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阶岔路口处。

    人流在此分道扬镳:向上通往香火鼎盛的伏魔观主殿,向左则延伸向静谧的外门仙女湖畔。

    上山的香客行至此处,自然分流。

    心急的直奔主殿,上香祈愿,在放生池边找块空地躺下休息;

    从容的则先去湖畔歇脚,待衣冠整洁、心神宁静后再上山参拜。

    这是老辈人的讲究,汗湿衣衫或风尘仆仆,是对三清的不敬。

    今日香客依然如织,然而行至岔路口,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缓下脚步,恭敬地让出半边石阶。

    那里静静伫立着一位姑娘。

    她身着月白深衣,衣袂在微风中轻扬,仿佛不染凡尘。

    乌发如瀑,仅用一根素玉簪松松挽起,几缕发丝拂过光洁的额角。

    眉如远山含黛,眸似秋水凝霜,周身笼罩着一层清冷出尘的气韵,仿佛昆仑山巅终年不化的积雪,纯净而疏离。

    谢灵运。

    香客们认出她,无不面露惊喜与敬畏,纷纷躬身抱拳,低声问候。

    小仙女只是微微颔首,唇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浅笑意,算是回应。

    她极少在外露面,此番现身,已足以让虔诚的信众激动不已。

    然而,温和的目光却并未在香客身上过多停留,而是越过攒动的人头,专注地投向那蜿蜒而上的石阶。

    一位身着水青色汉服的少女正拾级而上。

    她步履轻盈,走走停停,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

    时而驻足凝望远处层叠的山峦,时而俯身细看石缝间倔强生长的小草,偶尔被林间窜出的松鼠吸引,眼眸亮如星辰。

    她也会掏出手机,对着屏幕点点戳戳,随即又懊恼般嘟起嘴,将手机塞回宽大的袖兜里。

    少女的汉服穿得极其自然,广袖流云,裙裾微摆,仿佛她本就该是这画中之人。

    与这古意盎然的石阶、苍翠的山林浑然一体。

    其风姿气度,竟隐隐与岔路口那位月白身影相映成趣,引得经过她身侧的香客频频回首。

    终于,青衣少女登上了岔路口的平台,径直走向那月白身影。

    眉眼弯弯,带着几分狡黠的笑意:“你一直在等我?”

    谢灵运敛衽,郑重一礼,清越的声音带着昆仑雪水的微凉:“灵运拜见天魃元君。”

    天魃......听见这久违的尊号,青衣姑娘的身形几不可察地一滞。

    她面上那抹生动的笑意淡去,化作一种沉淀了数千年的平静与疏离,声音轻得像叹息。

    “天字......已不敢当,你还是唤我‘魃’便好。”

    那平静之下,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然。

    谢灵运轻轻摇头,目光澄澈而坚定:“元君本是昆仑山天女首座,曾掌光明,司晴霁,助黄帝定鼎神州,这天字,您当之无愧。”

    她的话语,仿佛带着昆仑的风,唤醒了沉睡的记忆。

    提及昆仑,天魃眼中冰封的湖面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漾起温柔的涟漪。

    她声音柔和了许多,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昆仑......王母她老人家,还好吗?”

    “王母安好。”谢灵运的眼中也浮现暖意,“前些日子,天庭为我家真君重修筑基贺礼,王母曾显圣降下法旨。”

    “天庭......竟真的重现了?”

    天魃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谢灵运的微微颔首,莲步轻移上前,自然而然地挽起天魃的手臂:“元君莫要取笑,走,我们上山再细说。”

    这突如其来的亲昵让天魃微微一僵。

    那尘封已久的心灵似乎被触动,但随即又被漫长岁月里累积的孤寂与防备覆盖。

    她下意识地想要挣脱,手臂却被谢灵运温凉而坚定的手挽住。

    最终只是轻轻叹息一声,任由谢灵运牵着,一同踏上通往伏魔观的石阶。

    沿途香客纷纷退避行礼。

    目光在两位气质迥异却同样超凡脱俗的姑娘身上流连,心中无不暗自猜测那青衣女子的来历。

    能和谢灵运并肩而行,必定不是凡人。

    嗯,她确实不是凡人。

    她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曾扭转乾坤的天女——魃!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那一战,惊天地泣鬼神。

    应龙布下的滔天洪水被风伯雨师搅动,化作吞噬一切的狂澜。

    危殆之际,一道璀璨如烈日的光华自昆仑降临——天女魃到了。

    她立于云端,周身光华大放,如一轮骄阳驱散阴霾。

    狂暴的风雨在她无匹的神力下骤然止息,天地为之一清!

    蚩尤大军溃败,黄帝得以擒杀敌酋,奠定华夏根基。

    然而,为了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去修仙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梦中的虚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中的虚语并收藏我去修仙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