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东将军府的汇总性会议,原本计划是两日的,但因为曹昂有意讲一些话,好让参会群体引发思考,故而又延长了一日。

    这样一场涉及面广的会议,让与会众人开下来是极为疲惫的,但同时也是收获颇丰的。

    因为这场会议,使得他们对征东将军府有了更全面认识,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战争有了不同的看法。

    战争的确是消耗极大的,可如果说在某些特殊的处境或时局下,有意识的去做些什么,这是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国虽大好战必亡。

    国虽大忘战必危!

    这也是曹昂想通过这种方式,传达给麾下的观点之一。

    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都是要辩证着去看待的,不能说事情还没有明确时,就先入为主的去下定论。

    “孔明找某是有什么事吗?”

    内院,书房内。

    曹昂将沏好茶的茶盏,递到诸葛亮的跟前,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诸葛亮伸手接过,眉宇间透有复杂之色。

    诸葛亮的神态变化,曹昂是尽收眼底的,但他却没有多说别的。

    在此前的会议中,诸葛亮是讲明了军屯、军工、船舶的诸项事宜,针对军屯规模,人口,附属产业,军工,船舶等各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在各州郡国县的情况,与接手时比起来,整体是有极为显着的改变及提升。

    也是这样,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最初诸葛亮接管这摊子事宜,其实是有质疑和议论的,毕竟诸葛亮太过年轻了,哪怕其在荆南,在荆北出乱时有不俗表现,但这并不代表其就一定能扛起这份重担。

    军屯、军工、船舶这三大方面,都是征东将军府极为重要的事宜,且它们涉及到的不是一州之地,而是四州之地。

    如果这些事宜,到诸葛亮手里没有做好,甚至出现了倒退,这对征东将军府,对四州之地,甚至是军队都会有极大影响的。

    诸葛亮虽然知晓这些,但对此并没有说什么,他用了实际行动来作为有力反击。

    “亮这次来见公子,是要钱粮的。”

    诸葛亮将茶盏放下,表情正色的看向曹昂,“军屯学被公子列为机密,所以在前几日的会议中,亮没有谈及丝毫。”

    “在过去这半年多,军屯学在原有基础上又增扩不少,并开设了冶炼、船舶、术算等一众新学科。”

    “军屯学推行的是全免政策,所以原有配额不足以支撑今下的体量,亮希望公子能多追加些配额。”

    该来的终是要来啊。

    曹昂心中暗叹一声,暗中发展军屯学,这是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涉及军屯学的开支会不断增加。

    没办法。

    对于底层黎庶子弟而言,想要启蒙接受教育,是一件极为困难且奢侈的事情。

    如果想要摆脱士族阀阅、豪族郡强等特权群体的掣肘,曹昂必须要从根子上去解决才行,那就是扩大受教育群体规模。

    军屯学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前提是要解决受教育群体的后顾之忧,曹昂其实能做的很少,即免除他们的受教育开支,管两顿饭,对其中表现优异的,进行一定的奖励赏赐,这样才能叫军屯学运转起来。

    “需要多少?”

    在沉默刹那后,曹昂开口道。

    “至少一倍。”

    诸葛亮将事先准备好的文书拿出,递到了曹昂的面前,“且从明年底开始,这个配额每年要保持一定增幅,如此方能确保军屯学的良性运转。”

    曹昂接过文书,翻开细阅。

    通过文书上的各项详细开支,曹昂知道诸葛亮是完美主义者,再细微的数值,他都要计算的清清楚楚。

    “眼下征东将军府拨付不了这笔开支。”

    过了很久,曹昂将文书合上,讲出让诸葛亮不愿听到的话,“为了水利及驰道建设,在过去半年多时间,征东将军府对外颁售了数批特别债券,好在有前线不时传回的战报,才得以将这些债券悉数卖出。”

    “而征东将军府的各项事宜,需要开支的份额都很大,针对这些开支,阎公他们争吵过不知多少次,这个时候要挤出一笔开支,且不能对他们明确用途,这肯定是会吵翻天的。”

    “可军屯学不能拖!”

    诸葛亮眉头微蹙道:“当初公子说过,亮接手军师左将军的这些事宜,是会全力支持亮的。”

    上钩了。

    见诸葛亮如此,曹昂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

    对诸葛亮,曹昂向来以静制动,没办法,诸葛丞相的威名别人不知,他却是很清楚的。

    想要改变诸葛亮的想法,使得其能融入到曹氏这个群体中,其难度是不亚于改变荀彧的想法的。

    汉室的深入人心,对一些人是很难改变的。

    可即便是再难,曹昂也必须要去做。

    曹氏取代刘氏,问鼎这个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的父亲是曹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剑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剑客并收藏我的父亲是曹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