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郡。

    鸡鸣驿后山,渐渐来了不少农家。

    和平诞生繁荣,官家组织下,太原的人口恢复的很快。

    听说汾河两岸,那是水渠遍布,全成了大山江南。

    如今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田地都开发了起来,可见太原越来越富有了。

    田埂上,十几个小孩,踩着泥巴,一路玩闹。

    他们笑呵呵的糊泥巴在同伴身上,享受着安宁的童年。

    可农家孩子,自古没有纯玩的道理。

    他们每人身上都有一个背篓,在山间捡些有用的东西回家,

    什么粪便、柴枝,甚至烂布……反正有什么捡什么。

    一行小孩,蹦蹦跳跳的路过鸡鸣驿时,

    卢余贵眼里全是向往,跟孩子们说笑了两句,还送去几个树叶饼子。

    老人家啊,越老越喜欢看小孩子。

    在驿站的侧面墙角下,渐渐有了一些摆摊的。

    三四个妇人,都是些农家之物,等待过路旅客挑买。

    其中,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长的特别好看。

    她母亲田氏卢余贵知道,生女孩的时候害了大病,请李郎中治了两个月才好。

    只是卢余贵一直有疑问,老田家怎么付得起两个月的郎中钱?

    “卢老爷,要野菜吗?新鲜的勒。还有菇子,最贵重的药材也有点。”

    “嘿嘿,”卢余贵笑眯眯的逗弄小女孩,给了一个荷叶烤饼。

    他慈祥的望了望孩子,对着摊位,嬉笑道,“田氏,这些东西咱都不要。你这女儿可许了人家?”

    “要是没许,我大孙子可以娶。十贯怎么样?要是低了,还可以加。”

    封建时代重男轻女,五岁的女孩,十贯钱可是天价。

    “不给不给,”田氏在这件事上特别倔强,

    他拉过女儿,抱在怀里。就像捧着宝贝,生怕化了。

    “我家女儿,虽是农家女。可自幼没吃一点苦,咱可舍不得她走。”

    “你那大孙子,看着就不聪明。”

    “哎哎!田氏你怎么还埋汰人呢?”卢鱼贵不禁有些急了,他气呼呼的道,

    “咱家二郎,在洛阳当大官,银子都寄回来了上百两了。你考虑考虑呗。”

    “洛阳都换几个皇帝了,那大官有用吗?”说话的是另一个妇人。

    “就是,你家二郎,能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吧。”

    “兴许啊……乱兵之中,咱不说了,说了伤和气。”

    农家妇女,都是刀子嘴,几句话下来,说的卢余贵破防了。

    老驿官怒不可遏,要她们这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明日不准来了。

    鸡鸣驿这个地方就是建个茅厕,也不给她们摆摊了。

    夕阳小山,

    驿站灯火。

    西边红霞漫天,小女孩开心的给母亲提上篮子,

    她亦步亦趋,笑呵呵跟母亲说着山里的事情。

    某一刻,田氏小心的从油纸包里,拿出一些北方商人贩卖的酥胡饼。

    农家母亲尽管咽了咽口水,但也还是跟女孩说不想吃,太腻了。

    这是北方来的小吃食,相传是赵国朱雀将军,

    因麾下军属思念家乡,而切碎军粮,炸制后的美食。

    其油份足,内中有盐,加之口感酥脆。

    短短几年,已经风靡整个赵地。如今,太原郡的赤脚行商都在卖。

    夕阳下,田埂道。

    农家母亲在小女孩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说,

    “有游僧给你算过命,说你将来大富大贵。母亲不求这个,平平安安就行。”

    “嗯嗯!!”女孩只是点头,丝毫不觉。

    少有母尚在,田埂走泥路。西山挽女回,小径啃饼过。

    那般岁月的静好,是小女孩一生都不会再有的。

    忽然,一心一意吃东西,满嘴流油的大眼睛女娃娃,似乎听见了马蹄声。

    这里是驿站,小孩子的娱乐,就是喜欢跟着驿卒马后面跑。

    所以她们对马蹄声特别敏感,搁着几里都能听到。

    “母亲,卢老爷家里来客了。这马还挺大的。”

    马的大小还能听出来?

    闻言,田氏好奇的回头,

    果然看见一个背后插着三面旗帜,马匹硕大的兵卒,一路奔腾而过。

    “喻……”

    “驿官,快,快,快。换马,这匹北狄良驹得给我养着,这是某的腰牌,不可让他人骑了去。”

    卢余贵跟卢大郎急急忙忙的出来,打眼一瞧,

    三面旗帜?八百里加急。

    两父子赶紧收好马匹,拿来水食,给高大的兵卒休息片刻。

    端来一碗阳春面的时候,卢余贵忍不住问了一句,

    “军爷,这太原自从归了武川,一直相安无事,怎么就八百里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楚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代神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代神坑并收藏楚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