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泥土不合,这也没办法。”

    朱允熥说道:“张先生想不想随我回京,帮我种出第一批拔塔塔?如果拔塔塔可以在大明存活,产量比我们如今的稻麦等都要高,我会请求皇爷爷给你封侯。”

    “真的吗?”

    张文保大喜。

    他对红薯,还是充满信心。

    如果真的是泥土和气候不服,那也和他没有关系,仿佛看到封侯在望。

    没想到自己一个商人,也有能封侯的时候,张文保觉得是不是在做梦了。

    朱允熥道:“自然是真的,你看如何?”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很清楚,红薯不受泥土气候等影响,只要能种植,都可以存活,产量绝对不低。

    张文保朗声道:“回殿下,草民愿意!”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愿意拼一把,为自己和家族拼一个全新的未来。

    闻言,旁边的何荣,有些羡慕了。

    想自己父亲当年在战场上拼杀下来,才能得到一个东莞伯,张文保直接可以封侯了。

    只不过,何荣可以理解。

    拔塔塔这个东西,如果真的可以大范围种植,绝对能活人无数。

    只要产量足够大,百姓们的存粮充足,再也不用怕饥荒、旱灾等问题。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确实值得封侯!

    何荣很快释然了,没必要羡慕。

    朱允熥说道:“过两天,我就要回去了,你跟随我回去,对了这个拔塔塔,名字叫起来太奇怪了,我给他改个名字。”

    他故作思考,好一会才说道:“我看拔塔塔表面是红色的,就叫做红薯吧!”

    名字一改,红薯正式出现。

    朱允熥把箩筐里的红薯,全部留下来,再让何荣他们回去。

    “殿下!”

    李景隆也很羡慕,张文保一个商人,也能得到封侯的赏赐,于是他又要来表现自我,希望能得到重视。

    未来他们李家,希望可以一直风光。

    “怎么了?”朱允熥问道。

    “我们李家,良田甚多,臣请求回去后可以划一块肥田出来,专门给殿下种植红薯。”

    李景隆积极地说道:“臣也想为殿下分忧,请殿下同意!”

    朱允熥觉得,李景隆的觉悟,一直很高。

    这家伙拍马屁的本事,一直不差。

    那么快就想着,要从红薯入手,一来能讨得朱允熥欢喜,二来如果红薯成了,他李景隆也有一份功劳。

    这真的是活人无数,功德无量的一件事。

    朱允熥道:“行吧,给你一个机会。”

    李景隆兴奋道:“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他满心欢喜地离开,心想总算抱稳大腿。

    ——

    时间很快,到了回去的时候。

    何荣也腆着脸,跟在朱允熥身边回去,不能把马屁,都让李景隆拍完了。

    朱允熥唯一带上的人,就是张文保了。

    至于沈旺、罗兴为他们,都留在当地干活。

    还有朱高炽那个大胖小子,不知道他又去了什么地方推进改革,那就不管他了。

    让他好好地当自己的牛马,帮自己干活。

    从广东回到金陵,距离还是很远的,朱允熥不知道走了多久,回到金陵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年了。

    解缙他们知道朱允熥回来,当然是首先出来迎接。

    不过朱允熥回来了,第一时间还是进宫,回去见老朱,外出回来首先要见的当然是亲人,以及汇报巡视的结果。

    其实老朱应该知道的事情,肯定都知道得差不多。

    有于礼这个锦衣卫在,很多事情都瞒不住,到了文华阁,朱允熥看到老朱在看奏章。

    “回来了。”

    朱元璋还按得住心中的激动,没有第一时间问红薯的事情。

    不过看到朱允熥回来了,他的脸上还是浮现出淡淡的笑容,平安无事回来,那是最好的。

    不要求一定做了什么,特别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要人没事,那就足够了。

    “皇爷爷,孙儿想您了。”

    朱允熥一屁股坐在老朱身边,问道:“您想先知道,孙儿做的哪一件事情呢?”

    关于翁家的事情,就不用赘述。

    人已经被张大宝带回来,到了现在,只怕人皮早就风干,皮场庙又有新增的业绩。

    朱元璋想了想道:“你给那些武将,那么多好处,让他们转移出海,未来不怕有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朱允熥早就想好了解决的方法,道:“皇爷爷知不知道,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朱元璋寻思片刻,道:“秦王的支持。”

    朱允熥道:“秦王的支持,只是其一,最主要是变法之初,刚好迎合贵族的利益,孙儿用的也是差不多的方法,但孙儿绝对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喵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喵呜并收藏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