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正如秦士忠所说的一样,当所谓的“边界”开始出现时,灾难便已经开始变得不可控制。
一架又一架的战机掠过边界的上空,尝试用各种方法去摧毁那条被规则扭曲的边界,但很显然,这一切基于经典物理学的攻击手段都不会对边界奏效。
边界仍然在不断蔓延,就像是某种在地面上蔓延的洪水,侵蚀着周边的一切。
而当边界的规模扩展到足够大时,它的“边缘影响”终于也开始出现。
“边界附近的引力常数开始发生变化了。”
“这条边界-——与其说是边界,不如说是一个被撕裂的、改变了形态的高维通道,它正在向外扩散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
“规则扩散的速度很慢,但它会不断加速。”
“我们必须想办法将这个通道重新限制起来。”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里建设一个巨型限制器,但时间上.”
说到这里,张黎明的眉头皱了起来。
按照目前通过“电磁波无反射区”勾勒出来的形状来看,边界的范围正在以每小时1.05倍左右的速度扩大。
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一天的时间,边界的覆盖范围就会扩大两倍以上。
一周之内,受边界影响的区域,就会从目前的方圆10米,达到10公里以上。
这么大的区域,想要“限制”,就只能依靠限制器阵列。
而部署一个10公里规模的限制器
“时间上不可能来得及。”
一旁的安迪眉头紧皱地开口说道:
“从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个边界——或者说用更准确的方法来说,叫‘高维溢流’,它的扩散是不可控的。”
“不仅仅是扩散的速度不可控,扩散的方向性也不可控。”
“就算我们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你们的确拥有在7天之内完成限制器阵列部署的能力,也不能保证整个限制器阵列正好能把这些高维溢流全部覆盖。”
“我们需要的规模余量是极为恐怖的——按照现在的工业能力去计算,哪怕倾尽整个世界所有国家的力量,都不太可能”
“你们做不到,不代表我们做不到。”
张黎明抬手打断了安迪。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必须想办法解决。”
“要不然你打算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这片所谓的‘溢流’继续扩张吗?”
“这也是可选的选择之一。”
安迪的表情相当严肃,没有一丝玩笑的意味。
“我们判断,高维溢流并不是无限扩张的,它应该有一个固定的能量来源。”
“这个能量来源绝对不是凭空产生的——很有可能,与我们投入到高维通道中的那个CKC晶体有关。”
“但CKC晶体本身蕴含的负能量规模并不大,它不可能维持这片溢流太长时间。”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到达一定阈值后,这片溢流就会停止扩散。”
“它会以某种方式稳定在这片荒漠上,不会给任何人造成麻烦”
“你说话的方式越来越像你们的领导了。”
张黎明对着安迪翻了个白眼,随后反问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们其实没有给任何人造成麻烦?”
“你的意思是,这次实验造成的后果,你们完全可以自己承担?”
“事实上是这样的。”
安迪点头回答道:
“在我看来,你们有点反应过度。”
“探索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至少现在,风险还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
安迪的话说完,张黎明一时也陷入了沉默。
确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片溢流最可能的解决,就是以一定的限度稳定在固定的区域之内。
这不是什么基于“以太论”的推测,而是基于秦士忠的叙述、基于林序这只蝴蝶从另一个世界带回来的信息做出的合理推断。
如果情况符合预期,那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这片溢流置之不顾。
甚至于,在溢流扩散的过程中,还能组织研究力量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从探索中得到的信息,对未来的限制器阵列技术、高维适应性技术发展,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
但问题来了。
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如果溢流的发展偏离轨道、而人类的处理速度稍稍滞后,以至于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控制
那么带来的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这是一个抉择。
抉择要不要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一个未知的、未必会兑现的风险中去。
假设要对这片溢流进行控制,那就意味着,罗布泊的限制器阵列项目必然要被押后。
资源是有限的。
张黎明意识到,这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架又一架的战机掠过边界的上空,尝试用各种方法去摧毁那条被规则扭曲的边界,但很显然,这一切基于经典物理学的攻击手段都不会对边界奏效。
边界仍然在不断蔓延,就像是某种在地面上蔓延的洪水,侵蚀着周边的一切。
而当边界的规模扩展到足够大时,它的“边缘影响”终于也开始出现。
“边界附近的引力常数开始发生变化了。”
“这条边界-——与其说是边界,不如说是一个被撕裂的、改变了形态的高维通道,它正在向外扩散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
“规则扩散的速度很慢,但它会不断加速。”
“我们必须想办法将这个通道重新限制起来。”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里建设一个巨型限制器,但时间上.”
说到这里,张黎明的眉头皱了起来。
按照目前通过“电磁波无反射区”勾勒出来的形状来看,边界的范围正在以每小时1.05倍左右的速度扩大。
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一天的时间,边界的覆盖范围就会扩大两倍以上。
一周之内,受边界影响的区域,就会从目前的方圆10米,达到10公里以上。
这么大的区域,想要“限制”,就只能依靠限制器阵列。
而部署一个10公里规模的限制器
“时间上不可能来得及。”
一旁的安迪眉头紧皱地开口说道:
“从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个边界——或者说用更准确的方法来说,叫‘高维溢流’,它的扩散是不可控的。”
“不仅仅是扩散的速度不可控,扩散的方向性也不可控。”
“就算我们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你们的确拥有在7天之内完成限制器阵列部署的能力,也不能保证整个限制器阵列正好能把这些高维溢流全部覆盖。”
“我们需要的规模余量是极为恐怖的——按照现在的工业能力去计算,哪怕倾尽整个世界所有国家的力量,都不太可能”
“你们做不到,不代表我们做不到。”
张黎明抬手打断了安迪。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必须想办法解决。”
“要不然你打算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这片所谓的‘溢流’继续扩张吗?”
“这也是可选的选择之一。”
安迪的表情相当严肃,没有一丝玩笑的意味。
“我们判断,高维溢流并不是无限扩张的,它应该有一个固定的能量来源。”
“这个能量来源绝对不是凭空产生的——很有可能,与我们投入到高维通道中的那个CKC晶体有关。”
“但CKC晶体本身蕴含的负能量规模并不大,它不可能维持这片溢流太长时间。”
“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到达一定阈值后,这片溢流就会停止扩散。”
“它会以某种方式稳定在这片荒漠上,不会给任何人造成麻烦”
“你说话的方式越来越像你们的领导了。”
张黎明对着安迪翻了个白眼,随后反问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们其实没有给任何人造成麻烦?”
“你的意思是,这次实验造成的后果,你们完全可以自己承担?”
“事实上是这样的。”
安迪点头回答道:
“在我看来,你们有点反应过度。”
“探索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至少现在,风险还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
安迪的话说完,张黎明一时也陷入了沉默。
确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片溢流最可能的解决,就是以一定的限度稳定在固定的区域之内。
这不是什么基于“以太论”的推测,而是基于秦士忠的叙述、基于林序这只蝴蝶从另一个世界带回来的信息做出的合理推断。
如果情况符合预期,那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这片溢流置之不顾。
甚至于,在溢流扩散的过程中,还能组织研究力量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从探索中得到的信息,对未来的限制器阵列技术、高维适应性技术发展,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
但问题来了。
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如果溢流的发展偏离轨道、而人类的处理速度稍稍滞后,以至于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控制
那么带来的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这是一个抉择。
抉择要不要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一个未知的、未必会兑现的风险中去。
假设要对这片溢流进行控制,那就意味着,罗布泊的限制器阵列项目必然要被押后。
资源是有限的。
张黎明意识到,这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