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印上大秦的思想钢印(1/2)
嬴政站在囹圄的操场上,注视着眼前这令人震撼的一幕。
成百上千的囚徒整齐列队,他们的衣着虽然朴素,但都干净整洁,与嬴政印象中衣衫褴褛,戴着沉重镣铐的囚犯形象相去甚远。
“大秦万年!陛下万岁!”囚徒们的呐喊声在囹圄上空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
这些声音中,有些铿锵有力,有些略显迟疑,但无一例外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口号。
嬴政有些好奇地望着夏黄公“夏郡守!他们这是……”
夏黄公拂须笑道,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此乃廷尉下达的国策!囹圄之中的囚徒需得每日在思想上进行改正!如今大秦每一处囹圄皆是如此!”
“每日?”嬴政盯着夏黄公,嘴角微扬,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正是!每日!”夏黄公认真地点头。
嬴政曾为始皇帝,如何不知让囚徒日复一日地说这样的话,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只是他们之前没想到过这个方法罢了。
直接让囚徒去修长城,修宫殿,累死饿死反倒更直接。
廷尉下达的政令,却处处透着赵凌的风格,这让他不禁莞尔。
他哪知道,赵凌这个穿越者是知道怎么对付犯人的。
说难听一点,在这个时代,哪怕是杀人犯,也算不得罪大恶极。
常年的战争,谁是无辜之人?
谁的手上又沾满了鲜血?
作为统治者,赵凌要的是战争结束之后的和平,要的是天下黔首思想上的服从和对大秦的归属感。
除了这些口号,囹圄之中,每两日还有思想课!
教那些囚徒忠君爱国,教他们仁义道德。
长期以往,自有成效。
嬴政他们就在旁边看着。
狱掾讲完话,囚徒们的思想工作也做完了,便在牢隶臣的带领之下分批次前往各大厂房。
也有被带出去劳作的,只是出去劳作之人,便需要戴上脚链了,由军营再派出材官进行监督。
夏黄公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厂房外。
这是一间宽敞的工坊,阳光从高大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工作台,囚徒们正专注地编织竹制用具。
他们的动作娴熟,神情专注,若不是身上的囚服,几乎与普通工匠无异。
“这些都是南阳特产的毛竹。”夏黄公站在一旁解释道,“经过处理后,可以编织成各种日用器具。这些成品会由少府统一收购,一部分供给军方,一部分在市面上销售,如此也不枉费那么多的粮食。”
这囹圄都是囚徒们修建的,对朝廷而言,几乎是不花成本的。
现在将他们关押在此,他们还要劳作,并且能进行思想上的改造,今后依旧是大秦的子民,这岂不比让他们死在修长城修宫殿的路上要强吗?
嬴政仔细观察着囚徒们的工作。
他们两人一组,一个负责劈竹,一个负责编织,配合默契。
旁边有几个技艺娴熟的囚徒在指导新手,耐心地示范每一个步骤。
“这些囚徒中,有些原本就是手艺人,有些则是从零学起。”夏黄公继续说道,“陛下特意下令,要让每个囚徒在服刑期间至少掌握一门手艺。”
另一个房间里。
百余名囚徒正在学习识字。一个年轻的狱吏在黑板上写着简单的字词,囚徒们跟着朗读、摹写。
嬴政注意到,这些囚徒中不乏年纪较大者,他们皱着眉头,吃力地握着毛笔,但神情却异常认真。
“识字也是必修课。”夏黄公说,"陛下认为,只有明事理、知廉耻,才能真正改过自新。"
穿过厂房,他们来到一处露天场地。这里有一群囚徒正在练习武艺,指导他们的赫然是几名退役的老兵。
拳脚生风,呼喝有声,场面颇为壮观。
“这些是即将刑满释放的囚徒。”夏黄公解释道,“他们中有些原本就是军人,有些则是因为身手不错被选来练习武艺。出狱后,可以选择加入材官,或者去给人做护卫。”
嬴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注意到,这些囚徒虽然还在服刑,但眼中已经有了光彩,那是希望的光芒。
夏黄公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也是用心良苦啊,让这些囚徒在囹圄之中学会一技之长,今后刑满释放,也不至于因无法维持生计而再犯罪。”
嬴政也是点头“陛下深谋远虑,实在圣明!”
