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摧害卖饼妪,

    府衙恶吏石换银。

    莫道黔首如草芥,

    盲九六日亡楚国。

    平天黄九因民而起,如今大齐国,即将因乱民而亡。

    赵元始二年,

    三月十九日,寅时,

    帝都洛阳,

    皇城的铜漏滴水声混着远处传来的喊杀声,在巍峨的红墙金瓦间回荡。

    平天齐帝黄九抓着染血的衣襟,踉跄着撞开掖庭宫大殿的雕花朱漆大门,

    完了!全完了。

    整个洛阳,黑夜中,到处是火光,到处是喊杀声。

    黄九乃军武出身,自然知道,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叛变,且如此形势,几乎无可挽回。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如果一定要死,他只想安静死在萧美人这里。

    龙袍下沾满了泥泞,方才过仁寿宫时,黄九遭到了太监军的袭击。

    曾经,那个在明德门,艰苦奋斗的小百户黄九,

    别着脑袋,蚍蜉憾天,灭楚圣武皇帝后,踏上至高权力。

    可今夜,也在这座洛阳城,他走到了穷途末路。

    他亲眼看见白虎门外,升起的冲天火光,吞没了半座城池,

    敌人的旗帜,就似海洋,兵马无数。

    窦柱、龚奇……等等,大量洛阳将门势力,宗族兵如同潮水,火把多如繁星,漫过了洛阳的城头。

    “传旨,命三大营速速护驾!”

    黄九的声音,在空旷的掖庭宫大殿里,激起回音,

    可门口的宫女太监,却无人应答。

    良久之后,贴身红顶太监,皇城司刘公公,跪在台阶下,

    他面露哭丧,额头已磕出血痕,哭泣道,“陛下,三大营昨夜就溃散了......齐国精兵,全部战败。”

    “哈哈哈哈!!”铁力可汗的白狼皮卧榻上,黄九笑了,笑的自嘲,

    “朕不惜行万恶之事,所供养的十几万齐兵,竟然不堪一击!”

    掖庭宫里,面对皇帝的疯狂,

    三朝皇妃萧湘依,只是默默的抱着自己四岁的孩儿。

    不是不堪一击,而是时候未到。

    这场养蛊,至少还要三四年,可天下大势改变,人心尽散了。

    历史,似乎没有给黄九政权,三四年的打算。

    南阳娘家人要来,但此刻光武帝的生母,却根本高兴不起来。

    梁兵进攻,第一件事如果是杀齐帝,

    那第二件事,肯定就是萧后死于乱兵之中。

    一个残花败柳,辱没梁国皇帝威名的女人,除了死,还有别的路吗?

    掖庭宫里,仅剩的十几个太监宫女,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抽泣。

    帝王在发泄龙威,那嘶吼咆哮,听的他们胆战心惊。

    就在黄九宛如癫狂,打砸掖庭宫大殿里珍贵的玉器时,

    窗外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撞门声,听前门的御前护卫喊叫,

    似乎是守卫皇宫的齐兵也反了,正用巨木撞击掖庭宫的城门。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昔日大势所归,黄九一介草民,吞天地造化,夺取河洛膏腴之地。

    可如今,大势滚滚,所有人都反叛了。

    二王爷被反,六王、七王的兵马节节败退,

    方王、宋王更可笑,他们想投降萧启鸿,却被对方杀掉。

    理由是,尔等贱民,岂能如公卿一般投降。

    曾经的明德门百户,那个反抗楚帝天威的大英雄,

    猛然抓住案上的皇帝佩剑,剑锋出鞘三寸,凝滞在空中,

    这柄象征天子威仪的宝剑,此刻竟不知该指向何处。

    晨光熹微时,

    皇城已陷入火海。

    最后的时刻,黄九的权力彻底消失了。

    掖庭宫门廊的宫娥们尖叫着,在回廊里奔逃,一哄而散。

    而在那掖庭宫的城墙外,几万宫人乱做一团,

    太监在逃跑,兵卒在逃跑,丫鬟宫女们也在逃跑,

    当秩序崩塌的时候,一切王法都消失了,

    不少歹人乘机劫掠皇宫,尤其是洛阳将门的兵卒,这些世家大族子弟,都是此中好手。

    一时间,宫娥嫔妃的惨叫声,出现在皇宫各个角落。

    皇城里,钗环坠地的叮当声与马蹄声,交织成了可怖的国破山河曲。

    大灾当前,失态绝望的齐帝黄九,

    在萧湘依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坐到了白狼皮卧榻上。

    方才,明德门时期的几个队官,最后叩拜了皇帝,

    他们告诉黄九,萧梁的兵马,已经彻底占据教坊司了。

    这些兵马来的时候,仁寿宫的御花园,昂贵牡丹被践踏成泥浆,

    无数蓝甲兵卒,在往日清雅的亭台楼阁,纵火焚烧,趁机劫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楚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代神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代神坑并收藏楚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