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神还带着一丝疑惑,路知远给大家打保证:“各位放心,我经过大量的模拟,我可以确定,这部电影,可以兼容这两位大师的艺术基调。”

    你确定就行!

    在路知远没有失败之前,大家都是百分百信任他的创作理念。

    而且,大家也看得出来,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路知远就是奔着留下一部超级经典去的。

    要不然的话,他何必弄得那么麻烦呢?

    按照上一部的基调,弄一些星际大战的画面出来,收获个几亿美金的票房,还不是跟玩一样?

    现阶段,商业大片,基本都是视觉特效。

    而在玩视觉这方面,路知远绝对是世界顶级。

    很显然,路知远准备跳出这个框架。

    跳出《变形金刚》这种纯粹的孩童电影的框架,打造属于自己的史诗感。

    这一步走出来,一旦成功,他就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片大导演。

    而是兼具了艺术与商业的电影大师,历史级的巨匠。

    历史评价,将会截然不同。

    “远哥,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永远支持你。你是我认识的最天才的导演!”

    “除了你之外,我根本想象不到,有人会为了拍一个几秒钟的镜头,冒着生命危险。”

    路知远冒着生命危险,拍一个几秒钟的镜头,不是一次两次。

    《升级》,台风登陆那一天,在涠洲岛,所有人都躲了起来,就路知远的剧组,每个人绑着三根保险带,还在海边拍摄。

    《铁甲钢拳》,他登上慕士塔格峰,在黑湖边,拍出了双重日照金山,拍完之后,路知远高原反应强烈,直接在喀什躺了一个礼拜。

    《环太平洋》,他又带着人跑去冰岛,在极地之夜,不惧严寒,足足蹲了一个多礼拜,就为了拍到一个极光下的机甲镜头。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像路知远这样的疯子?

    对于电影的执着,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

    这句话,就是路知远的真实写照。

    “娜扎,退下。我来说几句。”

    娜扎刚才说的很好,但还有几个重点,没有提到。

    路知远准备重新强调一遍。

    “这部电影,视觉效果方面,将会有三个特性。”

    “既然运用了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美学,那么,摄影师这边……”

    路知远看向了摄影指导。

    “我只有三个要求。”

    “一、雾霭迷离的孤独感。”

    “二、崇高自然的巨大压迫感。”

    “三、战争废墟中的永恒神圣感。”

    说完之后,路知远又看向了负责场景搭载的设计制作师:“明天一早,我们要去黑湖附近。”

    “在那里,我需要一个场景。”

    “晨雾包裹冰川,机甲如迷路的旅人一般,在冰塔林间穿行,远处,慕士塔格峰仅露尖顶,如悬浮的神坛剪影。”

    “具体的风格,就用刚才提到的三大要求,来营造。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要需要一种哥特式的黑暗美学。”

    这都是什么呀?

    这个设计制作师是新来的。

    他听完这个要求之后,头皮都要炸了。

    “小苏,我们以前拍《铁甲钢拳》的时候,拍过类似的场景。这个场景,只需要变化一下风格,按照哥特式的黑暗美学来。”

    “相比当年那个镜头,这次的要求,甚至简单了一些,到时候,你教教他。”

    新人就是这样,大惊小怪。

    路知远感觉,这种镜头有什么难拍的?

    唯一的麻烦就在于,那地方的海拔有些高,需要提前适应一下,或者吃点药,不要受到高原反应影响。

    “远哥,我来搞定。”

    苏沦听了路知远的话,瞬间秒懂,对那个制作设计师说道:“远哥的意思是……”

    “早上太阳还没彻底升起之前,整个黑湖边的世界,还处于雾霭朦胧的黑暗当中。”

    “这时候,他需要冰层里面,透露出微弱的蓝光,使得苍茫的世界当中,有一点希望的感觉,但这个希望,又拥有了一种孤独感。”

    “具体的方式是……搞一点发光光纤,埋在冰层里面。展现出低饱和度的灰蓝色,给人一种深空寂寥的感觉。”

    原来是这样!

    不愧是前辈,果然厉害。

    三言两语,就给我翻译了出来。

    路知远说的话对于他来说,就跟神秘符号一样,完全听不懂。

    还是苏沦靠谱。

    有时候,能把大导演的话,翻译成人能听懂的文字,也是个挺不容易的工作。

    “我为这部电影,设计了4个战斗场景。”

    “第1个场景是,慕士塔格峰的冰川峡谷。这个地方,我们之前去过,不再多说。”

    “第2个场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最佳导演的诞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两猫养一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两猫养一人并收藏最佳导演的诞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