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难得聪明了一会,猜对了朱允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朱元璋的命令。

    要不如此,朱允熥才懒得管。

    但是,朱允炆不会感激,也不可能感激。

    在他看来,自己变成如此,全部是朱允熥对错,对朱允熥痛恨得不行。

    现在连夺嫡,也再无任何机会。

    朱允炆的眼眸里,满是仇恨的火焰。

    想到了这些,他再想到那天二叔送来的书信,马上回书房,把夹在一本书里的书信拿出来。

    “二叔,你是真心的吗?”

    朱允炆看着书信上的内容,自言自语道:“不,你不可能真心,你和四叔一样只是想利用我,但我……又真的很想让他去死!”

    “朱允熥,一定要死!”

    他恶狠狠地在想。

    朱允熥一天不死,他一天不得安心。

    他还要报仇。

    哪怕当不成皇太孙,朱允炆也想朱允熥去死。

    想到了这些,朱允炆什么都不管了,这就写书信,再悄咪咪的让人送去给朱樉。

    到了这个地步,他可以做的事情,唯有如此。

    “二叔,你想利用我,我也想利用你。”

    朱允炆自言自语道:“到时候看看,到底是谁在利用谁!”

    他也不知道,从何而来的自信。

    认为可以利用朱樉,来达到想要的目的。

    书信送出去了,朱允炆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有一种很快可以报仇的快感。

    “我还是有机会的!”

    朱允炆又道。

    ——

    “殿下!”

    李至刚回来了,首先找到朱允熥,道:“在我们都察院,有两个文官对我说,想要投靠殿下。”

    “哦?”

    朱允熥笑了笑道:“他们不觉得我不配了?”

    那些文官,很有意思,见风使舵运用得还是挺熟练。

    眼看着朱允炆似乎没有希望,主动想要投靠自己,重新站队,另外再抱大腿。

    “因为他们是聪明人。”

    姚广孝笑道:“知道二皇孙肯定当不上皇太孙,而殿下胜算最大,现在不重新站队,更待何时呢?他们也怕继续和殿下作对,将来殿下掌握大权,对他们不友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多当官的人,其实都有这个顾虑。

    纵观整个朝堂,中立派几乎没有。

    现在站队站好了,未来就是功臣,是从龙之臣,这一份荣誉谁不想要?

    现在朱允熥的希望最大,满朝都看得到,部分文官还在垂死挣扎,但有一些聪明的文官,早就放弃了挣扎,换一条队来站。

    朱允熥是喜欢武将没错,但不代表会没有他们文官的位置,现在站队朱允熥,差不多是雪中送炭。

    这要比锦上添花,更让人感到舒服。

    “殿下认为如何?”

    李至刚问道。

    朱允熥想了想道:“当然是多多益善,李先生帮我告诉他们,以后谁想投靠,那就投靠,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不会忘了他们。”

    拉拢文官的计划,在李至刚之后,朱允熥再也没有行动了。

    他都还没来得及执行,就有文官主动送上门,这是好事,说明自己的声势不再局限于武将群体。

    “其实……”

    杨士奇附和道:“今天在翰林院,也有几个人来问我,能不能投靠殿下。”

    解缙笑道:“恭喜殿下,这又是好事一件。”

    投靠的文官越来越多,说明朱允熥的地位,可以越来越稳。

    文官能够改队,投靠想要投靠的人,但武将是一定不会改变立场,转而投靠朱允炆,从夺嫡开始,朱允熥的优势其实才是更大的。

    “我明天就回去告诉他们,殿下同意了。”

    杨士奇想着又道:“但其中有一人,我认为殿下应该认识。”

    朱允熥好奇地问:“谁?”

    可以被杨士奇,着重拿出来介绍给自己认识,他在想这个人,应该又是某个历史名人。

    “也算是我本家的人,此人姓杨,名伯成,福建人,翰林院大学士,当过工部尚书。”

    杨士奇介绍道:“其父杨达卿,在元朝的时候,拒不当官,为人乐善好施,在福建颇有美名。”

    听完了他的介绍,朱允熥对这个杨伯成有些兴趣了。

    福建,姓杨的。

    朱允熥总是觉得,杨伯成这个名字比较熟悉。

    再看了看眼前的杨士奇,忽然想到了什么。

    好像永乐一朝,三杨之一的杨荣,其父就是杨伯成,他问道:“杨先生,杨伯成此人,在读书人当中,名声如何?”

    “名声甚好,在官员当中,人脉、关系都好。”

    杨士奇说道:“能得到他的支持,可以带动很多文官辅助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喵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喵呜并收藏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