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综合专项科科学考察队队长李旭扬带领队员们在罗斯冰架与罗斯海结束了整整八天的昼夜二十四小时三班作业科考。

    此次一个多星期的专项罗斯冰架与罗斯海交汇处所隐藏的许多远古印记按照科考计划大纲要求已经获得了不少新的发现,获得了不少珍贵稀缺的科考实物样本及远古古生物菌种等等,尤其是发现了一些白色的各种海洋生物活体样本。

    科考路迢迢,探索无止境。

    智慧显神通,冰洞诉蓝幽。

    一月十九号子夜23:32,“东方红极地二十号”科考船的甲板上,李旭扬队长仰头望着漫天极昼下的光亮。

    罗斯海上空的宽宽的紫蓝色的云带像一条璀璨的绸缎,横跨天际。

    八天的三班作业让他的休息时间每天只有六、七个小时,为此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此刻,他的目光却异常明亮。

    “队长,样本舱整理完毕。”

    年轻的科考队员王磊小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记录本,

    “所有的远古菌种和海洋生物样本都按照您的要求分类保存好了。”

    李旭扬接过记录本,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

    这八天里,他们团队在罗斯冰架与罗斯海交汇处昼夜不停地工作,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终于揭开了这片神秘海域的一角面纱。那些隐藏在冰层下的远古印记,如同地球记忆的碎片,正一点点被他们发现一些并拼凑起来。

    “通知全体队员,明早六点收队返航。”

    李旭扬的声音有些沙哑,但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这次收获大大超出了预期计划,特别是那些白色海洋生物活体样本,可能是从未被发现的新物种。”

    王磊点点头,转身离去时,李旭扬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泛着蓝色光亮的海洋。海面上漂浮着碎裂的浮冰,在明日朗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当钻探设备穿透冰层,露出下方那片从未被阳光照射过的幽蓝水域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看哪,在那下面有一些东西在发光。”当时负责摄像的张敏颤抖着声音说,镜头里捕捉到了一团团微弱的蓝光,像是深海中的星辰。

    “继续下探钻取。”

    李旭扬当时只说了这六个字。

    现在,那些蓝光中的秘密已经被部分揭开。他们在冰洞深处发现了活跃的生态系统,包括几种从未记录过的白色海洋生物。更令人振奋的是,那些从远古沉积物中提取的菌种,可能蕴含着解开地球气候变化之谜的关键。

    “李队长…”

    年轻的地质学家赵明急匆匆地跑来,手里举着一块刚刚从冰芯中取出的样本,

    “您得看看这个,…”

    李旭扬接过那块晶莹剔透的冰芯样本,透过灯光能看到其中包裹着微小的气泡和不明物质。赵明的眼睛闪闪发亮:

    “这可能是十万年前的大气样本,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气泡,了解当时的气候条件。”

    “太好了。”

    李旭扬拍了拍赵明的肩膀,

    “把所有样本都再仔细认真检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夜更深了,科考船上各个工作舱依然灯火通明。李旭扬缓步走过走廊,透过各个实验室的窗户,看到队员们专注工作的背影。有的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样本,有的在分析冰芯数据,有的则在整理海底摄影资料。

    在生物实验室,张敏正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培养皿中的环境参数。那些从深海采集的白色生物样本在特殊的营养液中缓慢蠕动,透明的身体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梦幻般的结构。

    “队长,这些生命体们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

    张敏轻声解释,

    “我们尝试模拟不同深度的水压和温度,这些生物展现试模拟不同深度的水压和温度转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

    李旭扬注视着这些奇异的生物,思绪万千。在这片人类几乎未曾涉足的南极海域,生命以如此独特的方式存在着,它们或许见证了地球气候的多次巨变,承载着远古时代的秘密。

    “队长,您该休息了。”

    王磊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过来,”您已经连续工作超过十六个小时了。”

    李旭扬摇摇头,看了看手表:

    “还有两小时天亮,趁这段时间我再去数据中心核对一遍所有采集点的坐标和数据。”

    他走向主数据中心,推开厚重的隔音门,里面只有计算机运转的轻微嗡鸣。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罗斯海区域的3d地形图,标注着各个科考作业点的位置和采集数据。

    李旭扬调出最后一天钻探的剖面图,那是他们发现最丰富样本的区域。冰层下方大约五百米处,存在一个巨大的空腔,里面充满了液态水和活跃的生物群落。更深处,古老的沉积层保存着地球历史的珍贵记录。

    \"这些数据..”

    李旭扬喃喃自语,

    “将改写我们对南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山野漫游者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野漫游者龙并收藏走向深蓝(幻想小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