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正殿内,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只有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嬴政伏在堆满文书的御案后,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奏章。

    他明显感觉到,自从文书从笨重繁多的竹简木牍换成轻便的纸张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

    以前需要几个宦官才能抬动的一堆竹简,如今其内容可能只需几十张纸就能清晰记录,字迹也更加工整规范,阅读起来省力不少,批阅时的心情自然也舒畅了许多。

    赵凌接见完任嚣,悄无声息地回到了正殿,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

    嬴政头也没抬,仿佛脑后长眼般,淡淡地问了一句“如何?任嚣此人,可还堪用?”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赵凌走到嬴政身后,语气轻松却带着笃定“自然能用。父皇您亲自挑选、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儿臣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这话里带着几分对父亲眼光的恭维,他日常拍老父亲马屁,都已经习惯了。

    嬴政闻言,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笔下未停,说道“你倒是舍得下本钱,亲自跑到城门口去迎接他,这排场和面子可是给得足足的。”

    “你这可是相当于当着咸阳城所有百姓和文武百官的面,宣告你要重用他。就不怕他因此沾沾自喜,将来居功自傲,尾大不掉?”

    赵凌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丝自信乃至傲然的笑容“居功自傲?那也得看是在谁面前。”

    “他在百越那些蛮夷面前怎么傲气都行,但在朕面前……”&nbp;赵凌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就得永远记住,该跪着的时候,绝不能站着!”

    身为大秦的皇帝,赵凌骨子里就带着俯瞰天下的气势,自信能掌控一切。

    他根本不相信有自己压制不住的臣子。

    拿捏一个边关将领任嚣,在他看来,不过是手到擒来的小事一桩。

    嬴政听到这话,笔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光芒。

    他从赵凌身上,看到了几分自己当年的霸气和掌控力。

    确实,赵凌既然敢用任嚣,就必然有能牢牢握住缰绳,不让他脱缰的手段。

    从之前赵凌处理西文彦、王绾、冯去疾等老臣,以及平衡朝堂各派势力的手腕来看,他这个儿子驾驭臣下的能力,已然是一流水准。

    嬴政继续看着手中的文书,似乎随口又问“那三卷兵书,《兵略训》、《便宜十六策》还有《太白阴经》,你已经给任嚣了?”

    偏殿之中绝无密探,但嬴政仿佛亲眼所见般,准确地道出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赵凌并不意外父亲能猜到,点头承认“是,送给他了。良将配宝刃,希望能助他更好地镇守南疆。”

    嬴政笑了笑,接着问道“那你是如何敲打他的?总不能光给甜枣,不给点提醒吧?”

    他深知驭下之道在于恩威并施。

    赵凌便把自己如何用一杯普通的醒酒茶,假称是太医令夏无且配置的、能让人三日后痴傻的奇药,吓得任嚣魂飞魄散,当做趣事简要说了一遍。

    嬴政听完,不禁失笑,摇了摇头叹道“你这小子还真是……贪玩。”

    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却也有一丝纵容。

    其实,就算赵凌不搞这一出,任嚣也绝对不敢起二心。

    任嚣的妻儿父母全都住在咸阳,等于是握在皇帝手里的人质,赵凌早已用最实际的方式拿捏住了他的命脉。

    不过,经过这么一番惊心动魄的“吓唬”,无疑会让任嚣更加刻骨铭心地认识到什么是帝王心术,对赵凌这位年轻新皇的敬畏之心会变得更重,以后办事自然会更加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逾越。

    这时,嬴政拿起一份关于军队调动的文书,抬起头,目光严肃地看向赵凌,问道“你打算彻底改变大秦实行了上百年的军制?”

    这显然是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

    赵凌迎上父亲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是的,父皇。如今天下归一,四海臣服,外部已无强敌。养着数量过于庞大的常备军,不仅耗费巨大国力,也容易滋生内部问题。所以儿臣今日在朝堂上,已经决定裁撤南岭边防军十五万,只保留五万精锐镇守关隘,足以应对百越。”

    嬴政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解释下去。

    他知道儿子此举背后必有更深远的考量。

    赵凌整理了一下思绪,详细阐述道“大秦依靠军功授爵制崛起,此制度让我们的将士作战勇猛无比,为了军功可以舍生忘死。但这套制度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它太过于血腥和功利,使得军队的行为有时显得残暴,这让原六国的百姓感到无比恐惧和憎恨。这也是为什么天下统一后,六国旧地的反抗声音始终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嬴政的眉头微微皱起,这番言论,吕不韦说过!

    《吕氏春秋》之中亦有相关的记载。

    哪怕嬴政跟吕不韦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夏山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山河并收藏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