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
糜竺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林瑜是谁,确定不认识这个人后疲惫的挥手道:“找个理由打发了吧,今天不想见客。”
他现在可是当朝国公兼掌管全国财政的户部尚书,每天过来拜访的人数不胜数,不可能每个都认识,也不可能每个都要见。
况且他今天跟刘备收了一天的水稻,累的腰酸背痛的实在没心思再应酬了,便想推辞掉早点吃饭休息。
谁料门房却说道:“怕是不行啊,林瑜拿着张休公子的拜帖,说有要事必须当面跟您汇报。”
糜竺叹息道:“既是张休举荐的就不能推脱了,让他在大厅等候,我换件衣服就来。”
张休可是张昭的次子,别人的拜帖可以不理,但张昭的面子不能不给。
人情社会嘛!
糜竺回房换好衣服赶去大厅,刚进门就看见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厅中等待。
青年也看见了他,连忙起身小跑上前,躬身行礼道:“草民林瑜拜见越国公。”
糜竺盯着青年打量许久,确定不认识之后问道:“老夫今天有些疲惫,咱们就长话短说直奔主题吧,你找老夫所谓何事?”
林瑜没有回答而是偷偷瞥了眼带他进来的门房,糜竺看到了他的小动作挥手说道:“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林瑜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糜竺拆开一看脸色大变,连忙吩咐门房道:“去门外守着,所有人不准靠近。”
等门房行礼告退之后糜竺才盯着林瑜问道:“你是陈瑜贤侄?”
书信是陈皮亲手书写的,糜竺跟陈皮可是老相识,甚至算是光屁股长大的发小,对陈皮的字迹非常熟悉。
只是他离家太久,当年离开徐州的时候陈瑜还穿开裆裤呢,因此不认识这位侄子也在情理之中。
陈瑜再次躬身拜道:“小侄陈瑜拜见糜叔,小侄此番前来也是迫不得已,如今骆统率领侦缉队在徐州胡作非为,徐州百姓深受其害已不堪其扰,所以小侄斗胆前来,请陛下挥师北伐解救徐州百姓,届时我陈家愿为陛下先驱,为陛下收复徐州尽一份力。”
混迹政坛多年的糜竺自然听得出他的潜台词,该死的陈家这是准备再次背主,叛魏降汉了。
不过这是好事,陈家毕竟是徐州第一大族,若能投靠过来,北伐的时候定能为朝廷收复徐州提供不少助力,再不济也能帮助朝廷迅速稳定徐州,不至于因徐州内乱而消耗朝廷的精力。
至于陈家会不会假意降汉或者降汉再叛,糜竺倒不是很担心,因为现在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的刘备了,陈家再敢反叛,刘备就算无法收复徐州也能收拾掉他陈家。
想到这里糜竺当机立断道:“此事关乎甚大老夫无法做主,你随老夫去见陛下。”
说完拉着陈瑜就走,并朝见他出门主动迎上来的门房说道:“去请丞相立刻进宫面圣,就说有要事商议,十万火急。”
这事他做不了主也给不了解决方案,必须请刘备和诸葛亮共同商议决定。
糜竺乘车很快返回皇宫,走进宫门惊讶发现,刘备正坐在小马扎上悠闲喝茶,三傻则悲催的给稻谷翻个,将原本贴紧地面的那面翻过来晾晒。
糜竺先朝太子刘禅抱拳致意,然后命陈瑜待在原地快步向刘备走去。
陈瑜则看着地上稻谷满脸错愕,错愕的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不是这还是皇宫吗,谁家好人在皇宫里晒稻谷啊?
与此同时,见糜竺过来刘备诧异道:“糜爱卿怎么又回来了,那位年轻人是谁?”
糜竺凑到他耳边低声解释,刘备闻言脸上的笑容逐渐僵住,最后思忖片刻连忙起身道:“随我去书房谈。”
糜竺连忙招呼陈瑜跟上,正在忙碌的三傻同样起身跟随,刘备本想让他们三人继续干活别凑热闹,想了想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么大的事情关兴肯定是要参与的,至于刘禅张苞,关兴知道了他俩自然也就知道了,指望关兴在他俩面前保密根本不可能。
况且刘禅跟张苞也该参与国事了,就算提供不了建议也可以多听多看多学习嘛!
几人很快进入书房,刘备命三傻关上房门,这才盯着陈瑜问道:“你是徐州陈家子侄?”
