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将军,我军斥候抓获了一名汉军探子,此人自称是董卓派来的信使,号称贾诩,请问将军该如何处置!”

    正当武临苦恼之际,帐外传来一道急促喊声。

    只听“哗啦一声!”一声,一名身形高大,全身披甲的侍卫,满是慌张的跑了进来。

    侍卫十分顺溜的跪在地上,低着头,静静等待着武临下达指示。

    “咦?”

    武临疑惑的发出一声惊讶,愣了片刻后才缓过来,大声惊呼道;

    “你再说一遍,来是何人?”

    侍卫听闻武临这般激动,连声音都提高了许多,顿时大为不解,但还是本本分分回道;

    “将军,汉军使者声称从城中而来,有重大军务传达!”

    武临噌的一下直起身形,眼睛直直盯着匍匐在地的侍卫,看了半晌后,忽然轻笑一声道;

    “可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看来董卓也不愿为汉军鞠躬尽瘁啊!”

    感叹一句后,又突然拍手笑道;

    “如此看来朝廷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唯一忠心的皇甫嵩都被打残了,其余军阀早就心生叛逆之心,大事将成啊!”

    武临对侍卫轻飘飘扔下一句,“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既然是城中来客,可要好生招待,万不可怠慢了贤士,今日夜深人倦,他日有闲当接待之!”

    侍卫不解其意,十分犹豫的看了武临一眼,见自家将军毫不在意模样,也是知趣的讪讪退出大帐。

    武临说完后便自顾自坐下,也没有再去关心侍卫反应,从案牍上纷杂文件中,抽出一张空白信纸。

    接着伸手从右侧抓起毛笔,只听“刷刷刷!”声响。

    武临大为喜悦的放下毛笔,然后小心翼翼,用特殊制造的印泥密封好,双手按在案牍上压实。

    做完这一切,武临刚想对账外呼喊,便见数道急匆匆身影,气冲冲的窜进了主账。

    武临抬头一看,赫然是程昱协同典韦、徐晃、石东等诸将进来,众人还未曾落座,石东便气愤愤喊道:

    “可恶,实在太可恶了,这些草莽流寇不足为伍!

    如今汉军连连战败,皇甫嵩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哪里有胆子偷袭几十万大军后方。

    张曼成这群狗贼,居然在如此关键时刻推三阻四,各种推诿,倘若耽误了战机,本司马定亲率大军斩杀此寮!”

    石东此刻真的气恼,当着魏延、管亥等编外的黄巾军破口大骂,他们自是感到脸色无光,均是无地自容的低下了头。

    有人带头,典韦、太史慈等人也忍不了了,好似找到了一个泄愤口,纷纷对着其余黄巾军渠帅隔空打骂。

    程昱转身看了一眼若无其事的武临,又望了望一群义愤填膺的将领,哪里敢出来吸引火力。

    他在军中职位本就不太高,此刻就连武临都默不作声,他心中虽有许多疑问要说,面对这般诡异场面也只好无奈退下。

    大概一盏茶时间后,众将骂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冒烟了,把心中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后,心情冷静下来才意识到自己失言。

    他们见武临正碰若无人的整理混乱案牍,只见一封刚封好信件,其封面上的墨子还未干,异常明晃晃的排放在桌子上。

    诸位将领不知其意,而心思敏锐的程昱却是恍然大悟,眼睛十分明亮,轻舒一口气后,一瞬间心中大定,对武临投去了极为深邃目光。

    武临见众人偃旗息鼓,场中陷入了异常诡异的沉寂,才缓缓抬头环视一脸尴尬的诸将,语气非常淡然说道;

    “诸位稍安勿躁,不过些跳梁小丑罢了,不足为虑!

    我军军容强盛,兵强马壮,精兵十几万战将数十员。

    汉朝已经日暮西山,朝廷号召天下雄兵北上擒王,响应者寥寥无几,气数已尽也!

    本将军能屡次击溃汉军精锐,剩余溃军人心惶惶,不堪一击,巨鹿城破兵少,不出三日便可攻破。

    即使只有我们一支军抗击汉军,一群自保不足,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军如何能抵挡我麾下雄兵,可见天下大势不可违逆!”

    武临一番慷慨陈词,令帐中战将皆是感到热血澎湃,他们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句,

    ‘先入神都为王!’的激昂口号,无不顿时站直身子,面色肃穆的望着一脸淡定的武临。

    程昱也及时站出来说道:“将军腹有良谋,才情富足,时势造英雄,当为天下屈指可数的雄主。

    属下听闻巨鹿派出辨士,恐怕是为了解除巨鹿之危而来,不知将军可有定计?

    若又不惑支出,属下自认为兼通经史,陈述弊端,不知能否献上一计?”

    武临淡淡看了一脸诚恳的程昱,其他人也是屏气凝神,深知此刻关乎今后决策,决定了天下局势如何变动,也深深影响这片土地上所有人命运。

    武临拿起案牍上的信件,一边放在手中轻轻摩擦着,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此事本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东汉之乱世黄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用户140784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用户1407842并收藏东汉之乱世黄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