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郡,

    惊蛰时节。

    昭步街的青砖路上,偶有避雨的行人匆匆而过,

    有些倒霉的庶民,脚步踩踏松动的砖石,惊起一滩污水,惹的行人叫骂不休。

    昭步街乃是城南跟城东交界之处,

    类似于洛阳的长宁街,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寒门富户集中地。

    走过小摊小贩扎堆的南街头,右拐进入一条两马道。

    这里有不少院子,大大小小都有,是些商贾老爷的屋宅。

    刚刚从阳城地牢里出来的侯俊,莫名其妙的被马车送来了此处。

    面前是丈五的夯土围墙,围墙上有瓦片盖的蛇顶,虽不名贵,但也算精致。

    正门在院子的东南,两阶石台,八尺门房,圆石两个。

    从正门规模看,这是一间两进的院落。

    脖颈上,还有长期带枷锁的勒痕,侯俊有些疑惑的回头,

    但见几个狱卒,只是拱手行礼后,便架着马车离去了。

    灰蒙蒙的天,小雨淅淅沥沥,

    有些泥泞水洼的十字小巷,曾经的采花贼侯俊,就这么孤零零的站着。

    没人管他了?放了?

    正当侯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

    ‘吱衙’一声,东南台阶的小门开了,

    一位身穿高领红色印花布衣的女子,见到侯俊后,

    先是一喜,随后娇柔的行了一礼,打开油纸伞,莲步移到侯俊身前道,

    “夫君,奴家准备好了参汤,进来暖暖身子吧。”

    望着眼前小家碧玉,面容娇美的女子。

    侯俊一时间,不知道杨重楼在玩什么花样。

    可他连死都不怕,安能怕进这个宅子。

    两进的院子,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算是一份大家业了。

    所以,主人家在建造的时候都很有讲究。

    侯俊进门之后,看见了一座影壁,上方雕刻的仙鹤,寓意着此屋吉祥安康。

    进了东南门左拐,跨过小圆门,便是五间平房组成的倒座房。

    倒座倒座,顾名思义。就是屁股对着大街,门对内开的房屋。

    这些房间,靠街道没窗户,采光差,一般都是给府里下人住的,

    第一间是门口的私塾,家中来先生了,小孩子就在此处读书。

    后两间是男仆、苦力,最后一间是马房。

    侯俊瞄了一眼,看见马房里有个熟悉的身影,

    那匹枣红色的蠢马,看见侯俊后,拼命嘶鸣,仿佛在责怪他这个狗东西去哪了。

    垂花门是中堂的正门,后面是一个大院落,两侧分别是东厢房跟西厢房。

    一般是家中嫡系子嗣居住在厢房内,

    这个两进的院落,自然没有后院,所以如果家有小姐,就要被迫挤在中堂右侧的小房间里。

    小雨沥沥两进居,珠帘瓦沿下春楼。

    流水潺潺见往昔,戒尺声声惊翠碧。

    这些东西,曾经出现在侯俊的梦里,

    那个时候,他一介书生,做梦就是考个小官,

    拥有一间两进小院,给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可惜,造化弄人。

    他被污蔑成采花贼,不需要任何证据,斩立决。

    要不是赶上突厥人南下,被迫发往武川镇戎边,侯俊已经埋葬在了洛阳外的乱葬岗里。

    想起离开洛阳时,老母亲送别侯俊的哭声,他至今都无法释怀,

    长廊屋檐下,似乎有雨水,瞬间打湿了这个铁汉的脸颊。

    忽然,侯俊感觉自己好像幻听了,

    他竟然在院子里,听到了自己老母亲的声音。

    “小柔啊。快快,还有腌马肉嘛?给母亲拿来,今日啊高兴。”

    “嗯。有呢,母亲。还有一些雪花盐,都是北人的好货。”

    小院长廊,雨幕潺潺,炊烟袅袅。

    侯俊看着灶房的景象,不禁呆若木鸡。

    老母亲跟妹妹,竟然在热气腾腾的房间里忙活,而身侧的红衣女子,似乎还认识他的母亲。

    屋檐的风铃,发出脆响,就像是不可思议的乐曲。

    侯俊身体有些颤抖,一步步靠近灶房,

    他抬手擦拭脸颊上的雨水,哪怕是在梦里,他也不想让母亲为自己的软弱担心。

    走到了灶房的旧木门槛前,侯俊良久后,才敢小心翼翼的说一句,

    “母亲,你……你怎么来阳城了。”

    闻言,侯俊的母亲跟妹妹不禁一愣,

    但随即,两个农家女子似乎想到什么,脸色有些暗淡的道。

    “俊儿,不是你叫人,接我们来的?”

    说着,老母亲的手明显顿了一下,“是,你现在,又在梁国当将军了,日子也难。”

    “咱们母女看见你就满足了。过两天,母亲就回伏牛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楚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代神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代神坑并收藏楚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