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重现顾氏荣光,大变迁!(求月票)(3/4)
但在这一刻却又传得极远。
因为所有听到这个数字之人都不由自主的念叨起了这个数字,且越传越远!
“五石三斗?!”
“天爷啊!”
现场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炸雷!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无法抑制的、海啸般的惊呼声!
田埂边的百姓们彻底沸腾了!
“五石?!俺没听错吧?是五石?!!”
“麦子好年景也不过一石多,这这玉米竟是五倍之多?!”
“神物!当真是神物啊!!”
“太傅大人真真是天神下凡,给俺们送救命粮来了啊!!”
许多老农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有人当场就朝着顾瑾和皇宫的方向跪拜下去,口中念念有词,感激着上苍和带来这祥瑞的太傅。
吕蒙正等官员同样震撼莫名,他们互相看着,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无比的惊骇和狂喜。
他们比百姓更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宋的粮仓将前所未有的充实,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北伐辽东的军粮有了坚实的保障,意味着一个盛世的基石正在被奠定!
这又怎么不值得让他们欣喜?
其实对于很多大臣而言,愿意驰骋在朝堂之上,并非是单纯的为了荣华富贵。
尤其是在当前的庙堂。
其实如今愿意跟随在顾瑾麾下的很多人,都在渴望着能够与顾氏再次打造出一个非凡的盛世来。
若是单纯的只为了荣华富贵,他们是不可能会选择追随注重吏治的顾氏的。
天下分裂
再加上当前僵持的局势。
这原本让很多人都觉着此生已经无法再去追求这个理想了,但如今这玉米的出现,终是让很多人都看到了一丝曙光。
——包括顾瑾。
此时的他,甚至就连眼眶都已经红了。
一国之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
包括整个顾氏的重担,同样也是如此。
顾瑾是清楚自己的能力的。
当真正开始去承担这份重担之后,他才一点点的意识到自己与历代先人们的差距。
这种变化,自是让他心中那份一统天下的执念淡去了几份。
而如今……这玉米,于他而言,也是一道曙光。
也许这一生……他还能做成不少事。
当天,顾瑾命人制作了许多玉米饼,分发给百姓。
他正是藉此向民众宣传玉米及其价值!
效果之显著,出乎意料。
仅仅一天之内,整个开封城便传得沸沸扬扬。
尽管玉米饼的口感并不算好,但在它所代表的冲击之下,竟被捧上了天。
而它真正的产量,更是让人震惊。
除此之外——
无论是玉米的秧苗,还是剥去颗粒的玉米棒,一切都迅速成为开封城中的热点话题,甚至还在无形之间推动了所有人对于大海的探索欲。
上至朝堂官员,下至街巷百姓,无人不在议论此事。
众人无不期盼太傅何时能将此物推广于民间。
随着开封城中的商人们陆续离去,
这个消息也极快地传遍天下。
——九州为之震动。
这与战事的消息截然不同。
民以食为天,百姓以农耕为本。
纵使是九州的商业再怎么发展,但农为本的理念却始终都未曾有过改变。
这玉米的产量,包括其作物的种种作用。
都值得任何地方的百姓们关注!
整个顾氏的声望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恢复到了巅峰,甚至都有了昔年两汉时期最为鼎盛时期的那种感觉。
这并非是从战场上、从庙堂上获得的声望。
而是最原始的声望。
那就是天下百姓们的支持!
纵使顾瑾还没有将这些东西彻底推广开来,但这种气氛便已经开始在整个天下快速的蔓延了起来。
不仅仅是宋境之内。
还包括了辽国、以及各地的分裂势力!
纵使是他们其中有不少人想去干涉,也根本无法阻挡这个浪潮。
一时之间,天下沸腾。
包括洛水之地的祭祀在这种情况之下,都开始更加频繁了起来。
各地之人,几乎全部都将目光放在了顾瑾身上。
想要知道他到底打算如何做。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地试验田的消息也终是传了过来。
正如顾瑾预料。
各地之间的产量有着不小的差异。
优质田的亩产量普遍都在五石上下,而偏差一些的土地,自是越来越少。
但这也丝毫都不影响这种浪潮。
反倒是完全相反。
当这个消息传开之时,这股由玉米