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献策的,有求知的,有为撰写小报消息而来的,还有只为看匠人与监生之组合的……

    人潮汹涌,甚是热闹。

    在此等氛围下,朝廷这次的治河之举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那就丢大人了!

    ……

    五月十二日,近午时。

    新任河漕总督潘季驯终于来到了京师,他接到皇帝口谕,小万历下午就要见他。

    而沈念也被安排为起居注官。

    将在小万历召对潘季驯时,侍于一侧,详细记录。

    ……

    午后,文华殿内。

    身穿一袭绯色官袍的潘季驯来到大殿内。

    “臣潘季驯参见陛下!”潘季驯跪在地上行礼。

    “潘卿,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小万历笑着说道。

    此乃沈念第一次见潘季驯。

    后者身材中等,肤色略黑,两个眸子非常明亮。

    潘季驯站起身,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京师安澜大会之情况,臣皆已知晓。朝廷如此重视此次治河,臣定当竭尽全力,使得大河安澜,漕运通达!”

    潘季驯说此话时,带着一丝哽咽。

    往昔治河,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一旦有洪涝灾害,治河者还要第一个站出来受惩。

    而这次。

    朝廷将银钱给足了,将人才找齐了,将治河匠人们的地位也提高了。

    前期筹备如此到位。

    潘季驯自然要倾尽全力将治河进行到底,将每一文钱都花到实处。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

    “潘卿,接下来安澜大会如何进行,便是你的任务了。接下来,治河细则如何定,一百万两白银如何花,需要制造什么样的治河器具,需要多少个衙门的官员协同,朕与内阁六部都全力配合你!”

    “如果一百万两不够,只要有成果,尽管开口向朕要钱,朝廷会将此事当成目前的新政第一要务!”

    ……

    潘季驯红着眼眶,一脸感动。

    朝廷如此信任他,他自然要全力治河。

    “陛下放心,三年之内,此次,臣必能使得大河安澜、漕运通达,大明二十年内,再无河患!”

    “朕相信你!”小万历挺着胸膛,高声说道。

    ……

    五月十三日,常朝朝会之后。

    小万历带着潘季驯一起来到安澜大会展会。

    小万历先是命人赠匠人与监生们糕点,然后便与潘季驯一起在展会上转了一圈。

    那日住在国子监杂役小院的匠人们,发现那个与他们一起吃晚饭的“官家公子”竟然就是当今皇帝,不由得甚是兴奋。

    待回乡之后。

    他们说出此番经历,便足以让十里八乡的官员胥吏、地痞恶霸都不敢欺负他们。

    随后。

    安澜大会的掌控权便转移到潘季驯手中。

    拥有多次治河经验的他。

    比任何人都知晓什么样的治河器物有用,什么样的治河经验值得记录在册,什么样的河工、漕工值得擢升,任河漕上的管事。

    潘季驯务实且拼。

    四更天便带着数名河漕官员出现在棋盘街的安澜展会上。

    他用了两日,将五百多项治河发明全都巡视了一遍。

    其中。

    对上百件治河器具都提出了改良建议,而他也记录了满满一本子治河之策。

    张居正一直推崇潘季驯。

    便是因为他这种务实的为官之道与视治河为毕生使命的人生追求。

    这几日。

    国子监的监生们也受益匪浅。

    他们知晓了河工漕工的不易,知晓了大河的狂暴无情,知晓了本以为是“奇技淫巧”登不上台面的发明实为大学问,可以减少许多河工、漕工伤亡。

    甚至有监生对治河治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后准备以此为业。

    这几日。

    潘季驯唯一做的一件私事,就是请工部尚书郭朝宾、工部左侍郎李幼孜与沈念吃了一顿饭。

    此次筹备甚是周全。

    特别是“匠人为主,监生为辅”的想法,足以使得无数匠户抬起头,看到人生的盼头,看到生活的希望。

    这些都是潘季驯一个人做不到的。

    ……

    五月十八日。

    安澜大会第二阶段“论治河之策”开始。

    一众擅于治河的官员胥吏、河工、漕工,齐聚工部衙门,他们将在此展开长达五日的长会,讨论此次治河的具体措施。

    往昔。

    在京师举办这样的会议都会有内阁阁臣与宦官参与,需一日一报,使得皇帝知晓。

    但这次,小万历彻底放权。

    治河事宜,皆由潘季驯做主,六部主事参会,听候潘季驯差遣。

    工部只需维护好棋盘街上的展会以及使得参会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上官不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官不水并收藏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