁的裴豹,再看看裴豹牵着的绝影,就说:“你要建功,怎么能没有好马?中军还有备用马。”
“是。”
裴豹也不坚持,看着赵基翻身骑乘一匹铁骑士牵来的马,当即铁骑士簇拥赵基向中军阵地移动。
附近聚集的步骑军队快速分流,徐晃引着本部先行,赵云分割军队后,带着骑兵护卫伤兵雪橇队跟随在徐晃之后。
张辽也引着本部,纠集赵云分割的步兵,整队之后搜集一些箭矢、备用武器后也就向东北方向推进。
中军阵地,第三支铁骑百人队上前接替,第一、第二铁骑队则合编。
赵基换乘马匹,见构建防线的雪橇、战车重新套马,而东北方向敢死兵集结后还在与鲜卑突骑混战。
就对面前十几名背插负羽的信使说:“正面敌群已被肃清,鲜卑国主的头颅就在那里!传我军令,全军突击!”
“喏!”
信使一分为二向左右而走,扬鞭策马,高呼不绝:“大司马令,全军突击!”
“大司马令,全军突击!”
信使呼喊声中,中军各阵纷纷开拔,努力维持着前进速度与秩序。
北面大约十里处,此刻溃逃返回的鲜卑贵族陆续来到魁头面前,垂头丧气。
魁头眉头紧皱,恼恨不已。
他的前锋督兵大将竟然败的这么快,让他感到恼怒不是战败,而是这个蠢货竟然采用了环形箭阵。
这是对付羌人、匈奴人的战术,偶尔来打汉边军也是可以的。
可正面的是统合秦晋之地的汉军大司马,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强弓硬弩。
最关键的是那位大司马最为善射,所部士兵积极研究射术。
之前斥候交锋时他就已经获知了相关的战报,可那个蠢货依旧采用了环形箭阵去跟汉军消耗。
也不知这个蠢货如今是死是活,最好是死了,否则活着回来,必让他生不如死!
“国主,汉军正往此处杀来!”
一名刚撤回来的贵族高声呼喊,魁头思绪转换,扭头问身边相国:“后军还有多久能到?”
“刚传令去,还需要时间集结。”
相国立刻提醒说:“必须挡住汉军,否则后军会生变。”
魁头点头,努嘴眯眼衡量得失,就说:“相国统御左翼四千骑,务必坚持到后军抵达。”
“是。”
这位高龄相国当即应下,去看相应的贵族、首领,十几个人向他聚集,一起快步离去,翻身上马去统御左翼部众。
依旧还有鲜卑贵族溃逃归来,左翼四千余骑也开始冲锋。
魁头又问左右:“回纥豆怎么还不出兵?”
“我去督促他!”
一个与回纥豆有亲戚关系的贵族站起来,俯身行礼:“这种时候,汉军击败王庭,也会掐断他的退路,他会出兵的。”
“好,告诉他,如果他能摘下那位汉大司马的头颅,我就让他当西部大人,统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