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都山城。

    又称尉那岩城。

    它位于鸭绿江深处的通沟河畔,

    其建立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

    山城东部、西部、北部均为高山,

    扶余人的城墙,延山脊而建,囊括大山数座,占地极广。

    内有五门,东门两座,北门两座,

    西侧是悬崖峭壁,因此没有城门,

    曹魏正始五年(244年),幽州刺史毋丘俭,从西侧悬崖偷袭成功后,

    高句丽复国,在此处驻扎了大量军用墩台,

    赵军想要偷袭,几乎是不可能的。

    南门在平原上,乃山城正门,城墙高耸,翁城庞大。

    丸都山城能承担三百年的高句丽都城,其地形得天独厚。

    外靠通沟河,山下河水,既能护城,又能取水。

    城内西北、东北均有溪水,自山里发源,流量颇丰,可谓天险之城。

    丸都山城同样是内外两城,内城又称王宫,建于山下平原。

    这是一座功能齐备的城市,眺望台、蓄水池、点将台、练兵台,军事功能完备。

    营房、民房、粮仓、地窖,数目众多。

    最关键的是,山城中设有集市,还特么有盐窖。

    狗日的,有盐井一口,这是马桐做梦都没想到的。

    “本以为围城一年也差不多了。现在看,一年又一年,怕是遥遥无期。哈哈哈!!”

    赵元始二年,

    征东将军马桐,率领三万赵军,

    于四月七日,延期两天后,终于抵达了鸭绿江西岸的国内城。

    赵国援军的到来,让四万多攻打山城的苦哈哈,爆发了山呼海啸的欢呼。

    国内城上,赵军旗帜如林,站岗士卒敲锣打鼓,摇旗呐喊。

    他们极为兴奋,在这东北边陲之地,热情欢迎马桐将军,

    以及,倒了八辈子血霉的三万赵军,入驻国内城。

    一开始,都以为丸都山城是手拿把掐,高句丽残部。

    但特么谁打谁知道,一打一个不吱声。

    “哪个傻子说高句丽灭了,老子梁仇废了他。狗日的……”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薛将军新来,快给他弄点长白山特色。”

    四月七日,

    赵国大军,进驻国内城的时候,

    号角嗡鸣,战鼓如雷。

    马桐率领的军队,一改行军中的萎靡,

    那是铁甲长刀,踏步如山,一万多赵国子弟,目光炯炯,兵威赫赫。

    没办法,该装还得装一下。

    驻扎在鸭绿江与通沟河交汇处的赵军,实际北疆儿郎数目不多。

    只有两万郡兵,梁仇两千步兵,薛仁贵两千骑兵。

    实际上也就是两万四千人,控制了六万多辽东各地兵卒,在攻打长白山内的坚城。

    甚至严格意义上说,

    赵国以四千主力,辅以郡兵、散兵,总计八万多乌合之众,就要拿下这场虽然无名,但却意义重大的胜利。

    张辽赢了乌桓,进入中原武庙。

    毋丘俭赢了高句丽,攻陷丸都山城,基本查无此人。

    遇到这种事,东征赵军也没办法说理。

    --------------

    国内城。

    兵马如海。

    赵军嫡系营地里。

    梁仇、高舍猪等人,早早的准备好了吃食,为风尘仆仆的马桐、薛仁贵,接风洗尘。

    入乡随俗,长白山下,赵军渐渐都习惯了在灶房里吃东西。

    这是一锅乱炖,羊肉、羊杂清洗干净,文火炖煮了良久,肉质软烂。

    一个双眼对中,笑起来有点憨傻的将领,

    端着一大碗人参羊杂刀削面,放在了薛仁贵的桌前,还将筷子摆好。

    “罗……罗五将军?这怎么行啊,你可是老将啊。”

    薛仁贵一开始还没认出来,这个斗鸡眼,竟然是神机营的大将罗五。

    搞清楚之后,武状元赶紧行礼问候。

    哪有外将一来,就让神机营大将给自己端食的,这岂不是目中无人,欺人太甚!

    “行了,行了。别计较,都是些边缘人物,装什么大以巴狼?薛兄弟大胆吃。”

    听着定襄郡副将张小应的话,罗五笑了笑,

    高大威武的身躯,用与他气质不相仿的行为,又给马桐打上了一碗。

    北风潇潇,

    通沟河平原上的国内城里,

    朱红旗帜营地,白气弥漫,数万大军埋锅造饭,安宁祥和。

    可六七里之外,山的那边,却是宛如地狱末日。

    投石呼啸,浓烟滚滚,兵卒吼声震天,偶尔还传来宛如滚雷的闷响,

    那回音在长白山中,久久不停,震得积雪掉落,群鸟离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楚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代神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代神坑并收藏楚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