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约瑟夫这回手伸得可有点长了,巴依王朝都快成他们后院了!”

    杨耿光说着,把一份文件递到了张元初面前。

    这几个月,约瑟夫明面上不动声色,背地里可没少动作。

    王朝里已经有不少人倒向毛熊,甚至冒出了一个亲他们的党派。

    “呵,胃口不小嘛。巴依跟我们接壤,他也敢乱伸手?”

    张元初扫了两眼,不屑地把文件扔到一旁。

    “咱们要不要插一手管管?”杨耿光试探着问道。

    “管?现在管什么?”张元初冷哼一声,嘴角一勾:“这些年我都快憋坏了,要玩就玩票大的。

    先看看花旗国那边什么反应,我就不信小杜能坐视约瑟夫在巴依这么放肆。”

    “我估计,小杜接下来就要宣布加大对巴唯的扶持了。”

    “既然两边都下了注,那我们就在旁边坐庄,看这一局谁能笑到最后!”

    张元初说着,心里暗暗盘算,这两个老东西没一个安分的。

    小杜之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现在肯定急着挽回局面。就是不知道,他这次会从哪里下手。

    杨耿光刚想接话,李德林就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哟,啥喜事啊,嘴角都快咧叉了!”李德林一进门就冲着张元初打趣。

    “得得得,你这老家伙,没大没小的。”张元初点上烟,笑骂道:“有事说事,没事我可赶人了啊。”

    “哈哈哈,当然有事。”李德林笑着把文件递了过去,“这是下一年的军费预算,你给看看有什么问题。”

    张元初接过报表,扫了一眼就惊得瞪大了眼:“两百八十多亿!陆军这是要干啥啊?

    去年全军总开支也才三百亿出头,现在你们一家就要两百八十多亿?这要是再加上海空,不得奔着五百亿去了?”

    “没办法啊,新坦克、新步枪、新单兵装备换装都要钱,还有士兵伙食补贴和军饷也都涨了……杂七杂八加起来,差不多两百八十六亿。”

    李德林也很无奈,这数字是陆军参谋部那边算出来的。

    现在不光是装备要换代,士兵待遇也得跟上。

    以前当兵,基本军饷其实不高,普通士兵一个月也就十来块钱,新兵才六到八块。

    好处是伤残、阵亡和退役的补贴高。

    现在外面老百姓月收入都三四十华元了,部队待遇自然得提一提。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涨,主要针对服役两年以上的老兵,新兵待遇暂时不变。

    张元初对栗县研究所的新装备有所耳闻。

    新步枪改用中间威力弹,口径虽然小了,但威力和稳定性都不差,更适应现代战场。

    而新坦克就更厉害了!

    虽然主炮口径没变,但换装了复合装甲,防护能力大幅提升。

    还内置了无线电系统,能直接呼叫空中支援,实现空地协同作战。

    说到武器更新,就不得不提M42通用机枪。

    这枪火力是猛,但实在太耗弹药,北方重装集团军用着还行,可南方轻装部队、丛林旅和海军陆战队就吃不消了。

    后来军方就要求设计一款既能火力支援,又不过分依赖后勤的班用机枪。

    这可把设计师难坏了,又要猛又要省,还要能下放到班,这不是难为人吗?

    后来他们从M42身上找到灵感,保持口径不变,加长弹壳增加装药量,优化内部结构。

    前面加个两脚架,就能当班用机枪,紧急时架上三脚架,又能当重机枪用。

    新枪射速降到每分钟四百发,但威力和可靠性都更高,后勤压力也小多了。

    张元初觉得这枪有点像过渡产品,乍看有点PK机枪的影子,细看又不太像。

    看完报告,张元初唰唰签上名字,把文件递回给李德林:“行吧,反正快年底了,抓紧把事办完。”

    “是!”

    ........

    西南云山深处

    “天马计划”和“云计划”从立项至今,已经推进了好几年。

    进展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一方面,晶体管计算机经过不断改进,算是达到了它的巅峰。

    说得好听是巅峰,说得直白点,就是已经没多少提升空间了。

    好处是,计算速度比之前的电子管计算机快了一大截。

    坏处是,这也意味着技术到头了。

    另一方面,导弹的精度问题依旧棘手。

    两年前,导弹在五百五十公里内命中率还不错。

    可两年过去,最大精确射程只提到六百三十公里,再远就保证不了精度。

    想尽办法也突破不了,让人头疼。

    不过也有亮点,月兔计划研发的火箭发动机被移植到导弹上,阴差阳错搞出了射程四千多公里的型号。

    放在这个时代,这数据已经相当惊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抗战:大陆第一悍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烟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烟灰并收藏抗战:大陆第一悍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