这一刻,嬴政也是看明白了,赵凌并不是头脑发热,端着什么仁义便搞出这个新囹圄。
他是每一步都有想到。
从思想改造到技能培训,从识字教育到出路安排,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赵凌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或许真的只有仙人托梦,天佑大秦!这才能解释得通。
夕阳西下,囚徒们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百上千的囚徒整齐列队,他们的衣着虽然朴素,但都干净整洁,与嬴政印象中衣衫褴褛,戴着沉重镣铐的囚犯形象相去甚远。
“大秦万年!陛下万岁!”囚徒们的呐喊声在囹圄上空回荡,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
这些声音中,有些铿锵有力,有些略显迟疑,但无一例外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口号。
嬴政有些好奇地望着夏黄公“夏郡守!他们这是……”
夏黄公拂须笑道,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此乃廷尉下达的国策!囹圄之中的囚徒需得每日在思想上进行改正!如今大秦每一处囹圄皆是如此!”
“每日?”嬴政盯着夏黄公,嘴角微扬,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正是!每日!”夏黄公认真地点头。
嬴政曾为始皇帝,如何不知让囚徒日复一日地说这样的话,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只是他们之前没想到过这个方法罢了。
直接让囚徒去修长城,修宫殿,累死饿死反倒更直接。
廷尉下达的政令,却处处透着赵凌的风格,这让他不禁莞尔。
他哪知道,赵凌这个穿越者是知道怎么对付犯人的。
说难听一点,在这个时代,哪怕是杀人犯,也算不得罪大恶极。
常年的战争,谁是无辜之人?
谁的手上又沾满了鲜血?
作为统治者,赵凌要的是战争结束之后的和平,要的是天下黔首思想上的服从和对大秦的归属感。
除了这些口号,囹圄之中,每两日还有思想课!
教那些囚徒忠君爱国,教他们仁义道德。
长期以往,自有成效。
嬴政他们就在旁边看着。
狱掾讲完话,囚徒们的思想工作也做完了,便在牢隶臣的带领之下分批次前往各大厂房。
也有被带出去劳作的,只是出去劳作之人,便需要戴上脚链了,由军营再派出材官进行监督。
夏黄公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厂房外。
这是一间宽敞的工坊,阳光从高大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工作台,囚徒们正专注地编织竹制用具。
他们的动作娴熟,神情专注,若不是身上的囚服,几乎与普通工匠无异。
“这些都是南阳特产的毛竹。”夏黄公站在一旁解释道,“经过处理后,可以编织成各种日用器具。这些成品会由少府统一收购,一部分供给军方,一部分在市面上销售,如此也不枉费那么多的粮食。”
这囹圄都是囚徒们修建的,对朝廷而言,几乎是不花成本的。
现在将他们关押在此,他们还要劳作,并且能进行思想上的改造,今后依旧是大秦的子民,这岂不比让他们死在修长城修宫殿的路上要强吗?
嬴政仔细观察着囚徒们的工作。
他们两人一组,一个负责劈竹,一个负责编织,配合默契。
旁边有几个技艺娴熟的囚徒在指导新手,耐心地示范每一个步骤。
“这些囚徒中,有些原本就是手艺人,有些则是从零学起。”夏黄公继续说道,“陛下特意下令,要让每个囚徒在服刑期间至少掌握一门手艺。”
另一个房间里。
百余名囚徒正在学习识字。一个年轻的狱吏在黑板上写着简单的字词,囚徒们跟着朗读、摹写。
嬴政注意到,这些囚徒中不乏年纪较大者,他们皱着眉头,吃力地握着毛笔,但神情却异常认真。
“识字也是必修课。”夏黄公说,"陛下认为,只有明事理、知廉耻,才能真正改过自新。"
穿过厂房,他们来到一处露天场地。这里有一群囚徒正在练习武艺,指导他们的赫然是几名退役的老兵。
拳脚生风,呼喝有声,场面颇为壮观。
“这些是即将刑满释放的囚徒。”夏黄公解释道,“他们中有些原本就是军人,有些则是因为身手不错被选来练习武艺。出狱后,可以选择加入材官,或者去给人做护卫。”
嬴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注意到,这些囚徒虽然还在服刑,但眼中已经有了光彩,那是希望的光芒。
夏黄公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也是用心良苦啊,让这些囚徒在囹圄之中学会一技之长,今后刑满释放,也不至于因无法维持生计而再犯罪。”
嬴政也是点头“陛下深谋远虑,实在圣明!”
这一刻,嬴政也是看明白了,赵凌并不是头脑发热,端着什么仁义便搞出这个新囹圄。
他是每一步都有想到。
从思想改造到技能培训,从识字教育到出路安排,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赵凌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或许真的只有仙人托梦,天佑大秦!这才能解释得通。
夕阳西下,囚徒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