陈瑜连忙行礼自报家门,并详细介绍徐州目前的现状,包括江南商品在徐州的销售情况,小说报纸在徐州的传播情况以及徐州刺史吕虔,侦缉队统领骆统针对这些情况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事无巨细的将能说的全说了。
刘备听完便在房中踱步沉思,关兴同样盯着陈瑜的背影陷入沉思。
汉魏尚未开战陈家便迫不及待的投靠过来说明什么,说明中原士族对曹魏能否扛住刘备根本没有信心。
至于曹魏颁布的《临时税法》,虽然有点狠毒但还不至于让士族这么快背叛,要知道士族之所以能成为士族,除掌控资源之外还要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战略眼光,不可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更不可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竺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林瑜是谁,确定不认识这个人后疲惫的挥手道:“找个理由打发了吧,今天不想见客。”
他现在可是当朝国公兼掌管全国财政的户部尚书,每天过来拜访的人数不胜数,不可能每个都认识,也不可能每个都要见。
况且他今天跟刘备收了一天的水稻,累的腰酸背痛的实在没心思再应酬了,便想推辞掉早点吃饭休息。
谁料门房却说道:“怕是不行啊,林瑜拿着张休公子的拜帖,说有要事必须当面跟您汇报。”
糜竺叹息道:“既是张休举荐的就不能推脱了,让他在大厅等候,我换件衣服就来。”
张休可是张昭的次子,别人的拜帖可以不理,但张昭的面子不能不给。
人情社会嘛!
糜竺回房换好衣服赶去大厅,刚进门就看见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厅中等待。
青年也看见了他,连忙起身小跑上前,躬身行礼道:“草民林瑜拜见越国公。”
糜竺盯着青年打量许久,确定不认识之后问道:“老夫今天有些疲惫,咱们就长话短说直奔主题吧,你找老夫所谓何事?”
林瑜没有回答而是偷偷瞥了眼带他进来的门房,糜竺看到了他的小动作挥手说道:“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林瑜这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糜竺拆开一看脸色大变,连忙吩咐门房道:“去门外守着,所有人不准靠近。”
等门房行礼告退之后糜竺才盯着林瑜问道:“你是陈瑜贤侄?”
书信是陈皮亲手书写的,糜竺跟陈皮可是老相识,甚至算是光屁股长大的发小,对陈皮的字迹非常熟悉。
只是他离家太久,当年离开徐州的时候陈瑜还穿开裆裤呢,因此不认识这位侄子也在情理之中。
陈瑜再次躬身拜道:“小侄陈瑜拜见糜叔,小侄此番前来也是迫不得已,如今骆统率领侦缉队在徐州胡作非为,徐州百姓深受其害已不堪其扰,所以小侄斗胆前来,请陛下挥师北伐解救徐州百姓,届时我陈家愿为陛下先驱,为陛下收复徐州尽一份力。”
混迹政坛多年的糜竺自然听得出他的潜台词,该死的陈家这是准备再次背主,叛魏降汉了。
不过这是好事,陈家毕竟是徐州第一大族,若能投靠过来,北伐的时候定能为朝廷收复徐州提供不少助力,再不济也能帮助朝廷迅速稳定徐州,不至于因徐州内乱而消耗朝廷的精力。
至于陈家会不会假意降汉或者降汉再叛,糜竺倒不是很担心,因为现在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的刘备了,陈家再敢反叛,刘备就算无法收复徐州也能收拾掉他陈家。
想到这里糜竺当机立断道:“此事关乎甚大老夫无法做主,你随老夫去见陛下。”
说完拉着陈瑜就走,并朝见他出门主动迎上来的门房说道:“去请丞相立刻进宫面圣,就说有要事商议,十万火急。”
这事他做不了主也给不了解决方案,必须请刘备和诸葛亮共同商议决定。
糜竺乘车很快返回皇宫,走进宫门惊讶发现,刘备正坐在小马扎上悠闲喝茶,三傻则悲催的给稻谷翻个,将原本贴紧地面的那面翻过来晾晒。
糜竺先朝太子刘禅抱拳致意,然后命陈瑜待在原地快步向刘备走去。
陈瑜则看着地上稻谷满脸错愕,错愕的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不是这还是皇宫吗,谁家好人在皇宫里晒稻谷啊?
与此同时,见糜竺过来刘备诧异道:“糜爱卿怎么又回来了,那位年轻人是谁?”
糜竺凑到他耳边低声解释,刘备闻言脸上的笑容逐渐僵住,最后思忖片刻连忙起身道:“随我去书房谈。”
糜竺连忙招呼陈瑜跟上,正在忙碌的三傻同样起身跟随,刘备本想让他们三人继续干活别凑热闹,想了想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么大的事情关兴肯定是要参与的,至于刘禅张苞,关兴知道了他俩自然也就知道了,指望关兴在他俩面前保密根本不可能。
况且刘禅跟张苞也该参与国事了,就算提供不了建议也可以多听多看多学习嘛!
几人很快进入书房,刘备命三傻关上房门,这才盯着陈瑜问道:“你是徐州陈家子侄?”
陈瑜连忙行礼自报家门,并详细介绍徐州目前的现状,包括江南商品在徐州的销售情况,小说报纸在徐州的传播情况以及徐州刺史吕虔,侦缉队统领骆统针对这些情况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事无巨细的将能说的全说了。
刘备听完便在房中踱步沉思,关兴同样盯着陈瑜的背影陷入沉思。
汉魏尚未开战陈家便迫不及待的投靠过来说明什么,说明中原士族对曹魏能否扛住刘备根本没有信心。
至于曹魏颁布的《临时税法》,虽然有点狠毒但还不至于让士族这么快背叛,要知道士族之所以能成为士族,除掌控资源之外还要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战略眼光,不可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更不可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