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卡萨尼,克里斯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突然间有一个想法。

    一个奇思妙想的,神奇的,可能会有作用,可能会没用的想法。

    雷泰利亚人想要硝石矿,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也不是傻子,以骑士是现在,而火器明显是未来。

    雷泰利亚帝国也能意识到火器的光明前途,封建骑士制度走到他们这个程度,明显是走到头了。

    雷泰利亚人常年与波西米亚人交战,他们有着大量切身体会火枪威力的机会,而他们现在火器发展如此落后,是因为他们觉得火器不好用吗?

    不。

    从现在雷泰利亚军入侵米尼西亚的战略来看,克里斯个人倾向于他们或许是迫于无奈……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硝石来源。

    极有可能,雷泰利亚帝国的硝石目前全靠走私。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的军队中,火枪手和火炮的占比低下的主要原因了。

    而克里斯的想法,就是他准备将自己持有的硝田技术卖给雷泰利亚人,以换取他们现在占据的米尼西亚土地。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

    硝田技术,是巴格尼亚新军强大火力的基石之一,是核心机密,将其出售给潜在的、甚至是刚刚交战的敌人?

    这听起来简直是资敌!

    但克里斯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冰冷的理性迅速压倒了最初的荒谬感。他迅速评估着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以及……对巴格尼亚的真正威胁程度。

    首先是技术壁垒与时间差,硝田技术并非一蹴而就的东西。

    它需要特定的土壤条件,如含硝酸盐的土壤,需要精心设计的堆肥配方,例如人畜粪便、草木灰、石灰等混合发酵、更需要复杂的淋硝池和熬硝工艺,以及严格的管理流程。

    雷泰利亚即使拿到了技术图纸和要点,甚至派人来到巴格尼亚国内,克里斯让人手把手的教他们,雷泰利亚人也需要时间进行本土化试验,寻找合适的场地,培训专门的工匠和农民。

    从学习到实际产出的这个过程绝非几个月就能完成,很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才能开辟出可以形成稳定的、可观产量的硝田。

    而在这段时间里,巴格尼亚凭借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其火器优势只会滚雪球般扩大……如果克里斯能够掌控鸟粪岛的话,那么双方的硝石产出差距,只会拉扯到一个雷泰利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等雷泰利亚初步掌握硝田技术时,巴格尼亚的火枪兵可能已经全员装备了更先进的燧发枪,甚至线膛枪实验型号都出来了,火炮的射程、精度和威力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时间差就是克里斯最大的安全阀。

    其次是资源禀赋与成本,硝田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土地资源,它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产业。

    雷泰利亚是传统的封建骑士帝国,其经济基础是庄园农奴制,大规模推广硝田生产,意味着要从农业中抽调大量劳动力,占用宝贵的耕地或牧场。

    这对于依赖粮食产出和战马饲养的贵族领主们来说,是巨大的经济冲击和政治阻力。

    而巴格尼亚王国,在克里斯的主导下,正在推行更深层次的土地改革和农业技术革新,如轮作、新作物,农业生产效率在提高。

    同时,克里斯也在通过政策引导和“玩家”带来的新思维,更能高效地组织和调动劳动力资源进行专业化生产,比如建立专门的“硝业公社”。

    在硝石生产的成本控制和效率上,雷泰利亚短期内难以企及。

    然后是战略格局上,克里斯计划用硝田技术,交换雷泰利亚人现在占据的米尼西亚土地,这不仅仅是赎金的替代品,更是战略格局的重新洗牌。

    一旦雷泰利亚人接受了这个交易,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在米尼西亚南部奇维列夫卡行省的军事存在和政治诉求。

    巴格尼亚将兵不血刃地获得奇维列夫卡行省和塔维茨基行省,甚至还有可能加上杜尔行省,这三块土地的控制权,彻底消除后方的威胁,并将边境线大大米尼西亚的北方向前推。

    雷泰利亚人即使获得了硝田技术,其初期生产出来的硝石,也必然优先用于填补自身巨大的缺口,重建其落后的火器部队。

    这个过程漫长且消耗巨大。等他们有能力对外扩张时,巴格尼亚早已消化了新获得的领土,依托更先进的火器、更严密的棱堡体系和更高效的动员体制,建立了坚不可摧的防御纵深。

    所以,在克里斯认真思考后,他觉得用一块需要时间和巨大投入才能兑现的“未来潜力”,换取一块实实在在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土地,并将潜在威胁推远、锁定在可控范围内,这笔买卖非常划算。

    同时,克里斯觉得,他出售硝田技术,或许还能在雷泰利亚内部制造矛盾。

    掌握硝石生产技术的,很可能是效忠王室的新兴工场主或受硝田政策影响的特定阶层,这必然会与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落难王子,打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坚韧如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坚韧如铁并收藏我,落难王子,打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