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还没看,今天的报纸,又有什么大新闻?”

    “也不算大新闻,而是皇太孙殿下,把我们大明所有驿站,重新整治了一遍,成立了一个叫做大明邮局的东西。”

    “以后驿站,再也不是驿站,而是邮局。”

    “现在成立的大明邮局,不仅是为朝廷传送公文、奏章往来、官员外出等所用。”

    “还会为我们普通人,提供服务。”

    看了报纸的人,开始在讨论,报纸上的内容。

    报纸绝对是一个,超级好的宣传渠道。

    很多事情,只需要在报纸上刊登发行,第二天早上,就能传遍整个应天府。

    其他府的报纸,消息上会有一定的延时。

    那些推广到其他府的大明日报,一部分消息来源,是当地的见闻等事情,另外一部分消息来源,当然是来自金陵的总部。

    古代的消息传输,肯定有局限性。

    但是无所谓,延时过后,应该有的宣传效果,一个都不会少。

    现在的宣传效果,首先在应天府内,体现出来了,以后还会传到其他府。

    拿到报纸的人,首先惊叹。

    “怎么提供服务?”

    马上又有人问道。

    “就是我们普通百姓,也可以直接去驿站邮寄我们的书信,再也不用找其他人高价寄信了。”

    “上面还写着,买一个邮票就好,邮票好像还很便宜。”

    “如果不会写字,还能拜托邮局的人,免费帮忙写信。”

    “这个邮局,好啊!”

    “府之内,县与县之间邮寄书信,只需要十文钱。”

    “这也太便宜了!”

    看过报纸的人,继续看这一篇刊登报道,感到惊讶万分。

    “真有那么便宜吗?”

    有人不敢相信道“外面找人寄信,十文钱根本不用想,如果真的如此便宜,以后那些寄信的人,就得没饭吃了。”

    那个看了报纸的人,肯定地说道“当然是真的,报纸上都刊登了,你见过报纸刊登的消息,有假的吗?”

    大明日报,自诞生开始,所有的消息,全部是真的。

    没试过有假消息。

    好像真的有那么好。

    又有人问道“有没有人,要去试一试?”

    提起这个问题,那些看报纸的人听了,一起微微摇头。

    他们没有其他事情,暂时不需要写信,没必要为了一封信,专门跑去邮局折腾。

    好奇是好奇,但不想浪费时间验证。

    ——

    大明邮局。

    原本这里是驿站,但被李景隆重新装修,上面还挂着邮局的牌匾,里面的布置,焕然一新,和以前的对比,完全不一样了。

    能够把邮局做起来,李景隆认为自己的成就感,还是很满足的,心里沾沾自喜,觉得殿下一定会称赞自己。

    不过邮局想要让人相信,觉得可以用,首先需要有人来用才行。

    李景隆站在这里,等了好久,都等不到有一个人来邮寄书信。

    毕竟在古代的环境之下,有书信邮寄需求的人,不是很多。

    古人都是这样,很多时候分开了,基本等于永别,要说邮寄书信联系,成本可高了。

    “这样不行啊!”

    李景隆想了想,找来一个身边的人,道“你去找人来当托,邮寄我们大明邮局第一封信,寄去凤阳府的,再写一篇文章交给大明日报,大概写第一个寄信的人出现了,多谢他选择信任我们大明邮局等的内容,明天再刊登。”

    身边的那个人,得到命令赶紧下去。

    李景隆还是很懂,怎么炒作的。

    这样的手段,他信手拈来。

    等到一切,准备完毕。

    第一个寄信的人,来到邮局外面。

    “诸位,既然大明日报说,邮局那么好,我今天就要过来,寄第一封信给大家看看,刚好我有书信,需要送出去的。”

    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一封信。

    大明邮局的事情,今天传出去了。

    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大明邮局外面,好奇地观望。

    听到有第一个来寄信的人,附近的人无不好奇地看了进去,还有人跟随到邮局里,想看看具体怎么操作。

    在邮局二楼的李景隆,看到那么快有人来了,心想下面的人,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在这里,怎么寄信?”

    那个中年男人问道。

    邮局里的一个伙计说道“只要你能提供完整的地址,贴上邮票即可。”

    报纸上也刊登了,关于邮票的介绍和描述。

    邮寄的伙计,再给对方介绍了一遍。

    对方就买了一张,二十文的邮票,把这封信交给伙计。

    就这样,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喵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喵呜并收藏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