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谷底的雾气在黄泉老鬼现身后凝滞如胶。

    独孤信面对这缝合了数十张面孔的诡异存在,玄色衣袍无风自动,袖中指尖暗扣的轮回真火微微跳动。

    他声音沉静,穿透那混杂着哀嚎与咒语的杂音:

    “敢问前辈,如何称呼?”

    黄泉老鬼佝偻的身躯猛地一僵,颅骨上所有扭曲抽搐的面孔骤然定格,如同被无形之手抹平的蜡像。

    下一瞬,数十张面孔如同退潮般向颅骨深处坍缩、融合、重塑!

    皱纹如沟壑纵横的老妇面容清晰地凸现出来,浑浊的眼珠定定地看着独孤信,嘴角牵起一丝似悲似悯的弧度。

    “称呼?”

    老妇的声音沙哑却清晰,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古朴韵律,与之前的混乱杂音判若两人。

    “老身有万千面孔,便有万千名号。”

    她伸出枯枝般的手指,轻轻拂过自己平滑如常的“脸皮”,那动作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熟稔。

    “游魂野鬼,唤我‘剥面鬼婆’;冥河摆渡人,敬我一声‘引魂姥姥’;便是那十殿阎罗见了老身,也得客客气气……”

    老妇浑浊的眼珠里,仿佛有无数生灵的生灭光影一闪而逝。

    “至于你,这身负轮回道力的小家伙……”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独孤信的躯体,落在他识海深处那流转不息的轮回印记上,声音陡然变得悠远而空灵:

    “你可以称呼我为——孟婆。”

    “孟婆?!”

    独孤信心神剧震,饶是他道心坚如磐石,此刻也难掩眼中惊涛骇浪!

    这二字如九天惊雷,在他识海深处炸开,瞬间勾连起前世早已模糊、却深埋于灵魂本源之中的古老传说!

    奈何桥头,一碗忘却前尘的汤水,送亡魂入轮回……

    这冥界之中,竟真有“孟婆”?!

    这绝非巧合!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直冲头顶,前世今生、此界彼界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模糊而危险。

    他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目光如电,死死锁定那张苍老平静的面孔,试图从中找出任何一丝作伪的痕迹。

    孟婆(黄泉老鬼)似乎很满意独孤信的反应,那悲悯的嘴角弧度更深了些,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沧桑。

    “看来,你听说过老身。”

    她手中的骨头拐杖轻轻点了点脚下由无数魂体铺就、无声蠕动的黄泉路,

    “不必惊讶。诸天万界,亡魂归处,总需有人守在这关隘,送它们一程,也……断它们一程。”

    她不再看独孤信,佝偻着背,缓缓走向鬼门关那两扇钉满滴血头颅的巨大青铜门扉。

    每一步落下,黄泉路上那些扭曲挣扎的魂体都仿佛被无形之力安抚,短暂的平息下来,露出解脱般的空洞表情,随即又被新的痛苦淹没。

    “你等所见,”

    孟婆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幽冥谷底,压过了魂灵的无声哀嚎,

    “这幽冥山谷,这广袤阴土……不过是冥界的皮毛,是亡魂飘荡、鬼物滋生的外层荒地罢了。”

    她停在鬼门关前,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触碰冰冷的青铜门板。

    门板上一个滴血的头颅突然发出无声的尖叫,面孔因极致的恐惧而扭曲。

    孟婆枯槁的手掌缓缓贴上玄铁门扉,那嵌在门板上的狰狞头颅骤然噤声,青面獠牙定格成蜡像般的僵硬轮廓,眼窝深处翻涌的怨魂戾火霎时熄灭,只余下凝固在面皮褶皱里的永恒绝望。

    那是千万载困缚于此的亡魂才懂的寂灭神情。

    “过了这道门,方算踏入幽冥地界。”

    她的声线似老树皮摩擦铜钲,在空荡荡的黄泉道上荡起回音。

    话音未落,佝偻的身形竟如惊鸿般旋过,满头霜白长发无风自动,原本浑浊如蒙尘古镜的眼珠突然迸射寒芒,那是两簇在瞳孔深处跳跃的幽冥鬼火。

    独孤信下意识攥紧手掌,抱拳道:

    “晚辈斗胆,敢问前辈,何为真正的冥界?”

    他凝视着孟婆袍角翻卷的阴风,注意到那些缠绕的黑气里竟隐约有泣血的人脸在沉浮。

    “鬼门关后,便是十八层地狱的修罗场。”

    孟婆枯指叩响门板,玄铁发出沉闷的嗡鸣,像是唤醒了沉睡的远古巨兽。

    她望着门后蒸腾的黑雾,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诵经般的肃穆颤音:

    “前十层地狱各有阎罗坐镇,他们手持生死簿,脚踏轮回盘,掌刑狱业火以惩恶,断因果丝线以判生,司六道轮回以渡魂。”

    阴风卷起她额前的白发,露出沟壑纵横的额角,那里似乎有道淡金色的疤痕在微光中若隐若现。

    “每一位阎罗……”

    她的语气忽而沉得像浸了冰水,

    “皆在九幽血海中历过万劫,于忘川河畔参透生死玄关。他们掌心翻覆间,能让恶鬼化作金莲,亦能让善魂堕入阿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衣过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衣过客并收藏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