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某处住宅里。

    淮公子坐在书桌前,神色平静地看着桌子上那幅画像,但他心里却非常激动。

    这画像上的人与他们兄弟俩有几分相似,尤其是一双眼睛,仔细看的话,一模一样。错不了,这画像上的少年一定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兄弟俩的弟弟。

    书斋的伙计说他是咸京城的人,那么他们兄弟俩真正的家和亲人都在咸京城。

    咸京城与江南相隔千里。高叔他们还真是好本事,十几二十年前把他们兄弟俩从咸京城偷到江南。

    他们兄弟俩一直以为他们真正的家人在江南某个地方,或者江南附近的某个地方,但万万没想到他们真正的家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咸京城。

    这些年,他们兄弟俩一直暗中查探自己的身份,也背地里寻找真正的家人, 却始终一无所获。如今想来,难怪什么都没有找到,因为他们真正的家人在咸京城。

    远在千里之外的咸京城的家人知道他们兄弟俩失踪了吗?有没有派人寻找他们?还是说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兄弟俩不见了?

    哥哥曾说过以高叔谨慎的性子,有可能在偷走他们的时候,用另一对双生子替代了他们,这样他们的家人永远都不可能发现他们现在的双生子儿子是假的。

    还有,高叔这个人非常阴险奸诈,代替他们那对双生子肯定是他们的人,用来监视他们的父母,又或者用来威胁父母,还有可能日后用来要挟他们。

    书斋的伙计说画像上的少年一身矜贵,加上他的穿衣打扮,应该出身在大户人家。他问过伙计,少年穿的衣服是什么料子,是丝绸,还是绫?或者是罗?

    在大齐,商人可以穿丝绸,但是不能穿绫、罗、缎。

    伙计说少年穿的外衫好像是缎,但具体是什么缎,他就不知道。

    淮公子听伙计的描述,把少年穿的外衫的样式和花纹画了出来,应该是织锦缎。

    商人是不能穿缎,所以画像中的少年并不出身在商户之家,而是出身在官宦之家或者勋贵世家。

    官宦之家!勋贵世家!

    这与他们兄弟俩的猜测不一样。

    他们兄弟俩一直以为他们真正的家人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一开始觉得他们是被父母卖给了高叔,后来发现不是。

    如果他们真的是被卖掉,那他们的卖身契应该在高叔手里。有卖身契的高叔面对他们不应该忌惮或者防备。

    这些年来,高叔一直提防他们兄弟,暗中派人跟踪和监视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高叔的监视下。

    小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被监视,以为身边伺候的人真的只是在照顾他们,后来有一次他和哥哥听到身边伺候的人正在向高叔汇报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吃了什么、看了什么书等。把他们前一日做的所有事情,非常详细地告诉了高叔。他们这才知道他们被监视了。

    还有,小时候,他们想要出去玩,但高叔不允许,说他们太小。后来长大了些,他们想出去走走看看,但高叔依旧不答应。从那以后,他们兄弟俩就知道高叔不仅派人监视他们,还把他们软禁了起来。

    之后,高叔向他们坦白一件事情,说他们是他的朋友的儿子,他们的父亲得罪了一个很厉害的仇家。这个仇家杀了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在被仇家追杀之前,他们的父亲就把他们托付给了高叔,这才逃过一劫,不然他们早就被杀了。

    高叔还说仇家知道他们兄弟俩还活着,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他们。如果他们出去抛头露面,很有可能会被仇家发现。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他这才不让他们出去。

    对于高叔的这番说辞,他们兄弟俩一个字都不信。那个时候,他们虽然只有十来岁,年纪不大,但并不是傻子,没有那么好骗。不过,他们表面上装作相信了,并且追问高叔,他们家的仇人是谁,他们俩什么时候能报仇。

    高叔说他们年纪还小,暂时报不了仇,然后劝他们好好读书,不要想报仇的事情。

    他们很听高叔的话,用功读书,在读书上面表现的非常优秀。

    教他们的先生都夸他们聪慧过人,然后他们发现高叔看他们的眼神越来越满意。对,是满意,而不是欣慰。如果真如高叔他所说的那样,他是他们父亲的朋友,见他们如此聪明,他应该像长辈一样欣慰,但他的眼神却像是在看一个没有让他失望的东西。而高叔看徐清来不是这样的目光。

    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还有一个人叫徐清来,他比他们小一岁。在他们四岁的时候,高叔忽然抱着徐清来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高叔告诉他们,徐清来跟他们一样从小也没有父母家人。自此以后,徐清来跟他们住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读书、一起玩。

    他们兄弟俩把徐清来当做弟弟,对他十分疼爱,但他们渐渐地发现高叔对徐清来是不一样的。

    高叔对他们很关心,仔细地询问他们的衣食起居。那个时候他们小,天真地以为高叔是在关切他们,后来长大些才知道高叔是在监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周树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树森并收藏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